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8篇“ 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相关文章
- 济南市北跨新城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2024年
- 在研究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济南北跨新城区地质环境适宜性敏感因子—综合指数模型,选取黄河悬河稳定性作为敏感因子,从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4个方面选取重要地表水源、地下水富水性、地下水位最小埋深、活动断裂、地基承载力、软土、液化土、采空塌陷等作为重要因子,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重要因子的权重,对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占总面积的72.37%,可满足新城区规划建设的需要。该评价结果可从地质环境的角度为新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郭加朋袁春鸿石巍石艳焦丽香岳庆杰
- 关键词:地质环境
- 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的必要前提。通过系统分析杭州市钱塘新区地质环境条件,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及地震效应、环境地质问题等五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了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变权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浅层(0~15m)、次浅层(15~30m)、次深层(30~50m)地下空间进行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和次深层地下空间更适宜开发,而次浅层地下空间适宜性好和适宜性较好的总面积仅占全区的45.7%,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该结果可为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 马青山葛伟亚邢怀学蒋杰华健康从轩
-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灰色关联分析法
- 郑州市城区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2024年
-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大类13个指标,其中基坑稳定性、潜水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中适宜性好区位于京广铁路以西,适宜性中等区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东风渠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西的区域,适宜性差区分布在龙湖附近及京广高速铁路以东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区沿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铁路、地下文物分布。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开发条件整体适宜性中等。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适用性较强,可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且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城市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 郭林唐辉郭晓静刘沙沙何欣琳马晓宇
- 关键词:地下空间基坑工程
-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2024年
- 为了选择最优的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进行资源科学、合理的评价,给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合理的规划支持,笔者等选取了3种不同的模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利用ArcGIS生成了南山区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最不利等级判别法评价模型较为适用于南山区的地质适宜性评价,突出了敏感因子对于南山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性作用。笔者等的研究对未来地下空间资源地质适宜性评价的模型选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深圳市南山区的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 郭骏瀚刘凯
- 关键词:地下空间资源
- 基于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益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优化
- 2024年
- 城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从地质学角度考虑多元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式,能够为城市用地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城市开发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两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核密度分析、欧氏距离分析等方法,对益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展开实证研究,得出城市发展潜力评价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而通过相交分析将建设用地划分为九种空间类型。建议益阳市中心城区未来用地开发,会龙山、鱼形山两处地段应优先考虑生态效益,以提升城市发展潜力和规避地质风险;资阳区北侧构造地裂一带等地质风险区域应提高地质工程建设标准;高铁新城东侧及鱼形山南侧应完善各类设施配套;其余建设用地应优先考虑开发建设Ⅴ类、Ⅵ类、Ⅷ类和Ⅸ类区域。
- 湛睿霍科成董程程
- 关键词: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多层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2024年
- 以某地中心城区地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研究区内历史钻探资料,获取浅层、中层和深层的地层结构。根据各评价因子对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程度,选取不同的评价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别建立了研究区浅层、中层和深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占比27.8%,中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占比26.4%,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一般适宜区占比16.2%;随着地下空间开发深度的增加,适宜区的面积不断增加。
- 余成华高玉辉刘林
- 关键词:地下空间层次分析法
- 徐州泉山区南部浅部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特征分析及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陈豆豆
- 新蔡县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2023年
-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以帮助国家更好规划土地,达到土地的高效利用,是进行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的理论技术依据,对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的指导有着更好的效果。本文以河南省新蔡县为例,从新蔡县的地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入手,建立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分析河南省新蔡县城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以后城市地质环境方面的规划及城市建设用地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 刘会平
-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层次分析法
- 厦门马銮湾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2023年
-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进行适宜性评估,对于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分析已经收集的地质资料基础上,针对厦门马銮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立一套可行性较高的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文章拟以厦门马銮湾为例,以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为切入点,选择10项影响因素,采用“专家加权均值统计”与“专家层次分析法”相比较,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值,并采用多目标线性权函数法,对各层面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和应用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厦门马銮湾地区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可划分为四个水平,即:适宜性差、适宜性较差、较好水平和适宜水平。浅层(0~13 m)地下空间,一级占1.30%,二级占16.57%,三级占64.46%,四级占17.66%;中层(15~30 m),一级占15.17%,二级占78.79%,三级占6.04%;深层(30~50 m),一级占20.09%,二级占51.85%,三级占18.22%,四级占1.84%。
- 王文韬
-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层次分析法
- 珠海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对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及开发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制约与影响。在分析珠海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成果以及通过钻探、物探等技术方法形成的大量基础数据,识别并掌握地形地貌、断裂破碎带、地下水类型、岩土体类型、岩土层可开挖性与支护性(分浅层、中层和深层)等地质环境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珠海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分区分层评价,划定了地质环境适宜性优良、较好、中等、较差地区。
- 姜守俊陈慧川涂世亮胡飞跃
- 关键词: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