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56篇“ 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章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24年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为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会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硬约束、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下,会进一步加剧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效应,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与目标加码会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而软约束能够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地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单一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门限效应,依靠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与技术创新策略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手段。(4)地方GDP考核压力的提升不仅会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会进一步加剧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省市间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作用;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以及目标约束方式的转变可有效弱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影响。
孙浩郭劲光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
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政府部门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为实现既定经济增长目标而将增长压力传导至辖区企业,进而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基于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探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过高会抑制辖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动,且负面效应在不同的地区经济禀赋、行业属性和企业属性之间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压力通过减少政府对企业科技投入的直接资源补充、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影响辖区内数字发展环境等路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不仅为探讨宏观经济增长与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也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体制优化、政府行为管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提供了政策建议和启示。
詹新宇米凯伦
关键词:政府行为数字经济
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政策与地方经济增长被引量:2
2024年
在持续推进的土地要素市场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以2007年我国工业用地最低价政策为切入点,利用政策实施年份前后及最低价标准在区县间的双重差异,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这项政策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发现,在受最低价政策约束的区县里,最低价标准每提高100元,区县范围内夜间灯光强度平均下降约2.6%。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过高”的最低价阻碍了新企业的进入和已有企业的扩张,进而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王之田文佳张庆华
关键词: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经济增长
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与地方经济增长研究
目前,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发展一直扮演着中心角色,而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变革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地价为基础的产业用地价格制度。全面准确地评估该制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为下...
曾晓丽
关键词: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地方经济增长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资源错配与市场整合———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据
2024年
基于“一价法”和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8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数据,构建“商品-城市-时间”维度的市场整合指标,结合各地级市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识别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显著驱动了商品市场整合,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将同比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劳动资源错配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商品市场整合的重要渠道,资本资源错配的渠道效应不显著。异质性及动态分析表明:对于增长目标设定较高、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技术差距较小以及距上海港较远的城市,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更明显。“新常态”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提高。当经济增长目标未能如期完成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下降。研究结论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高山夏帅陈阳笪远瑶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创新驱动不足并存之谜——基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解释
2024年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高速增长与创新驱动不足并存的现象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关键话题。本文利用2003—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视角解释这一现象。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层层加码会显著抑制区域创新水平提升,从创新的分类来看,对实质性创新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策略性创新专利是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解释为何专利数量连年递增而经济创新驱动力却严重不足。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双重差分法处理内生性后依然成立;(2)进一步分析表明,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层层加码与创新水平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实质性创新也符合这一特征,而策略性创新相反呈现倒U型特征;(3)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层层加码主要通过提升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和降低环境规制强度来抑制城市创新水平提升;(4)拓展性分析中,考虑官员特征的拓展性分析发现官员任期较长以及在官员更替期间的样本中,经济增长目标及层层加码的作用更显著。考虑市场条件的拓展性分析发现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以及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及层层加码的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经济增长目标负外部性研究以及城市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理解政府增长目标以及官员特征等因素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从而为提升经济创新驱动力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潘爽
关键词:经济增长目标
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贡献的统计分析
2024年
本文围绕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资金投入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方面探讨了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指出招商引资项目不仅为地方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还有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就业机会增加与收入水平提升、财政收入增加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深入剖析了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王婧宇
关键词:招商引资地方经济增长
专项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4年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尤其是东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之间的差异,选取2015—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专项债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专项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关系,并且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水平越低的区域,专项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明显。因此,完善顶层设计和监督管理体制,合理分配专项债额度,控制发行规模,兼顾地区差异,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唐寅耿志民
关键词:经济增长
食品行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本文通过对食品行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食品行业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行业对地方GDP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对就业机会和地方税收收入也有积极贡献。在影响因素分析中,除了内部因素如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规模和产能水平,外部因素如宏观经济政策、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以及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也对食品行业发展产生影响。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完善政策环境,鼓励食品企业投资。
胡利
关键词:地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4年
地方财政支出的构成实际上体现了各级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对不同支出项目的优先考虑和平衡策略。这种支出结构往往直接影响着地域经济的成长。消费构成,无论是其积极面还是消极面,都在某种程度上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目前关于地方财政支出如何具体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讨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研究不仅能为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提供有力依据,还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通过科学地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
尚凯杰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出财政政策编制预算

相关作者

王贤彬
作品数:147被引量:4,319H指数:3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地方官员 经济增长目标 实证检验 政治激励
任保平
作品数:828被引量:11,388H指数:5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数字经济 经济增长质量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新型工业化
储德银
作品数:157被引量:1,983H指数:25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财政政策 财政 联立方程模型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居民消费
詹新宇
作品数:68被引量:1,13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研究主题: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质量 省际面板数据 企业
梁根琴
作品数:34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 电子商务 高职院校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