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3篇“ 埋藏成岩作用“的相关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高桥区块马五4-1段白云岩储层建设性埋藏成岩作用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受古岩溶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高桥区块形成了层位较稳定的溶蚀孔洞白云岩储层。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地球化学手段等,对研究区马五41段白云岩储层埋藏环境下建设性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区内埋藏环境下建设性成岩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埋藏溶解作用、裂缝作用等。研究区晶粒白云岩C、O同位素比值与奥陶纪海水的C、O同位素值相比明显偏负,表明地层经历了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使得岩石体积缩小、岩石孔隙度有所增加,有利于晶间孔的形成。埋藏溶解作用可形成大量的溶蚀孔、洞、缝等储集空间,为油气的储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裂缝的发育增加了溶蚀孔洞的连通性,有效地提高了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上述3种建设性成岩作用相互叠加配合,使得裂缝与原本存在的孔隙配套,对良好油气储集空间的形成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
田雯陈刚李文厚吕剑文李建东杨超
关键词:靖边气田
四川盆地北部元坝地区雷四上亚段埋藏成岩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以显微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薄片能谱、元素kσ面分布以及阴极发光等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北部雷四上亚段古风化壳储层主要埋藏成岩作用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区雷四上亚段风化壳储层经历的埋藏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胶结作用埋藏溶蚀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等。通过对裂缝内充填胶结矿物的分析研究,认为矿物胶结期次有两期:第一期为碱性热液形成碳酸盐岩矿物(铁白云石、铁方解石);第二期为富含F-、Si4+、Sr-等离子的酸性热液形成石英、萤石、天青石等热液矿物。溶蚀作用有四期,依次为:第一期酸性热液-第二期碱性热液-第三期酸性热液-第四期碱性热液溶蚀。溶蚀作用形成的脉内晶间孔、脉内晶间溶孔以及溶蚀缝占埋藏次生孔隙的主导地位。
达丽亚傅恒李秀华朱建敏阮何文
关键词:埋藏成岩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资源重要保障地区,但目前油、气资源探明率均不足,因而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本文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层段进了大量的岩芯、薄片观察鉴定,研究了埋藏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塔河油田奥...
刘丽红
关键词: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储集物性
文献传递
伊通地堑鹿乡断陷致密储层埋藏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被引量:5
2009年
依据鹿乡断陷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有机包裹体等资料,研究了双阳组储集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运用BasinMod软件进行了地层埋藏史与热史模拟,恢复了双阳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史;测算了鹿乡断陷成油峰期砂岩可保存孔隙度。结果显示:鹿乡断陷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4个成岩期,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36.5Ma以前,地层以压实与胶结作用为主,双阳组孔隙度下降了近13%;36.5~30.0Ma有机质成熟,深部储集岩中硅酸盐与碳酸盐类成岩矿物大量溶解,使溶蚀段孔隙度回升至25%左右,为油气储集提供了良好的次生孔隙空间;10Ma以后,双阳组地层暂时性抬升而形成微裂隙,此时深部热液沿裂隙侵入造成了裂缝填积、再胶结及白云岩化,但深部双阳组白云岩化作用弱,储集岩孔隙度继续下降。
张建光姚光庆魏忠元赵志魁
关键词:伊通地堑致密储层成岩作用孔隙演化
白云岩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的金属元素与同位素再分配规律与受控因素被引量:4
2009年
前人在白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过程中注意到,在开放体系下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白云石金属元素含量与同位素组成将发生再分配,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提出离子半径理论控制白云岩在埋藏过程中的金属元素与同位素组成再分配规律,基本概念为大半径离子含量减少,小半径离子含量升高。根据这一理论,结合Ca、Mg、Fe、Mn、Sr等+2价离子的离子半径数值得出推论,在埋藏压实成岩作用过程中白云石将向着有序度升高的方向转化,白云石中的Fe、Mn含量升高,Sr含量降低,同位素比值87Sr/86Sr升高。该结论与前人资料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陈永权周新源
