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6篇“ 图书馆用户“的相关文章
-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 2025年
-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用户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用户服务模式的变革,从用户需求、技术驱动和服务策略等方面分析其创新点。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图书馆实现了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提升了用户体验。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旨在为图书馆未来的服务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 刘奕娜
-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服务
- 小数据视角下图书馆用户的文献复印实证研究
- 2025年
- [目的/意义]以用户的文献复印行为作为研究内容,挖掘文献复印“小数据”的研究价值,目的是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实际文献需求,更好地优化馆藏结构,提升服务能力。[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国家图书馆西文图书复印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各学科新旧文献需求分析、不同语种分析、开架新书分析、闭架旧书分析等。[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开架文献复印量与入藏学科数量正相关,闭架文献复印量与馆藏学科数量正相关;第二,各学科的文献老化规律是影响复印行为的重要因素,哲学宗教类、历史地理类等学科大类文献老化速度慢,闭架复印率更高;第三,不同语种图书的学科复印量也有差异,体现了各语种背后国家的学科实力。最后,建议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该重视和挖掘小数据的潜在价值,并通过各种渠道小数据的融合驱动,提高数据决策能力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 吕艺平安
- 关键词:用户行为大数据
- 智慧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及行为特点实证研究
- 2025年
- 细分用户画像、掌握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及行为特点,是图书馆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服务的前提。文章旨在智慧化建设进程中,大数据匮乏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了解各用户群需求及行为特点的异同,实现用户画像细分和推进智慧化图书馆多维度服务体系建设。
- 李婕敏
- 关键词:用户需求用户行为K-MEANS调查问卷分析
- 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过程中用户隐私信息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 2025年
- 图书馆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加大了用户信息资源化力度,并且引入了较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用户信息的高效利用。用户信息保护属于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图书馆需要在用户信息采集、加工和利用环节,将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以实现图书馆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情况,阐述了用户隐私信息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有效的用户隐私信息保护对策,以供参考。
- 李航
- 关键词:图书馆
- 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研究——基于SEM和fsQCA方法
- 2025年
-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整合沉浸理论和感知趣味理论建立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使用行为意向的前因条件和影响路径。SEM结果显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氛围显著正向影响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信息质量、沉浸体验和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趣味性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行为意向,沉浸体验在服务质量、环境氛围与行为意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fsQCA结果显示,5类模式可触发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其中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3个变量发挥关键作用。据此,提出增强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的建议,即改善服务质量和环境氛围,提高用户沉浸体验;提升信息质量,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人为本,切实提升用户感知;多措并举,降低用户感知风险。
- 宋艳辉闵德钰
-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 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迷雾的成因要素及形成机理研究
- 2025年
- 为了探究大数据时代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迷雾的成因要素和形成机理,规避信息迷雾给用户个体认知和有效信息获取带来的风险,文章以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原始第一手数据,借鉴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迷雾成因要素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是诱发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迷雾的重要成因要素,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迷雾的形成机理,旨在提升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 谢文娟
- 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研究主题、热点与启示
- 2025年
- 文章基于LDA模型、社会网络分析与文献计量方法,从文献外部特征、内部文本特征角度,对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研究主题与热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领域共涉及研究主题9项,依据主题强度-新颖度二维战略坐标,共识别核心热点研究主题2项:图书馆信息安全、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调查与评价;新兴热点研究主题4项:智慧图书馆、智能问答服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文章最后针对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领域提出四点研究启示。
- 高道斌李志杰
- 关键词:图书馆研究主题
- 基于文本挖掘的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演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也在持续变化。关注用户需求的新特征,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具有积极作用。[方法/过程]本研究以复旦大学图书馆在2010年和2020年开展的电子资源问卷调查中的用户意见为分析对象,使用文本挖掘技术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用户意见文本进行量化研究与可视化展示,对照分析不同年份的用户需求主题聚类特征、需求演化情况和情感倾向。[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对图书馆物理空间和服务的依赖度下降,对电子资源、视频教程、纸本资源电子化和校外访问的需求显著提高。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网络访问速度和文献全文获取等。该方法可快速挖掘用户关注主题,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革新与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 阳昕周怡
- 关键词: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用户需求可视化
- 图书馆用户服务敏捷性研究
- 2024年
-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信息的迅速增长,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新挑战,图书馆服务必须更加“敏捷”才能满足当下用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论文基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诉求,以“敏捷性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感知、响应和创新等视角界定图书馆用户服务敏捷性的内涵,并探讨服务敏捷性的具体分类,最后提出图书馆服务实现敏捷治理的四条路径: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实现服务思维转变,探索转型与创新,强化馆员敏捷意识和能力培养,加强多领域合作。
- 马祥涛李雪
-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服务敏捷性
- 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指南针报告被引量:14
- 2024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指南针报告》,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理论框架,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中大规模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关系管理情况开展调研,从用户受益、用户信任、用户参与等细分维度及整体进展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在顶层规划部署、服务拓展细化、信任培育加固、用户参与深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建设与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 陈建龙周春霞党跃武王新才邵燕赵飞及桐
- 关键词:用户关系信任关系营销
相关作者
- 付立宏

- 作品数:119被引量:1,088H指数:1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图书馆 知识管理 用户 信息资源 网站
- 明均仁

- 作品数:138被引量:1,286H指数:22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图书馆 APP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用户 高校
- 李贺

- 作品数:221被引量:1,90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数字图书馆 用户 图书馆 知识管理 影响因素
- 吴宗大

- 作品数:41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研究主题:用户 用户隐私 隐私保护 数字图书馆用户 数字图书馆
- 桂罗敏

- 作品数:46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类书 民族志方法 考辨 图书馆用户 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