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7篇“ 地震动特性“的相关文章
米林地震的断层破裂过程及近断层地震动特性研究
2024年
为了从应力角度揭示2017年西藏米林Ms6.9地震的断层破裂过程,获取该次地震地震近断层特性,基于力学震源模型,以有限断层运学震源模型反演结果为约束,通过试错法给定震源力学计算参数,采用谱元法(SPECFEM3D程序)进行了2017年米林Ms6.9地震的单、双断层模式震源破裂过程模拟,对比分析了断层模式对震源破裂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模拟地震的近断层效应。结果表明:构建的力学震源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米林地震的破裂特征;地表地震具有显著的上盘效应和集中性效应;诱发断层会抑制孕震断层的破裂发展,会局部促进地表地震的发展,但在整个地震事件中作用有限。
谢星钟菊芳胡祎石张艳红胡晓
关键词:谱元法滑移量地震动
基于IBIEM的地震波斜入射下非对称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及散射效应研究
对于非平坦地形的河谷场地,其散射效应会显著改变地震场的分布,地震波斜入射下场地散射效应对地震的作用暂不明确。散射效应显著改变河谷地震动特性,进而对位于河谷的水工建筑物施加非一致激励。同时,非对称梯形河谷由于形状不规则,...
杨新宇
关键词:地震动特性斜入射
曲线桥在多种地震动特性下的抗倾覆稳定性及连杆加固研究
曲线桥在城市和山区都应用广泛,但由于其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有严重的弯扭耦合现象,在重力和地震作用下,时常会发生各种灾害,其中的倾覆灾害危害极大。但目前的研究绝大多数关注的是车辆超载等重力、静力效应下的倾覆稳定性,而...
余嘉景
关键词:曲线桥地震作用抗倾覆稳定性
SH波斜入射下水平成层场地地震动特性研究
2024年
基于位移场理论和传递矩阵法,建立SH波斜入射下水平成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求解方法,研究SH波不同角度入射下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及反应谱谱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入射角度对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影响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地震波斜入射下地表峰值加速度大于垂直入射;地震波斜入射下反应谱特性变化明显,入射角度对高频段反应谱的放大效应显著,且入射角度对不同类型场地的影响周期范围不同,入射角度对Ⅲ类场地周期影响范围明显宽于Ⅱ类场地。
陈三红张郁山郝明辉
关键词:SH波斜入射
近断层地震动特性研究综述
2023年
由于近断层地震对结构的影响比普通地震的影响大,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及其影响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近断层地震的定义与近断层地震的脉冲特性等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梳理近断层地震对结构地震需求及抗震性能的影响,明确近断层地震在结构抗震分析中的模拟方法及关键问题.
刘乃栋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地震动模拟结构抗震分析
海底强震观测记录与地震动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海洋结构物的建设快速发展,为了解海底地震相关特性,目前在建与已建成的海底强震台网逐年增加,得到的强震数据为海底地震动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首先,统计了世界范围内现有海底强震台网的分布,并对强震台站信息及记录特点简要总结;其次,综述了基于海底强震记录以及数值计算等方法分析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并且,阐述了海底地震在海洋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海底地震动特性研究的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陈宝魁王博为王东升
关键词:地震动特性数值模拟海洋工程
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序列的地震动特性分析
众所周知,工程结构的破坏主要由强地震引起的,分析地震动特性对抗震减灾的意义不言而喻。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属于地震高发区,中强地震频发。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MS6.5地震,强震台站和烈度台站记录了此次地震...
杨苗
关键词:地震序列地震动特性
可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动特性影响效应研究
2023年
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与地震动特性紧密相关。为了研究地震动特性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和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选取24条不同特性地震作为输入,针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数值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远场地震作用和近场非脉冲地震作用,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具有更大的地震响应;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速度型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得到了充分发挥;相同振幅下,地震峰值速度(PGV)与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可作为评价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对液化场地黏滞阻尼器的减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唐亮司盼凌贤长凌贤长刘正滨黄腾
关键词:液化场地黏滞阻尼器地震动特性地震响应
基于实际记录的长周期地震动特性及反应谱研究
2023年
因长周期地震记录少,导致中国现行规范中β谱的长周期部分置信度不高.中国台湾集集地震的发生,收集了较多的长周期地震记录,为长周期地震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文章依据1999年中国台湾集集地震的165条长周期地震,根据不同的场地类别分析PGV、PGD、PGV/PGA随震中距的变化;运用最小0二乘法研究β谱,给出相应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二类和三类场地的PGV/PGA均值大于0.3;PGV,PGD随震中距增大而变小;不同场地条件额β谱拐点不同,长周期地震β谱在5Tg-10 s段上谱有明显的抬高效应.
肖梅玲王正刘守顺李柯
关键词: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
基于振台试验的西北冻土场地地震动特性研究
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且该地区强震多发。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冻土场地的地震动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冻土场地振台试验的层状剪切模型箱和制冷系统,通过自由场地振台试验采集了不同土层深度处的加速度和...
黄安琪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

相关作者

李小军
作品数:547被引量:3,190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动 地震 汶川地震 地震反应 核电厂
高广运
作品数:412被引量:2,780H指数:2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地面振动 薄层法 饱和地基 隔振 大直径扩底桩
李英民
作品数:359被引量:1,952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 地震动 砌体结构 村镇建筑
迟明杰
作品数:42被引量:34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砂土 地震 土质边坡 地震响应 剪胀性
赵国臣
作品数:19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动 近断层地震动 多尺度分析 反应谱 地震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