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篇“ 基因型别“的相关文章
不同基因型脑炎病毒在不同细胞系上的生长特点比较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脑炎病毒在不同细胞系上的生长特点, 为乙脑病毒的研究中细胞系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BHK-21、Vero、C6/36、PK-15、DF-1、N2a、SH-sy5y和MDCK细胞系, 通过空斑测定法和RT-qPCR法评价基因1(G1, NX1889株)、基因3(G3, P3株)和基因5(G5, XZ0934株)乙脑病毒在上述细胞系中的增殖能力。结果 3种基因型乙脑病毒在BHK-21、Vero、C6/36、DF-1、N2a和PK-15细胞系中存在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 在同一种细胞系中引起CPE的特点并未观察到明显不同。病毒感染SH-sy5y和MDCK细胞系后没有明显的CPE出现, 但是在SH-sy5y细胞系中存在病毒的增殖, 而MDCK细胞系为非敏感细胞系。G1、G3和G5乙脑病毒在BHK-21、Vero和SH-sy5y细胞系中的增殖曲线没有明显差异;在C6/36和PK-15细胞系中, G1乙脑病毒的滴度高于其他两乙脑病毒;在DF-1细胞系中, G5高于其他两者, 在N2a细胞系中, G5低于其他两者。结论 3种不同基因型的乙脑病毒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增殖存在差异, 可为针对乙脑病毒不同方向的研究提供选择参考。
张维嘉刘升辉姚晓慧郑宇珂武婕慧王瑞晨付士红殷启凯李樊聂凯崔倩倩许松涛王环宇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型别细胞系
2019—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中人偏肺病毒的基因型和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病例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基因型和流行特征。方法采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长春市儿童医院ARI住院病例的咽拭子标本,收集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定HMPV阳性病例,并对阳性病例的病毒核酸进行G基因扩增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共纳入儿童ARI住院病例3311例,年龄范围为0~17岁,年龄M(Q_(1),Q_(3))为2(1,3)岁;男性患儿1811例(54.70%)。共检出HMPV阳性病例167例,检出率为5.04%,其中<5岁病例占92.81%(155/167)。2019年HMPV检出率为6.37%(30/471),2020年降至最低(2.31%,10/432),2021、2022年有所回升,检出率分为4.70%(60/1277)和4.56%(21/461),2023年HMPV检出率升高至6.87%(46/670),不同年份间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HMPV的流行高峰也存在差异,表现为单峰或双峰流行。共获得79条HMPV的G基因序列,A亚和B亚占48.10%和51.90%,其中A亚均为A2c重复插入变异株,B亚以B2基因型为主。HMPV在不同年份中可表现为A、B亚的单独流行或共流行,存在亚更替模式。结论2019—2023年不同年份间长春市ARI儿童住院病例中HMPV检出率差异较大,且存在HMPV的A、B基因更替模式。
谢智博崔爱利孙立伟王雅各张瑶王利武夏百成孙馨张燕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童人偏肺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宫颈癌病理组织中HPV基因型分析
2024年
主要就宫颈癌病理组织中HPV基因型进行研究与分析,了解在女性人群中宫颈癌相关的HPV基因型分布情况,为改善女性的健康奠定基础。方法 此次研究中使用随机的方式择选三年的时间段内,在本医院进行宫颈癌诊治的65名病患作为研究的样本对象,使用可以检测HPV基因型基因芯片法开展试验。结果 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得知,HPV16和HPV18是宫颈癌病理组织中最为常见的基因型,检出率分为43.08%和20.00%,HPV33、HPV59等其他也有一定检出率,但是相对较少一些;而在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构成比方面的相关数据中,HPV16占比相较于其他的类更高,为60.42%,其次就是占比为35.41%的HPV18,其他类均占比较低。结论 本次的试验研究结果主要分析并验证了HPV16和HPV18在宫颈癌中的高风险性,同时,其他HPV基因型的检出也提示了多种基因型在宫颈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结果 对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宫颈癌预防、筛查和治疗的方法等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意义。
张文露
关键词:宫颈癌病理组织HPV基因
一种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型检测的引物及试剂盒
一种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型检测的引物及试剂盒,所述引物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基因组保守区进行设计,其中,所述引物的3’端的至少3个碱基与HIV‑1基因组保守区完全互补,所述引物的剩余序列与HIV‑1基因组保...