关键词:白云石成岩作用金属元素锶同位素离子半径
用地震数据反演的高分辨率速度和基于泥岩的压实与埋藏成岩作用的岩石物理模型估算地层流体压力
2007年
1前言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各个阶段,地层流体压力和破裂压力梯度的精确评估与预测构成设计过程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包括区域盆地分析和盆地高压带分类、前景认证、分析和提高油气产量的钻井周期。本文在这方面有很多创意,即与钻井安全有联系(用套管和泥浆比重图表提供帮助)——
Nader
关键词:孔隙压力地震反演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油田上侏罗统Smackover组的埋藏成岩作用对油气破坏和H_2S聚集的作用
1998年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s油田的Smackover组在埋藏过程中,有机和无机的相互作用,导致烃类几乎完全被破坏。被套地层埋藏至6km的深度,经历过200℃的温度,含H2s78%,CO220%,CH42%。三个不同的埋藏成岩作用阶段对应于三个不同有机质的成熟阶段。生油窗之前的成岩作用以沥青形成前方解石胶结的沉淀作用为主。在生油窗内的成岩过程,固体沥青沉淀于含烃类的储层中,同时在水充填的层段中,形成马鞍状白云石和硬石膏。生气窗成岩作用以热化学硫(TSR)降低为主,使烃类遭到破坏,硬石膏溶解,同时大量的H2S、CO2、S°生成,发生沥青形成后的方解石胶结。在TSR作用时,硬石膏和H2S相互反应,产生S°,又与CH4相互作用,在自增强循环中生成了更多的H2S。由于缺乏金属相离子H2、S波稳定成为金属硫化物,足够的硫生成H2S,一个封闭体系阻止H2S的逸出,TSR循环连续,直到耗掉所有烃类。 密西西比州Smackover组的含烃储层中,H2s几乎接近零,曾经历过120℃的温度,地层年代超过50×106年,这就说明TSR作用与时间无关。地层深度对应的温度在140℃—150℃时,高H2S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表明TSR一种热动力作用。在其它地区较低温度(80℃—120℃)情况下,存在着较高的H2S的浓度可由下面的因素解释:①H2S相应进入这些储层中;
Ezat Heydari付文敏
关键词:侏罗系埋藏深度成岩作用油气层
表生和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压条件下不同组成碳酸盐岩溶蚀成岩过程的实验模拟被引量:71
1995年
表生到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度与压力(40~100℃,常压~25MPa),方解石、白云石相对含量不同的碳酸盐岩的溶蚀证明,在表生与相对浅埋藏的温压条件(低于75℃、20MPa)下,方解石的溶解速率大大超过白云石,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两者溶解速率的差值变小。在相对深埋藏的温压条件(高于75℃、20MPa)下,白云石的溶解速率已超过方解石,在100、25MPa的温压条件下,微晶白云石(白云石/方解石=98/2)的溶解速率已是含云灰岩(白云石/方解石=16/84)的2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白云石的温度、压力效应大大超过方解石之故。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预测:表生与相对浅埋藏的温压条件下,石灰岩的岩溶作用较白云岩发育;但在深埋藏阶段,由溶解作用造成的白云岩次生孔隙应比方解石更为发育,这是埋藏深度大于2000m的地层中,白云岩储层多于石灰岩的重要原因。
杨俊杰黄思静张文正黄月明刘桂霞肖林萍
关键词:溶蚀成岩作用表生温压条件
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压条件下,白云岩溶解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被引量:33
1995年
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度与压力条件(75℃~130℃,20MPa~30MPa)下,乙酸对白云岩的溶蚀实验证明,随着温度与压力的升高,白云岩的溶解速率迅速增大。Ca、Mg释放合量由75℃、20MPa条件下的32.98mg/L增至130℃、30MPa条件下的337.9mg/L,增加了一个数量级。在各种温压条件中,100℃、25MPa溶蚀效果最好。实验结果说明,深埋藏条件下,白云岩溶解形成的次生孔隙将比其在浅部的表生环境中更为发育,因而2000m以下的深埋藏成岩环境中,白云岩储层比浅部地层更为发育。
杨俊杰张文正黄思静黄月明刘桂霞肖林萍
关键词:埋藏成岩作用温度白云岩溶蚀
埋藏成岩作用与塔东北丘里塔格群灰岩段储渗空间的形成
1993年
塔东北地区系丘里塔格群灰岩段储层中主要储渗空间的形成、演化与多种埋藏成岩作用关系密切。白云石化作用是建立“灰岩段”埋藏成岩序列的关键。大量资料证实,“灰岩段”中明显受合线限制的细晶菱形白云石是埋藏增体积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在5期破裂作用中,只有第3期和第5期裂缝得到保存和改造;而3种类型的缝合线中,也只有Ⅱ型缝合线受到了裂缝的改造,形成了有效微裂缝。
谭文斌李南豪
关键词:埋藏成岩作用灰岩

相关作者

黄思静
作品数:203被引量:3,387H指数:4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锶同位素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李忠
作品数:163被引量:2,232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成岩作用 碎屑锆石 中生代 南天山
谭文斌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格群 灰岩 埋藏成岩作用 储集性 成岩作用
黄可可
作品数:55被引量:804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四川盆地 下三叠统 次生孔隙
黄月明
作品数:17被引量:52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白云岩 溶蚀 储集层 陕甘宁盆地 碎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