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0篇“ 壳幔相互作用“的相关文章
桐柏造山带早古生代相互作用过程:来自弧岩浆岩和橄榄岩的证据
在汇聚板块边缘,大洋先于大陆板片俯冲并携带的地物质进入俯冲隧道,以不同的方式和比例与上覆地楔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发地的部分熔融,最终通过弧岩浆作用返回至浅部地。因此,俯冲带弧型的岩浆(产物)和地橄榄岩(反应...
王婷婷
关键词: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
中祁连党河南山碱性系列岩浆岩埃达克岩成因及其对俯冲带相互作用的启示
2022年
碱性系列岩浆岩和埃达克岩是通常产生于汇聚板块边缘的特殊岩石类型,记录了俯冲物质与地橄榄岩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对中祁连南缘党河南山地区贾公台杂岩体和鸡叫沟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鸡叫沟岩体中的二长闪长岩形成于(467±4.7)Ma,贾公台岩体花岗闪长岩形成于(445±4.3)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鸡叫沟杂岩体中角闪辉石岩、辉长岩和二长闪长岩整体上具有富K、富Na的特征,均属于碱性系列岩浆岩,具有钾玄岩特征;岩体中不同岩石类型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富集Sr、Nb、LILE和LREE等,岩浆源区存在金红石残留,其形成过程与弧地楔底部富碱的俯冲沉积物和地橄榄岩混合、熔融有关。贾公台花岗闪长岩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Na2O/K2O值大于2.5,样品具有高Sr(>400×10^(-6))、低Y(<7×10^(-6))的特征,高Sr/Y值(>70)和La/Yb值(>22)具有高硅埃达克岩特征,与俯冲洋的榴辉岩相部分熔融有关,源区存在石榴子石残留特征。党河南山碱性岩浆岩埃达克岩组合指示了俯冲物质深部熔融的特点(大于50~100 km),揭示了该地区强烈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俯冲沉积物和俯冲洋可以为弧岩浆侵入体形成提供直接的物质来源,进一步说明俯冲物质和地橄榄岩相互作用可能是岛弧地生长的方式之一。
武美云王超李航喻遵谱郝江波孙晓奎马得青张帅李雪
关键词:埃达克岩壳幔相互作用党河南山
福建省白垩世中-基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相互作用
福建省位于华夏块体东部,是中生代受太平洋西向俯冲作用影响最为明显的区域,在中生代经历了强烈的岩浆和构造活动,是研究中生代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而基性侵入岩作为地部分熔融作用的直接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直接反映地源...
聂俊韬张文慧
关键词:基性侵入岩白垩世地幔楔地球化学特征
橄榄岩中锆石稳定性的相平衡模拟及其相互作用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锆石是各种岩石中常见的副矿物,不仅是最佳的定年矿物,且其微量元素、同位素还记录岩石形成演化过程的大量信息.关于地橄榄岩等超基性岩中出现锆石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通常认为超基性岩SiO_(2)不饱和,不太可能结晶锆石,导致其成因和来源常受质疑.本文通过热力学相平衡模拟,计算不同条件下岩石的SiO_(2)活度与锆石/斜锆石转变条件,以探讨SiO_(2)活度的受控因素、锆石/斜锆石在超基性-基性岩特别是地橄榄岩中的稳定性,为解释地岩中出现的锆石成因和意义提供热力学依据.SiO_(2)活度主要受控于矿物组合及温压条件.在橄榄岩中,斜方辉石+橄榄石组合的缓冲作用使岩石具有较高的SiO_(2)活度并维持在较小的变化范围内,且锆石稳定温度可达1500℃以上.橄榄岩在低温蛇纹石化过程中,蛇纹石取代橄榄石和辉石,SiO_(2)活度会明显降低,且斜锆石可稳定于<530℃和<2.7GPa的条件下;但在被含SiO_(2)流体强烈交代时,大量SiO_(2)的加入可导致SiO_(2)活度升高,使锆石也能稳定在低温条件下.超基性-基性岩中SiO_(2)活度不仅与SiO_(2)含量正相关,还与全岩中CaO、Na_(2)O等含量呈负相关.这是由于Ca、Na等元素在优先形成斜长石或单斜辉石等富硅矿物时要消耗SiO_(2),导致SiO_(2)活度降低.这可能是在超基性岩中可以出现锆石而在部分基性或碱性岩中出现斜锆石的原因.热力学模拟计算结果也可以合理解释在超基性-基性岩中锆石与斜锆石之间存在相互转变的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在非常广的温压范围内,锆石均可在地橄榄岩中稳定存在,是-物质循环和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其形成与熔/流体交代作用有关.