占明明
壮族人群聚居区20863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的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人群聚居区20863例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本地区的HPV感染情况、基因型分布特点,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2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就诊并进行HPV检测的20863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其宫颈脱落细胞中的21种HPV进行分检测。结果:20863例女性共检出HPV阳性2944例,HPV3688株,阳性率为14.11%,其中单一感染2383例,阳性率为11.42%,占总阳性人数的80.94%。3688株HPV中,有高危HPV3322株,占总数的90.08%。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态势。检出率排名前五的HPV亚为:HPV52、HPV16、HPV58、HPV51、HPV53;单一感染中亚HPV16随着年龄增大构成比呈线性上升趋势,而HPV52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结论:壮族女性HPV感染以单一、高危亚感染为主,常见的亚有HPV52、HPV16、HPV58、HPV51、HPV53,各亚在不同的年龄段分布特点各不相同,与宫颈癌的发生最密切相关的亚HPV16随着年龄增大构成比呈线性上升趋势,对于感染HPV16亚的患者,临床应引起重视,加强随访。
林青蒋诚传林慧珍廖瑜潘慧颖王柏莲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别宫颈癌
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制定该地区宫颈癌筛查及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患者333例,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1种HPV进行分检测。结果333例患者中HPV总检出率为97.60%;LSIL组、HSIL组和宫颈癌组的检出率分为98.89%、98.60%和95.00%。总病例检出前五位的基因型为HPV16、HPV52、HPV58、HPV18和HPV51。3组HPV单一感染率分为64.44%、67.83%、79.00%,多重感染率分为34.44%、30.77%、16.00%,LSIL与HSI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SIL、HSIL与宫颈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3组伴有16、18(含16、18的单一或多重感染)感染率分为:22.22%、52.45%、77.00%,单纯其它(除16、18以外的其它)感染率为:76.67%、46.15%、18.00%,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LSIL和HSIL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0~49岁,分为74.45%和69.93%;宫颈癌组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是50~69岁,为59.00%。结论广西壮族聚居区女性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与HPV高危密切相关,常见为HPV16、HPV52、HPV58、HPV18、HPV51。多重感染并未增加宫颈病变程度,但感染伴有16、18的患者会增加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风险。LSIL和HSIL好发年龄段为30~49岁,应加强这个年龄段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力度;宫颈癌组好发年龄段为50~69岁,要重视该年龄段女性的宫颈癌工作筛查。对这些患者临床应加强随访,及时有效干预,以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
王柏莲林青廖瑜蒋诚传李玉芸石姗以李泰阶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分型检测
不同gH基因型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临床特征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人巨细胞病毒(HCMV)包膜糖蛋白H(gH)基因型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确诊的110例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液HCMV gH分结果分为gH1组68例和gH2组42例。收集两组患儿新生儿期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听力以及神经系统预后评估情况。结果110例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中,gH基因型分布以gH1为主(61.82%,68/110),无混合感染。gH1组出现血小板减少患儿的比例高于gH2组(P<0.05),两组出现宫内生长受限、脾肿大、肝肿大、瘀斑、脉络膜视网膜炎、颅内钙化和症状性感染患儿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gH1组血小板水平低于gH2组,总胆红素水平高于gH2组(P<0.05)。gH1组和gH2组出现听力损失患耳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gH1组听力损失程度达中重度及以上的患耳比例高于gH2组(P<0.05)。gH1组Alarcon评分低于gH2组(P<0.05)。结论医院先天性HCMV感染新生儿中,gH1为优势基因型;gH1基因型在新生儿期中重度以上程度听力损失患儿中比gH2更常见,而gH2基因型HCMV感染患儿具有更高的神经系统损害风险。
郑雯黄杰杨树杰易海英甘斌王艳华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神经系统发育新生儿
