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4篇“ 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文章
- 大庆地区氯吡格雷治疗复发性脑梗死的疗效
- 2024年
- 评价大庆地区氯吡格雷对于复发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P-选择素、可溶性CD40配体(CD40L)水平的影响。选择近3年院内收入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法分组,甲组34例选择氯吡格雷进行二级预防,乙组34例选择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观察指标:预防效果和P-选择素、CD40L水平差异。结果 甲组的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乙组,且甲组的P-选择素、CD40L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 大庆地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二级预防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可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且能降低P-选择素、CD40L水平,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 赵丹
- 关键词:氯吡格雷复发性脑梗死疗效P-选择素
- 肌酸激酶升高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参与三磷酸腺苷合成,是能量代谢的催化酶[1-2]。CK分为骨骼肌细胞中的肌型(CK-MM)、脑细胞中的脑型(CK-BB)和心肌细胞中的心肌型(CK-MB)[2]。CK是肌病[3]、心血管病[4]等疾病诊断的标志物。有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清CK升高现象[5-6]。脑梗死后CK升高与患者不良结局相关[5,7-8]。关于卒中复发的研究发现,2000-2005年脑梗死复发率较1995-1999年明显改善,但2005年后复发率改善不明显[9]。首次卒中患者5年内复发的风险很高[10]。
- 朱梦娇王永盛陈志雨赵元琛
- 关键词:肌酸激酶脑梗死复发
-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复发性脑梗死后遗症期相关性头痛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天舒胶囊治疗复发性脑梗死后遗症期相关性头痛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87例复发性脑梗死后遗症期相关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天舒胶囊治疗,观察组44例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颅内血流速度、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失眠、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复发性脑梗死后遗症期相关性头痛患者疗效确切,能够调节颅内血流速度,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安全性高。
- 袁娜李帅王瑾
- 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头痛神经递质脑梗死
- 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
- 2023年
- 本研究对湖南航天医院2014-2020年150列脑梗死复发患者与同期150列未复发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有效减少复发性脑梗死事件。方法 对2014-2020年在本院住院的300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不同因素下脑梗死复发患者例数。结果 脑梗死复发组与初发组的危险因素相比,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吸烟,两组患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高血脂、冠心病,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及吸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要注意预防,防止患者脑梗死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复发。
- 韩洢
- 关键词:复发性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
- 不同TOAST分型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不同TOAST分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0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按照TOAST分型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各组患者斑块特征、血管特征,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10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占比20%,心源性栓塞(CE)型占比13%,小动脉闭塞(SAA)型占比26%,其他明确病因(SOE)型占比5%,不明原因(SUE)型占比36%。不同TOAST分型患者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病率、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OAST分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房颤、低密度脂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不同TOAST分型患者的脑梗死复发存在影响。
- 蔡徐强徐学日谷志英厉三明陈翠云黄文画
- 关键词:复发性脑梗死TOAST分型
- H型高血压与急性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并对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分为急性首次脑梗死组(初发组)与急性复...
- 韩大玉
- 关键词:H型高血压复发性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237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临床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237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临床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的237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访1年内是否再发脑梗死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进行中医体质判定,搜集危险因素资料,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与未复发组的中医体质分布相似,常见体质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复发组中医体质分布改变,以痰湿质为主,其次为血瘀质,气虚质和阴虚质占比相等。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源性栓塞与复发性脑梗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痰湿质和血瘀质可能增加脑梗死早期复发风险。糖尿病和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湿质、血瘀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
- 高芳瑜梁能幸陈俊炜余尚贞
- 关键词:复发性脑梗死
-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首发及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首发及复发性脑梗死相关性。方法:将就诊于天津市北辰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51作为脑梗死组,将同期体检中心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既往疾病史,收集所有受试者血液标本,比较两组MHR比值。将脑梗死组分为首发脑梗死及复发脑梗死,其中复发患者51例为复发组,100例为首发脑梗死组,比较首发及复发组MHR的差异。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将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及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分别记录轻度及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首发、复发脑梗死例数,分别比较两组MHR在首发及复发脑梗死组是否有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在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脑梗死组较首发脑梗死组在年龄、单核细胞计数、MHR、糖尿病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复发组MHR较首发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复发及首发组M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及MHR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MHR作为新的炎性标记物对脑梗死首发及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 吴晓玉郝新宇马丽峰
- 关键词:复发脑梗死炎性
-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与颈动脉斑块风险分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与颈动脉斑块风险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复发性脑梗死110例患者,均行颈动脉B超,根据检查结果将颈动脉风险程度分为低度风险组、中度风险组、高度风险组,此外,还从中医证候的维度对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和颈动脉斑块风险分级加以对比,以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采用Logistic探讨证候特征、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以痰、瘀居多,复发性脑梗死复合证候要素以痰瘀为基本证候组合,患者还会表现出气虚证及风证,通过Pearson-χ^(2)论证,发现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低度风险组与中度风险组风证的构成比高于高度风险组(P=0.016 <0.05、P=0.001 <0.05);颈动脉斑块高度风险组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构成比高于中度风险组(P=0.002 <0.05、P=0.012 <0.05)。Logistic分析,中医证候(痰证、瘀证)、高风险颈动脉斑块是引起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主要中医证候要素是痰、瘀,高度风险的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对于高度风险组而言,颈动脉斑块和痰、瘀证候要素关系密切。所以,必须要对痰、瘀证候要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颈动脉斑块风险程度等可控因素可能是中西医结合防治脑梗死复发的重要举措。
- 李鹏胡杰吕祥龙
-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中医证候颈动脉斑块
- 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脑梗死是全世界死亡和永久残疾的主要原因,基于人群的研究中,大约30%的脑梗死为复发事件,且在脑梗死发病后的l~2年复发率较高,有统计显示,复发性脑梗死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功能结局恶化和致残率及死亡率增加。因此,对于复发性脑梗死的认识、预防及治疗对个人和公众健康都非常重要。
- 刘丹琪袁占乔于小舟高飞
- 关键词:复发性脑梗死发病机制
相关作者
- 宋春江

- 作品数:52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 治疗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 龙秀英

- 作品数:34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复发 卒中 复发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 向绪林

- 作品数:25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
- 金玉萍

- 作品数:21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
- 研究主题:参附注射液 心肌酶谱 肌酶谱 对心 川崎病
- 刘楠

- 作品数:9被引量:33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451医院
- 研究主题:认知功能障碍 复发性脑梗死 卒中 脑卒中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