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4篇“ 坠积性肺炎“的相关文章
老人长期卧床 警惕性肺炎
2024年
我们在照顾长期卧床的老人时稍有不慎,老人便容易患上性肺炎。了解长期卧床的老人预防性肺炎的知识,可以做到早预防。性肺炎是如何产生的?性肺炎,多是因长时间卧床,如大手术后、截瘫患者、骨折、卒中后遗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咳出,由于重力作用聚于肺部,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导致性肺炎的发生。
郑丽琴
关键词: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卒中后遗症早预防老人
长期卧床,尤要警惕性肺炎
2024年
对于那些罹患中风、骨折、脑损伤等疾患的老年人而言,长期卧床是不可避免的。而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也不容小觑,比如性肺炎性肺炎的起病原因与一般肺炎不完全相同,除了细菌感染,还与体位密切相关,这也正是该病在卧床老人中高发的原因。长期卧床者,其胸廓活动度减少,肺底部处于淤血、水肿状态;而且呼吸道分泌物由于重力作用难以咳出,淤于中/小气道,就会成为细菌的理想温床。而肺部本身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并非是无菌的,所以,当吸入肺部的细菌或原有的定植菌大量繁殖后,就会形成肺炎
陆海雯
关键词: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小气道呼吸道分泌物脑损伤定植菌
长期卧床,尤要警惕性肺炎
2024年
对于那些罹患中风、骨折、脑损伤等疾患的老年人而言,长期卧床是不可避免的。而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也不容小觑,比如性肺炎
陆海雯
关键词: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脑损伤老年人疾患并发症
脑外伤并发性肺炎患者俯卧位护理方案研究
2024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全面检索、评价与整合国内外脑外伤并发性肺炎患者俯卧位循证证据,构建《脑外伤并发性肺炎患者俯卧位护理方案》,并评价方案的有效和安全。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神经外科3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俯卧位干预组,2022年1月至6月3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在排痰改善情况、痰液质、血气分析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脑外伤并发性肺炎患者俯卧位护理方案》的有效和安全,有效推动了最佳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的过程,为扩大俯卧位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王静
关键词:俯卧位坠积性肺炎循证护理
循环纤维细胞在性肺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2024年
目的:定量分析循环纤维细胞(CFs)在性肺炎(HP)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探究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及在发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3年1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新发HP患者49例,另选取同期查体健康对照(CON)人员35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5+细胞中CFs(CD45+ColⅠ+细胞)比例,分析其与白细胞计数(WBC)、中粒细胞百分比(NE%)、中粒细胞绝对值(NE)、C反应蛋白(CRP)等感染指标相关;构建ROC曲线评估CFs含量在HP辅助诊断中的价值。结果:HP患者中CFs比例(15.81±10.20)%显著高于健康人群(7.54±3.31)%(P<0.0001)。ROC曲线显示,CFs比例对HP具有辅助诊断价值(AUC为:0.746,cutoff值为:11.3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Fs比例与WBC(r=-0.3413,P=0.0164)、NE%(r=-0.2881,P=0.0495)、NE(r=-0.3352,P=0.0185)明显负相关。结论:HP患者体内CFs比例上调,具有较好的疾病鉴别价值,与临床感染指标负相关,提示CFs可能在HP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翟艳袁巍曲旭亮范庆云马晓艳王洪刚
关键词:坠积性肺炎
体位管理对术后重症患者预防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2024年
探究术后重症患者应用体位管理预防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0,常规护理),实验组(n=30,体位管理);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后指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对比(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较高(P<0.05),实验组性肺炎发生情况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体位管理的应用,与常规护理相比更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术后重症患者发生性肺炎风险,护理效果相对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可靠
胡柳梅
关键词:体位管理坠积性肺炎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性肺炎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2024年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性肺炎相关风险因素,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性肺炎患者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及未发生组;对引发性肺炎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及接收者操作特曲线(ROC)分析。并对相关风险因素制订护理措施。结果:昏迷时间、气管切开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意识障碍、精神状态、白细胞、血红蛋白是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切开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意识障碍、精神状态、白细胞均为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性肺炎发生的风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意识障碍、精神状态、白细胞具有较强敏感,指标AUC分别为0.716、0.743、0.675、0.716、0.720(P<0.05,P<0.01)。结论: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性肺炎风险因素较多,因此,针对患者气管切开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精神状态、白细胞水平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可降低性肺炎发生率,提升康复效果。
吴凡韩良慧顾夕梅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坠积性肺炎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性肺炎中的应用
2024年
综合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收入长期卧床患者(3月以上)200例,研究时间为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患者在常规护理(100例,对照组)、综合护理(100例,观察组)性肺炎发病情况。与此同时分析护理下患者的性肺炎的处理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经过护理指导后观察组患者性肺炎发生率更低,满意评价结果更好,临床的不良反应例数更少;护理后患者的炎症指标显著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短期内复发率0例,对照组1例。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长期老年卧床患者防治性肺炎,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可推广。
赵素菁孙鹤聂琳琪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护理效果
老年出血脑卒中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出血脑卒中患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期间并发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ICU接受治疗的93例老年出血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ICU住院期间是否出现性肺炎将其分为性肺炎组(18例)与非性肺炎组(75例),收集患者年龄、别、有无吞咽功能障碍、急生理学与慢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等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脑卒中老年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有吞咽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8分、GCS<12分、呼吸机应用总时长>72 h、应用呼吸机次数≥2次/月、有慢阻塞肺疾病(COPD)、抗生素应用时长≥2周、应用支气管镜、有哮喘、初始C-反应蛋白(CRP)≥30 mg/L、进行肠外营养干预、ICU住院时长≥7 d、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胸腔液是老年出血脑卒中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出血脑卒中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昏迷、呼吸机使用频次多及时间长、抗生素应用时间长、存在合并症等,临床应注重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监测,预防性肺炎的发生。
王聿珍
关键词:坠积性肺炎出血性脑卒中LOGISTIC回归分析
穴位埋线防治脑卒中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性肺炎的临床应用
2024年
分析脑卒中行气管切开术(TAS)后并发性肺炎(HP)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的治疗方式所起到的具体效果,并探究该治疗方式是否具备着极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60例确诊为脑卒中且伴随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行穴位埋线。对比临床指标、炎症、血糖等情况。结果 较之对照组,治疗组中粒细胞比率、临床指标、症状消失、炎症、血糖、肝肾等指标均优(P<0.05)。结论 穴位埋线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使用,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徐卿
关键词: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坠积性肺炎穴位埋线

相关作者

刘慧丽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患者 坠积性肺炎 呼吸功能训练 胸部物理治疗 早期康复
赵军
作品数:182被引量:62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偏瘫 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
谢家兴
作品数:106被引量:531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 肺部感染 康复
陆海雯
作品数:44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研究主题:支气管扩张症 比阿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支气管扩张 长期卧床
孙晖
作品数:15被引量:6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护理对策 颈髓损伤 呼吸机依赖 脑卒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