向华郑建平李毅兵张泽明
关键词:锆石斜锆石地幔橄榄岩超基性岩
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变质岩部分熔融与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自20世纪80年代在大陆地岩石中发现柯石英和金刚石等超高压变质矿物以来,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作用就成为了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之一。经过三十余年的研究,已经在大陆地的俯冲深度、深俯冲岩石变质P-T-t轨迹、俯冲地岩石的折返机制、深俯冲岩石的原岩性质、大陆碰撞过程中的熔/流体活动与元素活动性、俯冲隧道内部不同类型相互作用、碰撞后岩浆岩的成因、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重点对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和不同类型相互作用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存在的相关科学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深俯冲大陆地的部分熔融主要出现在两个阶段:折返的初期阶段和碰撞后阶段,前者产生了碱性熔体,后者产生了钙碱性熔体。大陆俯冲带相互作用有两种类型,涉及地楔与两种俯冲带流体的交代反应:一是来自深俯冲陆的变质脱水/熔融,二是来自先前俯冲古洋的变质脱水/熔融。
赵子福陈仁旭陈伊翔戴立群郑永飞
关键词:大陆俯冲带部分熔融壳幔相互作用
大别造山带橄榄岩地属性与相互作用
岩石圈地是地球深部最重要的物质传输和能量交换的场所,是连接浅层地和深部地的关键纽带,在相互作用、地生长分异以及矿产资源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质体中的地橄榄岩以及地交代岩是记录俯冲带深部地信息的重...
赵伊
关键词:石榴辉石岩交代作用壳幔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俯冲带不同类型相互作用:华北陆块东部中--新生代镁铁质火成岩地球化学研究
俯冲带镁铁质岩浆岩通常记录了俯冲地物质再循环,是研究俯冲带不同类型相互作用、大洋/大陆俯冲带构造演化和造山带岩石圈地性质的重要载体。华北陆块东部自古生代以来受到了北部古亚洲洋板片俯冲、南部古特提斯洋板片俯冲和华南...
方伟
关键词: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地球化学
皖赣沿江地区中生代相互作用与多成因夕卡岩成矿过程研究综述
2020年
在皖赣沿江地区分布着大量中生代侵入岩体及其岩石包体和相关的夕卡岩矿床。本文在综合整理作者研究团队近30年来所获得的区内大部分侵入岩体及其岩石包体和夕卡岩矿床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聚焦区域中生代相互作用与多成因夕卡岩成矿过程分析,为发展成矿学打下一定基础。基性侵入岩和镁铁质岩石包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皖赣沿江地区在中生代发生了碰撞后(145~135Ma)富铜金和造山后(130~120 Ma)富铁金源岩浆底侵作用和相应的混源岩浆作用混源岩浆作用主要包括结晶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和岩浆熔离作用。夕卡岩矿床地质调研和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两期混源岩浆侵入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围岩地层后引发了多成因夕卡岩成矿作用,形成了接触交代、层控、岩浆和复合叠加等多成因夕卡岩矿床。接触交代、层控、岩浆和复合叠加夕卡岩矿床分别以热液交代、沉积+热液交代、岩浆结晶+热液交代和沉积+岩浆结晶+热液交代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为特征。在碰撞后酸性-中酸性侵入岩体中产有富Cu和Zn等成矿物质的元古宙变质岩包体,表明碰撞后富铜金的底侵玄武岩浆或其演化岩浆在浅位岩浆房中同化了元古宙变质基底成矿物质(铜锌等)储库导致铜进一步富集,从而形成更富铜的酸性-中酸性岩浆。在碰撞后中基性-基性侵入岩体中产有含大量Cu-Fe硫化物(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和氧化物包裹体的深位和浅位堆积岩,表明碰撞后富铜金的底侵玄武岩浆在深位岩浆房中和其演化岩浆在浅位岩浆房中发生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导致铜铁亏损,形成更富金的中基性-基性岩浆。酸性-中酸性侵入岩体中夕卡岩包体和夕卡岩中辉长岩-夕卡岩过渡包体的存在表明,碰撞后富铜金的底侵玄武岩浆在侵位处同化�
杜杨松曹毅秦新龙庞振山杜轶伦王功文
关键词:壳幔相互作用夕卡岩矿床成矿过程中生代
大陆俯冲带相互作用被引量:32
2019年