不同基因型纹带棒状杆菌耐药特点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纹带棒状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为临床诊治纹带棒状杆菌相关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分离的36株纹带棒状杆菌(21株分离自无菌体液样本、15株分离自清洁中段尿样本),进行多位点序列分(MLST);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36株纹带棒状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MTT法分析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36株纹带棒状杆菌主要分离自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有9个ST,其中ST6(36.1%)和ST2(25.0%)为优势基因型。36株纹带棒状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MDR),仅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敏感。ST2菌株以四环素敏感株为主,ST6菌株以庆大霉素和利福平敏感株为主。所有菌株均具有在聚苯乙烯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其中ST2菌株与其他菌株比较,普遍具有更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P<0.05)。结论不同基因型的纹带棒状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造成机会性感染和院内感染。
孙伟夏帅樊玉健马立艳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多位点序列分型生物膜
2018-2019年云南省部分地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云南省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在云南省祥云县、泸西县、禄丰县和楚雄市4个地区布点,采集鼠类动物标本,运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鼠肺标本中的汉坦病毒中的汉滩病毒和首尔病毒核酸,通过PCR扩增S节段的全基因序列,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动物70份,包含10个鼠种,其中褐家鼠30只,占42.9%,其次是鼩鼱12只,占17.1%;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9份,均为首尔病毒,检出率为27.1%,源自祥云县的标本检出率在四个地区中最高(32.0%)。从鼠肺标本中扩增得到8条汉坦病毒S节段全基因序列,相似性为87.0%~99.7%,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基因序列聚集形成2个分支,一个分支属于S1亚,另一个分支在遗传进化分析和blast比对分析中与其他亚同源性均小于90%,属首尔病毒中独立的新的遗传进化分支,提示了云南省鼠类动物间多基因首尔汉坦病毒流行,应进一步关注由宿主动物溢出感染人的潜力。
尚翠杨丽芬杜珊珊Joseph O.Shaibu周济华黄晓霞韩茜李川李阿茜王芹梁米芳王世文李德新冯云李建东
关键词:汉坦病毒汉滩病毒基因型
西安地区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10772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反向杂交法对受检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28种HPV亚检测,并将该研究结果与省内及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的10772例样本中,有952例HPV阳性,感染率为8.84%;共检出27种HPV亚,感染例次前四位的基因型依次为HPV52,HPV53,HPV16和HPV42;在HPV感染类中,单一感染最多,共769例,占比80.78%;各年龄段中,<25岁和54~<64岁年龄段女性HPV感染率较高,各年龄组HPV基因型以高危为主,除<25岁组(χ^(2)=5.17,P=0.075)外,其他5个年龄组高危感染例次与中危、低危感染例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60,98.41,77.01,37.71,8.76,均P<0.05);该研究结果与省内及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比较发现,国内女性HPV感染均以单一感染、高危基因型为主,而在HPV感染率、主要基因型及高发年龄段上,结果有所不同。结论西安地区女性人群以高危HPV感染为主,其中单一感染最多,青年和中老年女性群体HPV感染率相对较高。及时了解该地区HPV感染流行状况,做好HPV筛查工作,对于女性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吴晓康张妮尹佳锋刘海龙靳莉吴晓玲李妙羡耿燕
关键词:感染率基因分型

相关作者

夏林
作品数:57被引量:269H指数:11
供职机构:扬中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HPV感染 基因芯片技术 HPV
陈汶
作品数:96被引量:89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肿瘤 子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王全意
作品数:677被引量:5,168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流感 手足口病 传染病 诺如病毒
许文波
作品数:594被引量:4,222H指数:36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特征分析 麻疹病毒 手足口病 基因特征 基因型
王璇
作品数:33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诺如病毒 病原学 基因型别 流感 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