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夏季雷暴“的相关文章
- 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特征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
- 2022年
- 近年来,民航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航空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气候因素中冬季的大雾、春秋季的大风、夏季的雷雨都是影响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中夏季雷暴天气所伴随的雷电、强降水、大风等恶劣天气对航班飞行的影响最为显著,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飞机备降、返航、机场关闭等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2004—2020年郑州机场夏季雷暴特征展开统计分析,阐述了雷暴天气对航空飞行的影响,并给出了雷暴天气下的交通管制措施,以供参考。
- 张雪李刚
- 关键词:雷暴特征空中交通管制
- 江苏地区夏季雷暴的雷达回波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提高江苏省地区雷暴监测预警能力,利用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雷暴探测回波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江苏省2014年7—8月的夏季雷暴进行特征研究,研究了雷暴反射率核心区域的演变特征、不同温度层反射率因子与地闪频数随时间的相关性问题和雷暴发展过程云内粒子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雷暴成熟之前,雷暴的反射率因子核心区域的强度、高度和云顶高度不断增加,以及对流发展旺盛,当雷暴成熟之后,雷暴的强反射率因子核心的强度和对应高度就会不断降低,雷暴将趋于消散;雷暴能够发生闪电的主要特征是40 dBZ回波顶高度要高于0℃温度层高度;雷暴中闪电的产生和霰粒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湿霰粒子。
- 徐迎港陈新甫杨波韦一
- 关键词:雷暴雷达回波
- 陇东两类夏季雷暴的活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利用ECMWF-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甘肃陇东2009—2018年夏季雷暴活动特征及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陇东年均雷暴日数为18.8~23.6 d,夏季雷暴占68.5%~74.7%。夏季雷暴主要分为偏北气流型和低槽影响型,其中偏北气流型以分散性干雷暴为主,较大的垂直温差、高空冷平流强度和近地面高温对雷暴发生具有显著影响;低槽影响型多伴有明显降水过程,显著影响因素为较高的低空温度、湿度和较强的不稳定能量。低槽影响型和偏北气流型雷暴分别占总数的30.5%和60%,这两种类型的雷暴更容易出现在陇东北部地区。低槽影响型雷暴呈逐月增加趋势,最大值出现在8月;偏北气流型雷暴呈单峰分布,最大值出现在7月。各站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趋势在6、7月一致性较高;月雷暴日数均有3~5 a的变化周期,其中7、8月同步性较好。雷暴日数的月、年变化与相应类型主导因素相关明显。植被覆盖、气候带以及地形差异也对雷暴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 曹彦超韩晶路亚奇杨智强
- 关键词:夏季雷暴
- 阜新地区夏季雷暴大风的天气学模型和物理量参数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2009-2017年阜新地区2个常规自动站和35个4要素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了阜新地区夏季雷暴大风的气候特征、天气系统配置模型和物理量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夏季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月变化特征显著,主要发生在6月;日变化规律也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13:00-21:00。空间分布上有1个高发中心和2个次发中心。(2)根据500hPa天气形势分析,阜新地区夏季雷暴大风天气形势可归类为高空冷涡型、高空冷槽型、西北气流型、副高西北部型4个类型。(3)副高西北部型以热力因素为主、动力因素为辅,高空冷涡型动力、热力因素都很重要,高空冷槽型以动力因素为主、热力因素为辅,西北气流型冷空气下沉造成的冲击力很重要。
- 张丹梅辛艳辉史红杰陶倩赵振宇白佳宁
- 关键词:雷暴大风气候特征
-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干、湿环境下江淮夏季雷暴大风潜势预报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利用2009—2015年江淮夏季雷暴大风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按整层可降水量将雷暴大风环境划分为干、湿两种环境,结果发现湿环境雷暴大风日约占总雷暴大风日数的86%。基于物理量参数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江淮夏季干、湿环境下区域雷暴大风的潜势预报模型。西南区、东南区和北区湿环境雷暴大风的最显著预报因子分别是冰雹指数(CS)、K指数和沙氏指数(SI)。干环境雷暴大风的最显著预报因子是总指数(TT)。相对于大风指数(WINDEX),综合考虑热力学作用和高空水平动量信息的新大风指数(GUSTEX)对江淮干、湿环境雷暴大风的预报指示意义更好。通过历史样本回报确立了预报模型的概率阈值,并利用2016年独立样本试预报检验证明Logistic模型预报效果良好。
- 王毅张晓美盛杰杨吉
- 关键词:雷暴大风LOGISTIC回归模型
- 哈尔滨地区夏季雷暴分析预报被引量:1
- 2019年