由板块俯冲引发的深部物质循环过程是地球内部的一级运行机制,主宰了地球从内到外的演化进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俯冲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不仅需要确定俯冲带地物质再循环的机制和形式,而且需要确定俯冲带动力来源和热体制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为了识别不同类型源熔/流体对地楔的交代作用、寻求板片-地界面反应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理解汇聚板块边缘地俯冲和拆沉对地不均一性的贡献,我们必须将俯冲带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和岩浆作用作为一个地球科学系统来考虑.板块俯冲带变质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不但是导致板块进一步俯冲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控制着释放的熔/流体组成和俯冲到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对俯冲带化学地球动力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地楔作为俯冲系统中连接俯冲盘和仰冲盘的关键构造单元,在地球层圈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造山带地楔橄榄岩直接记录了俯冲带多种性质的熔/流体交代作用,以及复杂的物质循环过程.俯冲带岩浆岩是大洋/大陆板块俯冲物质再循环的表现形式,这些岩石样品记录了俯冲带从深部地到浅部地的过程,也为认识地球深部物质循环提供了理想的天然样品.尽管国际上在俯冲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领域针对地球深部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但由于研究工作缺乏密切的协同配合,包括俯冲带熔/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俯冲带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过程、俯冲带源岩浆活动的物质来源和启动机制以及深部地过程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等许多关键科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将来的研究需要聚焦俯冲带物质循环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进一步查明俯冲带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岩浆作用等过程的各自特征和相互联系,包
郑永飞陈伊翔
关键词: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化学地球动力学
造山带橄榄岩记录的大陆俯冲带多期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俯冲带是地与地之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前人对大洋俯冲带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俯冲带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和机理仍缺乏明确认识.在大陆俯冲带出露有造山带橄榄岩,它们来自俯冲板片之上的地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样品.通过对大别-苏鲁和柴北缘造山带橄榄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地楔橄榄岩由于俯冲地的交代作用而含有新生锆石和残留锆石,它们能为地交代作用时间、交代介质来源、性质和组成提供制约.地楔橄榄岩在大陆碰撞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到了俯冲大陆地衍生的多期不同性质流体的交代作用.地楔橄榄岩还受到了陆俯冲之前古俯冲洋衍生流体的交代作用.深俯冲陆衍生熔体与橄榄岩反应形成的石榴辉石岩具有高的水含量,能提供高水含量的地源区.
陈仁旭郑永飞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作用壳幔相互作用流体活动俯冲带

相关作者

郑永飞
作品数:470被引量:6,650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锆石 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 地球化学
赵子福
作品数:130被引量:77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 碰撞后 地球化学证据 俯冲
杜杨松
作品数:129被引量:1,08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岩石包体 中生代 地质意义 矽卡岩 矿物学
邱检生
作品数:154被引量:2,664H指数:3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晚中生代 锆石U-PB年代学 年代学
蒋少涌
作品数:373被引量:4,346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天然气水合物 同位素 孔隙水 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