搜索到49篇“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的相关文章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被引量:1
2015年
报告1例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患者女,52岁。因鼻部外伤进行暗红色斑块5个月就诊。结合皮损组织病理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为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是一种较罕见的感染致死疾病,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进行厌氧菌培养,提高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是早期诊断该病的重要条件。
张宇李红丁素先聂振华肖尹纪华安
关键词:肉芽肿细菌性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到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20年研究体会被引量:3
2022年
1960-1990年间,一些中国皮肤科医师注意到少数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肉芽肿炎症的患者最终死于脑炎。2001年高天文医师总结了此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将其命名为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当时初步认为可能由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所致。2018年证实该病为皮肤和脑组织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本文总结中国皮肤科医师对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的研究历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
王雷高天文
关键词:阿米巴病脑炎肉芽肿
新疾病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病原菌——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三维模型重建及生物膜与微环境pH的相互作用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Fatal bacterial granuloma after trauma,FBGT)是一种慢致死感染疾病,绝大多数继发于轻微的面部皮肤外伤,1996年由我科高天文教授发现并命名。在国家...
高剑
关键词: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PH值
文献传递
新疾病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痤疮丙酸杆菌脑感染的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证据
引言:  1996年,本课题组发现了一种发生于面部皮肤外伤愈合肉芽肿疾病,患者晚期均累及脑组织。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轻重不一的外伤,愈合出现进行增大的暗红色斑块,期脑组织受累,主要表现为脑炎,患者全部在1-...
杨怡
关键词:肉芽肿性疾病分子生物学
文献传递
小胶质细胞与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病原菌-痤疮丙酸杆菌相互作用研究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fatal bacteria granuloma aftertrauma,FBGT)是一种继发于面部外伤的慢感染致死疾病,目前已明确其病原菌为痤疮丙酸杆菌(P.acnes),且已证明从患者...
鲁传龙
关键词: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免疫应答痤疮丙酸杆菌小胶质细胞细胞形态学
文献传递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MRI研究
目的:探讨MRI在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研究3例患者临床及MRI资料,寻找该病的特征。   结果:患者MRI主要表现为鼻根部、上下眼睑、颧部皮下软组织胀,可见弥漫分...
张琰君田欣郝跃文
关键词:外伤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1例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报道1例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患者。方法:分析患者发病过程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外伤出现面部进行红色斑块,先行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患者皮疹明显改善,随即给予皮损内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1周患者出现发热和意识障碍,结合皮肤病理活检及头部MRI诊断为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结论: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是一种感染疾病。
唐桦谢红付李吉朱武陈明亮谭帅
关键词:外伤细菌肉芽肿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复发病原体药敏试验及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检测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复发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及其形成生物膜(biofilm,BF)的能力。方法:肉汤稀释法测定两次复发分离培养的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NCTC737)的MIC及MBC,XTT法测定BF形成的能力。结果:第二次复发病原体林可霉素的MIC升高两个浓度级;该患者第二次病原菌形成BF的能力强于初次复发的病原体。结论:长期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FBGT病原菌对某些抗生素MIC升高,同时增加其形成BF的能力。
齐显龙孙东杰高剑徐修礼林琨李春英高天文
关键词: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最小抑菌浓度
关于一种新疾病“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FBGT)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该病的研究没有成熟的思路可供借鉴。我们从该病的临床表型出发,通过综合分析,推测该病属于细菌感染疾病,并成功分离、鉴定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依据该病的临床特点,确认患者对病原菌易感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充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IFN-γ相关分子基因多态是FBGT发病的主要机制的假说,最终通过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孙东杰郭照江齐显龙高剑高天文
关键词: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发病机制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致病菌的分型鉴定
外伤细菌性致死肉芽肿是(Fatal bacteria Granulomaafter Trauma:FBGT)一种近来才被认识的致死疾病,虽然在前期研究中初步构建成功本病动物模型,但本病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前期分离培养...
齐显龙孙东杰徐修礼高剑林琨李春英高夫文
关键词:致病菌药敏试验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高天文
作品数:810被引量:2,766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白癜风 黑素细胞 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 皮肤
李春英
作品数:331被引量:1,000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白癜风 黑素细胞 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
徐修礼
作品数:352被引量:3,692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耐药性 体外抗菌 最低抑菌浓度
齐显龙
作品数:117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护肤品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 痤疮丙酸杆菌 医师 皮肤美容
孙东杰
作品数:29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 恶性黑素瘤 痤疮丙酸杆菌 反义核酸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