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篇“ 地质温度计“的相关文章
地质温度计在桂东南那卜韧性剪切带花岗质糜棱岩中的适用性
2024年
糜棱岩的变质变形温度测定对其变形演化过程和热年代学同位素定年结果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讨论各地质温度计在那卜韧性剪切带中的适用性.利用糜棱岩中的矿物组合、矿物动态重结晶特征以及EBSD(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石英轴组构等塑性变形特征,估算出那卜韧性剪切带的变质变形温度范围为400~550℃.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基础上,利用绿泥石成分地质温度计、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以及白云母/黑云母Ti温度计对那卜韧性剪切带中的花岗质糜棱岩样品进行变质变形温度计算,获得相应的温度分别为305~325℃、390~500℃、395~492℃和473~565℃、431~574℃.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利用绿泥石成分地质温度计获得的结果明显低于利用塑性变形特征估算出的温度范围和其他温度计算结果,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其仅适用于低温变质变形作用的温度计算;而另外3种温度计获得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均位于利用塑性变形特征估算出的温度范围内,表明其均适用于该剪切带的变质变形温度计算.其中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适用于低温糜棱岩,白云母/黑云母Ti温度计适用于相对高温的糜棱岩.
辛良伟李赛赛冯佐海刘兴源吴江波王秋宇
关键词:糜棱岩韧性剪切带地质温度计构造地质
陕北榆神矿区富油煤深成变质的古地质温度计算方法初探
2023年
根据陕北榆神矿区2-2号、3-1号、5-2号煤层的地质概况(位置、镜质体反射率和平均镜质体反射率),利用吴氏煤变质热动力学方程算古地质温度为54.2~79.4℃,并将各煤层的古地质时间、镜质组反射率和古地质温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图加以显示。对于榆神矿区的富油煤层,要升高0.02%镜质组反射率,古地质温度只需要升高3℃;而古地质时间则需要延长大约5000万a。根据煤层的最大埋深,用地表恒温15℃、鄂尔多斯盆地现地温梯度2.88℃/100 m算得出现埋深温度仅为32.5~35.6℃,还达不到褐煤变质的临界温度。利用以正常地温为热源的煤生成镜质组反射率梯度一般低于0.06%/100 m的结论,算得古温度梯度为8.27~8.59℃/100 m,因此重新算的埋深温度已经升至在67.1~74.1℃。采用吴氏煤变质热动力学方程算出最大古地质温度和平均镜质组反射率的条件下的有效受热时间6800~9600万a。
张学梅李东马青华郝静远
堇青石高温高压状态方程与拉曼光谱研究:一种潜在的地质温度计
堇青石是一种典型的变质成因矿物,主要产出于片岩、片麻岩、麻粒岩以及蚀变火成岩中,有时也可见于部分花岗岩中,常与石榴石共生或作为石榴石的包裹体存在。由于堇青石晶体结构的特殊性,[SiO]和[AlO]两种四面体构成的六元环沿...
胡艳诚叶宇
文献传递
榴辉岩中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镁同位素地质温度计评述被引量:2
2020年
榴辉岩中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之间显著的镁同位素平衡分馏,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高精度地质温度计。为此,本文选取文献中已报道的来自西南天山洋壳冷俯冲造山带、大别-苏鲁陆壳碰撞造山带和南非卡普瓦尔克拉通三种构造环境中的64对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矿物对镁同位素数据,利用δ26MgCpx-δ26MgGrt图解筛选出50对达到镁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数据,采用Huang et al.(2013)通过第一性原理算和Wang et al.(2012)、Li et al.(2016)分别通过经验估得出的镁同位素温度计算榴辉岩的峰期温度,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算结果,发现对于造山带榴辉岩,Huang et al.(2013)的温度计算结果与前人通过传统温度计和相平衡模拟研究结果较一致,较好地重现了榴辉岩的峰期温度,而Wang et al.(2012)和Li et al.(2016)的温度计算结果明显低于前人获得的峰期温度;对于克拉通榴辉岩,三种镁同位素温度计算结果与前人通过传统温度计获得的研究结果大多数相差在50℃以上,很可能是早期退变质过程中镁同位素在高温条件下再平衡导致的,这表明三种镁同位素温度计均不适用于克拉通榴辉岩。同时,基于这些榴辉岩样品数据,本文利用经验估的方法进行校准,得到了新的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镁同位素公式Δ26MgCpx-Grt=1.11×10^6/[T(K)]2(R2=0.92)。此外,本文也对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镁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应用前景及应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黄宏炜杜瑾雪柯珊
关键词:榴辉岩镁同位素
福建东山亲营山岩组变质岩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福建东山苏峰山地区亲营山岩组含石榴石、黑云母和白云母。亲营山岩组原岩为泥质岩,经历了岩片俯冲、深埋挤压和逆冲3个构造-变质作用阶段,分别形成俯冲岩片(Ⅰ)、深埋挤压岩片(Ⅱ)和逆冲岩片(Ⅲ)。俯冲阶段为中温低压变质作用,深埋挤压阶段为高温中压进变质作用,逆冲阶段为高温低压退变质作用。石榴石、黑云母和白云母为主要变质矿物,均为无环带的均一矿物。选取相邻石榴石和黑云母矿物对作为地质温度计,结合白云母地质压力,估算俯冲阶段温度为594~622℃,压力为0. 28~0. 52 GPa;深埋挤压阶段温度为629~655℃,压力为0. 6~0. 7 GPa;逆冲阶段温度为476~495℃,压力为0. 09~0. 1 GPa。
