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篇“ 地震遥感“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地震遥感应急救援信息采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地震遥感应急救援信息采集方法,地震救援平台获取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理坐标区域,根据所述地理坐标区域以及遥感探测的图像信息生成灾情信息地图,对区域救援中心管理的救援队、救援人员进行登记以及统...
- 崔丽绳梦雅董元帅侯芸辛光涛钱振宇
-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地震遥感应急救援信息采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地震遥感应急救援信息采集方法,地震救援平台获取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理坐标区域,根据所述地理坐标区域以及遥感探测的图像信息生成灾情信息地图,对区域救援中心管理的救援队、救援人员进行登记以及统...
- 崔丽绳梦雅董元帅侯芸辛光涛钱振宇
- 一种地震遥感应急救援信息采集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地震遥感应急救援信息采集方法,包括处理系统、信息收集系统和输入系统,所述处理系统收集信息收集系统和输入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显示和根据相似程度最大的典型地震灾害所对应的灾害救援预案作为实际地震区域的灾害救援预...
- 李强张景发姜文亮龚丽霞焦其松蒋洪波王建飞
- 地震遥感应急专家协同机制与合作平台
-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介绍了遥感地震应急工作背景和意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归纳了目前的地震遥感应急数据源,分析了不同数据源在地震应急中的适用性。第三章对遥感震害预评估技术所涉及的震害因子快速识别与提取、建筑物震...
- 张景发
- 2020年7月12日唐山MS 5.1地震遥感热参量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计算河北唐山MS5.1地震过程中潮汐变化,基于该潮汐周期指示背景时间,分析本次地震过程中射出长波辐射(OLR)和遥感大气温度(AT)同步变化。结果显示,2020年7月5日~2020年7月13日,伴随引潮力由低谷向高峰连续增强变化,地震发生在引潮力相对高值时刻;伴随引潮力变化,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经历震前平静—增强—高峰、震后快速衰减的同步变化。表明引潮力在本次地震中改变了构造内部地应力累积—失衡过程,具有触诱发地震的作用,而地面长波辐射、地表大气温度准同步变化,间接反映了本次地震地应力的变化过程。
- 马未宇于晨姚琪苑争一崔静任静
- 2017年新疆精河M_S6.6地震遥感大气温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6年底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预测2017年新疆西部地区为潜在M_S6.6±0.2地震危险区的基础上,分析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临震时段引潮力变化,并选用18时(UTC)中国大陆近地表50m高度处的遥感大气温度数据,以震前引潮力值最高点时刻(8月1日)为时间背景,获取地震前后(8月2~13日)连续的大气温度日增量分布图像,跟踪分析精河M_S6.6地震短临大气温度变化。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由高峰—低谷连续周期变化的低谷时段,而大气温度变化过程显示,在全国大范围内,仅震中附近大气温度升高明显,其异常演化经历了起始—加强—高峰—衰减—再增强—发震—平静的动态过程。增温过程与潮汐变化具有同步性,这表明引潮力对本次地震具有触诱发的作用,而大气温度变化反映了本次地震地应力的变化过程,也说明在地震预测实践中,从中、短临多时间尺度综合分析遥感大气温度和引潮力变化,将有助于提高地震预测能力。
- 刘军马未宇姚琪康春丽岳冲
- 关键词:天体引潮力
- 中国地震遥感应用研究与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被引量:21
- 2018年
- 中国地震遥感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简单的多光谱遥感图像解译线性活动构造开始,迄今已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其中20世纪70、80年代以可见光遥感图像应用为特征,90年代为红外遥感、GNSS遥感和InSAR技术试验应用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前10年主要表现为综合遥感应用和卫星电磁、卫星重力等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预研,2011年以来侧重于集成前期研究成果,实施地球物理场卫星计划和卫星地震应用系统建设运行。目前可见光遥感技术在活动构造探查和灾害评估中已实现业务化应用,卫星红外、卫星电磁、InSAR技术、卫星重力和高光谱气体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地震监测领域越来越凸显出其应用效能。作为国家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于2018年2月2日进入预定轨道,目前在轨运行正常并产出了中国首幅全球地磁图,填补了中国在全球地球物理场获取能力方面的空白。
- 申旭辉张学民崔静周新姜文亮龚丽霞李永生刘芹芹
- 关键词:地震遥感卫星重力红外遥感
- 地震遥感热异常时空分析方法与检验
-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地震前的热异常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人为是现实地震短临预警的潜在途径。
- 秦凯
- 关键词:地震检测红外遥感
- 基于GEOSS的地震遥感热异常时空分析方法与检验
- 从海量对地观测数据中有效识别出构造活动异常信息并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是地震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本论文针对地震遥感热异常识别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顾及地球系统多圈层耦合效应,利用地表温度、近地表气温、热红外亮温、温度日较差、...
- 秦凯
- 关键词:地震热异常遥感
- 文献传递
- 地震遥感监测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项目主要成果简介
- 2012年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项目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社会公共安全领域能力建设战略布局,以及《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项目主要目标立足于地震监测预测技术发展对空间技术的需求,开展空间对地观测中电磁(EM)、红外(IR)、干涉雷达(InSAR)等多种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震例分析为基础,开展地震前兆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分析地震电磁场、热场、形变场异常特征,初步探讨不同异常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 王涛
- 关键词: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技术遥感监测
相关作者
- 吴立新

- 作品数:457被引量:5,108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数字矿山 遥感-岩石力学 GIS 岩石 遥感监测
- 刘善军

- 作品数:171被引量:1,058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遥感-岩石力学 岩石 红外辐射 地震遥感 岩石力学
- 吴育华

- 作品数:21被引量:3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遥感-岩石力学 地震遥感 构造地震 岩石 热红外辐射
- 李永强

- 作品数:11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遥感-岩石力学 构造地震 地震遥感 热红外辐射 热红外
- 马未宇

- 作品数:70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研究主题:地震 天体引潮力 地震前 M N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