- 雷暴是危及飞行安全的主要危险天气,因此,系统地研究雷暴,提高其预报准确率对飞行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地区15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哈尔滨地区雷暴的特征及产生雷暴的天气形势,针对不同天气形势建立回归方程法,对提高雷暴预报准确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蔡恒明魏航林晓宇
- 关键词:雷暴冷涡锋面高空槽
- 2010—2016年二连浩特市机场夏季雷暴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文章利用二连浩特市机场2010—2016年夏季(6—8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雷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二连浩特市机场夏季发生雷暴的概率不高,雷暴日数分布不均匀;雷暴连续性不强;雷暴持续时间短,一般在0~2h以内;雷暴多数出现在午后至傍晚,上午出现的概率较低;雷暴形成在机场西南、北和西北方向,消失在东和东南方向,移动方向是由西向东。准确了解雷暴的分布特征,为航空飞行活动的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
- 刘丽萍
- 关键词:雷暴天气飞行安全
- 2012-2014年揭阳潮汕机场夏季雷暴特征分析
- 2016年
- 利用揭阳潮汕机场2012-2014年夏季(6-8月)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揭阳潮汕机场夏季的雷暴特征。结果表明:揭阳潮汕机场夏季雷暴发生较频繁,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36.6%;一天中雷暴多数出现在12:00-15:00,与气温的日变化基本同步;最多连续天数在1-3 d内;持续时数较短,一般在2.0 h内;雷暴一般形成在南、西南、西和西北部,消失在西、西北和北部,移动方向主要为由南向北。形成夏季雷暴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副热带高压边缘、热带气旋和热带辐合带3类。
- 陈苗彬
- 关键词:雷暴气候
- 京津冀夏季雷暴天气过程分型及环流特征研究
- 利用地闪观测资料、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逐小时降水资料,本文首先从2008-2012年6-8月中挑选出京津冀夏季雷暴过程45例,并根据降水强度和地闪频次将其分为多地闪弱降水(L+R-)、多地闪强降水(L+R+)和少地...
- 章翠红
- 关键词:雷暴天气环流特征强降水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196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dex,PDOI)、NCEP/NCAR再分析环流数据集和江苏13个市级观测站点的夏季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了PDO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春季PDOI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波动,两者年代际变化的趋势几乎相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和2006年以来,均对应PDO的冷位相和江苏夏季雷暴的多发时期,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PDO处于暖位相期,江苏夏季雷暴频数明显偏少。PDO冷期,欧亚大陆和西太平洋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和500 h Pa位势高度呈现大范围的负距平环流异常,近地面亚洲热低压显著增强,对流层中层极涡易于偏向亚洲区,青藏高原北部亚洲中部大槽加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印缅槽偏强。在此环流形势下,夏季江淮流域上空低层有较强的异常西南水汽输送,江苏上空低层偏湿、中层偏干,上干下湿的垂直分布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产生。同时,PDO冷期,江苏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并具有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为夏季雷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PDO暖期,则情况相反。PDO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年代际尺度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其对应的环流异常为雷暴现象这类中小尺度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背景和气象条件。
- 陈圣劼孙燕韩桂荣
- 关键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年代际变化反位相
相关作者
- 张庆红

- 作品数:67被引量:5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热带气旋 大雾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中尺度
- 付志康

- 作品数:38被引量:2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大气可降水量 地基GPS GPS 水汽 雷达
- 闫敬华

- 作品数:63被引量:56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热带气旋 中尺度 台风 珠江三角洲
- 蒙伟光

- 作品数:80被引量:1,09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中尺度对流系统 华南暴雨 MCS 暴雨
- 王科

- 作品数:6被引量:16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局
- 研究主题:雷暴大风 多普勒雷达 对流有效位能 大风天气 夏季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