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9篇“ 域外适用“的相关文章
浅析反垄断法域外适用
2025年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对于维护国家利益与全球市场竞争秩序意义重大。本文从法律域外效力的理论根源出发,深入分析反垄断法在全球的适用趋势及其对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通过探讨美国反垄断法的效果原则及其演变,为我国相关制度提供借鉴。同时,系统梳理我国《反垄断法》在域外适用方面的立法进程、实践挑战以及理论基础,从国内法与国际法协调两个维度,进一步阐述如何平衡国内法治与国际合作。此外,还对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在涉外法治、国家利益维护及立法完善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构建合理的全球竞争秩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思路。
查庚辰
关键词: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域外效力
破产撤销权条款的域外适用: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
2025年
各国均在其破产法中设置了撤销权条款,但对于本国撤销权条款是否具有域外适用性主要运用反域外适用推定原则进行判断。该原则在立法意图和关注焦点两个方面导致破产撤销权条款的域外适用陷入了困境。鉴于反域外适用推定两步分析法在分析结构上的稳定性和其本身的便利性,建议依然将其作为破产撤销权条款域外适用性的前置检测规则并进行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修订的关键时期,正处于破产法域外适用路径探索阶段,应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参鉴破产撤销权条款域外适用分析路径的有益国际经验,构建以实现域外效力为导向的破产撤销权条款域外适用路径;构建破产撤销权条款域外适用的法律选择机制;构建防范别国破产法域外适用负面影响的反制模式,形成进攻与防守合力的破产撤销权条款域外适用机制。
常柳溪
关键词:破产撤销权域外适用跨境破产
行政执法意义上公法规范域外适用制度的逻辑展开
2025年
在行政执法意义上,公法规范域外适用的一般逻辑尚未被学界所重点研究。公法规范域外适用制度的主要特征是贯彻国家意志并伴以利益衡量。公法规范域外适用的步骤是先判断行政机关有无域外执法管辖权,再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应当启动域外执法管辖权,最后是实体性公法规范的适用。判断行政机关有无域外执法管辖权的标准是看特定的公法法典中是否规定了域外执法管辖权规范,如果有规定,则行政机关享有域外执法管辖权,反之则否。理性人标准是判断行政机关应否启动域外执法管辖权的一般标准。在实体性公法规范的域外适用环节,行政机关应从构成要件的符合性和有责性两方面对域外对象进行双层审查;通过双层审查后,行政机关还应对处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判断。
余涛
关键词:域外适用理性人行政执法
法律域外适用制度:生成与实施逻辑被引量:2
2024年
法律域外适用是一种跨国法制度,国家影响跨国事务的能力越强、越有意愿影响跨国事务,国家越可能对境外实体落实法律责任,境外实体便越可能服从秩序安排。中国的自身禀赋与国际影响力、新的涉外法治战略确保了中国法域外适用制度的有效性,而该制度对国际政治与经济有促进作用。在国家间关系中,法律域外适用是国际制度竞争的途径,可以对竞争对手产生制度威慑,法治化形式也可用来向第三国释放善意以塑造更有利于己的外交格局。在市场主体间关系中,中国的法律域外适用可以打破欧美国家制度对市场的主导地位,削弱境外实体基于境外法律制度而在交易中享有的不当优势,通过为中国企业提供本土法律救济的方式促进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
陈靓
关键词:域外适用
关于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研究
2024年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逐步整合、立法实践的日渐丰富以及司法实践的确切落实,都体现了我国在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完善方面的不懈努力,但是否能够真正有效解决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国际冲突和维护本国利益的难题,还不得而知。本文就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现状分析我国反垄断域外适用制度的不足之处,以及通过加强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多边合作并提高我国应对外国政府反垄断执法和诉讼的能力方面来缓解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困境。
孙文宣
关键词:反垄断法域外适用
供应链人权尽责立法的域外适用与中国应对
2024年
《工商企业与人权:实施联合国“保护、尊重和补救”框架指导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权尽责”概念,各国将其转化为国内法进行适用并制定了供应链人权尽责立法,以属地管辖、属人管辖、普遍管辖原则等作为其域外效力的法理依据,在立法层面扩大本国法的适用范围.欧盟和英美等国以核心机构地标准、域内营业额标准、设立地国籍标准扩大其本国供应链人权尽责法案的适用范围,极有可能引发域外管辖冲突.我国应重审供应链人权尽责立法的合法性,反对宽泛不当的域外适用;积极构建中国供应链法,明确中国供应链人权尽责标准,同时推动国内相关法律中域外适用条款的完善,以积极应对各国供应链人权尽责立法的域外适用及冲突.