黄长煌
宁洱火山区壳内岩浆囊现今温度:来自CO_2-CH_4碳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估被引量:8
2017年
温度是岩浆囊的重要物理参数,获取温度参数并监测其变化对更好地理解岩浆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行为、评价火山的活动性和喷发危险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火山岩浆-水热系统丰富的含碳气体,这些含碳气体间碳同位素温度计为我们解决休眠火山区地下岩浆囊的温度问题提供了可能。我们对宁洱火山区地表地热异常强度最高区的4个温泉点CO_2、CH_4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2年的连续观测和2次平行观测,利用观测数据对CO_2、CH_4气体的岩浆来源进行了甄别,对CO_2-CH_4间碳同位素分馏是否发到平衡进行了判断,然后利用Horita CO_2-CH_4碳同位素平衡分馏方程算了宁洱-通关火山区逸出气体的源区温度。结果表明:宁洱火山区4个样点中,1个样点的CO_2和CH_4均为非岩浆成因,其他3个样点的主要属于岩浆来源。剔除了非岩浆来源的数据后的δ-Δ图解法判断CO_2-CH_4间碳同位素分馏达到了平衡。3个样点的CO_2、CH_4碳气体源区温度分别为425~475℃、941~995℃和1179~1578℃。结合最上部地壳温度场结果,我们认为,宁洱火山区现今存在2个壳内岩浆房,分别位于宁洱火山以南和通关火山以北,宁洱岩浆房的温度为1179~1578℃,通关岩浆房的温度为941~995℃。2个岩浆房的现今温度已达到流纹岩浆(600~900℃)、安山岩(800~1100℃)和玄武岩浆(1000~1250℃)的形成温度。思普地震带空间上密集的6级地震丛集活动可以用宁洱岩浆房的高活动性来解释。δ-Δ图解法判断CO_2-CH_4间碳同位素分馏平衡准则应修正为:在保持两拟合直线的斜率符号相反的条件下,δ^(13)CCO_2-ΔCO_2-CH_4拟合直线和δ^(13)CCH_4-ΔCO_2-CH_4拟合直线应相交于δ轴附近截距差Δb≤0.16处。
赵慈平王云周挚李中平邢蓝田
关键词:CO2CH4
地质温度计的程序设被引量:2
2013年
同位素温度计和微量元素温度计是地球化学领域用来地质温度的常用方法。这些温度计方程大多分散在各种专著、教材及论文中,手工查找和管理这些温度计极为不便,而且温度计算较为复杂,手工算的难度较大且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VB6.0和Access数据库开发了GeoT软件。GeoT由同位素温度计管理模块、同位素温度计温度计算模块、微量元素温度计管理模块、微量元素温度计温度计算模块和其他温度计模块组成,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熊险峰路远发彭相林
关键词:地质温度计VB6
拉拉铁氧化物-铜-金-铀(IOCG)矿床石英-磁铁矿地质温度计被引量:1
2013年
拉拉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区域变质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前人对拉拉矿床的区域变质峰期温度以及热液成矿期的成矿温度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区域变质期的成矿温度的研究资料相对不足。利用区域变质成矿期形成共生矿物组合磁铁矿-石英,采用石英-磁铁矿地质温度计,获得区域变质成矿期的成矿温度为450℃~500℃。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拉拉矿床的形成是区域变质峰期之后的产物。
王赕李泽琴王奖臻黄从俊
关键词:IOCG
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低压麻粒岩地质温度计
2012年
据卡瓦布拉克地区环状熔融岩系电子探针分析成果,运用薄片域相邻稳定共生平衡矿物组合原理及高级变质岩中矿物组合相系压力理论,对该区麻粒岩中二辉石、二长石矿物对的摩尔分数数据进行算,取得二辉石平均温度为840℃,二长石矿物的平均温度为647℃,压力小于0.4 GP的科学数据。
吴玉门
关键词:东天山地质温度计
石英-磁铁矿地质温度计在拉拉铁氧化物-铜-金-铀(IOCG)矿床的应用
磁铁矿是拉拉矿床区域变质成矿期的主要金属矿物,前人对拉拉矿床的区域变质峰期温度以及成矿温度进行了研究。利用石英—磁铁矿地质温度计研究得出:磁铁矿的是在变质峰期后随着温压条件的改变而形成,温度在450~500℃之间。结合前...
王赕李泽琴王奖臻黄从俊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郑永飞
作品数:472被引量:6,730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锆石 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 地球化学
丁悌平
作品数:90被引量:82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硅同位素 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氧同位素
王凯怡
作品数:60被引量:51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白云鄂博 碳酸岩 流体包裹体 早元古代 火成碳酸岩
高天山
作品数:74被引量:70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新元古代 大别造山带 榴辉岩 江南造山带 苏鲁造山带
王赐银
作品数:30被引量:322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吕梁群 地质意义 变质作用 变质带 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