张慧颖
关键词:供应链域外适用域外效力
美国法不当域外适用的中国应对策略探索
2024年
美国法域外适用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美国优先”主义的旗帜下,美国通过不断扩张连接点的方式扩大本国法的域外适用范围,为制裁他国实体、实现政治目的披上合法性外衣。近年来,为了全面制裁中国,美国更是紧锣密鼓地不当适用其国内法。美国法域外适用具有法律霸权性、连接点广泛性、运行体系性、适用对象政治化以及低预见性等特点。美国法不当域外适用给中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中国已通过国家立法、区域合作以及企业合规与积极应诉等方式积极应对。今后,我国应通过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反制工作机制、设立利益补偿制度、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应对美国法对华不当适用的措施。
高智华李启文
关键词:长臂管辖域外管辖
国内法域外适用:研究路径、美国实践与中国应对被引量:4
2024年
国内法域外适用的研究路径大致可分为以公法为主的路径和以私法为主的路径。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域外效力为前提,域外适用域外管辖的实施过程以及域外效力的实现方式。国内法域外适用是一种特殊的法律适用。美国国内法域外适用的实践呈现出不断突破“属地主义”的发展趋势。为反制美国国内法的域外适用,我国应通过建立反制裁措施前置审查制度、设计反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提供程序性保障以及明确豁免机制,从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从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国内法的域外适用体系;以人民币国际化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为目标,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从根本上反制美国国内法的域外适用
覃俊豪
关键词:法律适用域外效力阻断法
反思出口管制法域外适用:实践冲突与国际法约束
2024年
出口管制法域外适用,是指国家将本国出口管制法律适用于发生在其域外之行为的过程。它是国家保障出口管制措施有效性的必要做法,但也在历史上引发了诸多国际冲突。通过对相关实践冲突的类型化分析得知,出口管制法域外适用的学理争议主要集中在管辖再出口行为或实施最终用户清单制度的条件,以及依据“物项来源地”实施管辖的合法性等。国际法义务构成了出口管制法域外适用的合法性边界,但由于部分国际法规范存在模糊性、历史局限性,在面对个别国家滥用或任意扩张域外效力等实践乱象时,其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约束力。因此,基于发展的视角对现行国际法规范全面、系统、合理地解释以明确国际法约束范围,是调和出口管制法域外适用冲突的重要前提。管辖权原则是国际法约束的重要依据。由于域外管辖涉及他国的主权与利益范围,不能简单利用“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为国家行为提供合法性,而要具体考察行使域外管辖的行为是否符合各类管辖权基础的适用范围与援引条件。此外,国际经贸条约义务与其他习惯国际法义务也是划定国际法约束范围的重要依据。厘清出口管制法域外适用的国际法约束范围,有助于判断各类有争议的域外管辖情形的国际法合法性,明确合理主张域外管辖的理想方式。
马铭骏
关键词:域外适用域外管辖管辖权原则
法典编纂视野下劳动法域外适用制度的体系化建构
2024年
在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域外适用是我国劳动法典编纂论证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结合立法与实践,我国事实上形成了两条劳动法的域外适用路径:一是直接适用劳动法;二是依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指引适用。然而,上述路径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适用逻辑并不清晰。从立法技术层面考虑,在编纂劳动法典时应当明确域外适用范围的条款表述,且不宜纳入法律适用法规则。以是否存在统一的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则作为考察依据,不同国家劳动立法呈现出差异化的域外适用表述,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共性的立法管辖标准,即以“真实联系”为核心。故此,在设计劳动法典的域外适用条款时,可考虑在地域适用范围中融入真实联系原则,以完善域外适用的表述,同时协调劳动法典域外适用与法律适用法规则的内在逻辑,谨慎适用强制性规范,将域外适用范围作为最密切联系的情形,并允许当事人做出对劳动者更为有利保护的法律选择。
班小辉
关键词:域外适用

相关作者

王克玉
作品数:47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适用 域外适用 涉外经济合同 仲裁条款 外国判决
廖诗评
作品数:28被引量:398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域外适用 国际法 条约冲突 域外管辖 中国法
王晓晔
作品数:137被引量:2,097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反垄断法 行政垄断 市场支配地位 限制竞争行为 反垄断
杜涛
作品数:57被引量:30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研究主题:国际私法 冲突法 管辖权 域外适用 法院
彭劭慧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域外适用 反垄断法域外适用 反垄断法 美国反垄断法 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