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7篇“ 国家分配论“的相关文章
- 作为“特种的政治经济学”的国家分配论——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2024年
- “国家分配论”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主流理论,它强调财政在国家配置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分工中的作用。这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或创立阶段,我国财政学者深入讨论了社会主义财政的“特殊性”问题,其中涉及财政的本质和职能、国家财政计划体系的范围、财政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财政学者在这一时期就主动地将财政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联结,提出了财政学是“特种的政治经济学”的论断。在20世纪60—80年代的发展阶段,我国财政学者集中分析了财政作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内在环节以及财政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作用,并给出了更加理论化的表达。此外,伴随改革开放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分配的性质和作用必然发生重大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分配论也必然会被扬弃并为新的更具包容性的财政理论所替代。
- 孟捷朱宝清
- 关键词:国家分配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新国家分配论”下数字创新的财政支持功能
- 2023年
- 基于国家经济和治理职能不断拓补内涵的新国家分配理论,契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新型举国体制、后发大国治理的国情。并在三个维度对数字创新发挥支持功能:从市场维度,为数字时代创新提供物质保障;从社会维度,弥合数字创新风险引致的社会断裂;从文明维度,激励数字企业推动数字向善。新国家分配论下数字创新的财政支持功能,揭示了新时代国家治理职能与财政的配合过程,深达财政本质,助推实现数字创新“有财有政”的治理格局。同时为研究发达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和谐联动、现代财政理论的中国阐释和中国财政理论的哲学品质提供了未来路向。
- 黎江虹周坤琳
- 关键词:财政功能
- 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深化审计理论研究——纪念邓子基教授诞辰100周年
- 2023年
- 邓子基教授是国家分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国家分配论不仅在财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深化审计理论研究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国家审计的产生、本质,应与财政的产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分配论为指导,从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入手。国家审计产生于对财政分配的独立监督,是决策、执行、监督职责相分离的国家治理结构以及由财政监督发展到经济监督职责的独立化的结果。
- 董大胜
- 关键词:国家分配论审计理论研究
- “国家分配论”的学术史考察及相关争论被引量:4
- 2022年
- “国家分配论”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化改革前期的主流财政理论,在我国财政学说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我国构建中国财政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国家分配论”的概念入手,依次探讨了“国家分配论”的产生和提出过程,得出“国家分配论”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厘清一些质疑“国家分配论”的观点和争论,最后对“公共财政论”是否为“国家分配论”的坚持和发展作了回答,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财政理论和财政实践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 张馨
- 关键词:国家分配论财政理论
- 新国家分配论立论基础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治理理论的提出,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问题受到财政经济理论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则根据这一要求,提出用"新国家分配论"取代当前"公共财政论",尽管考虑欠周,但把自己不大成熟的观点提供给大家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首先,传统的国家分配论为什么过时了;其次,当前公共财政论为什么需要创新;再次,新国家分配论提出的理论依据。
- 杨良初
- 关键词:立论基础
- 以国家分配论为核心的财政思想
- 2017年
- 国家分配论是许毅最重要的财政学术思想成果之一。国家分配论把分配置于马克思再生产原理四个环节的中介地位,把财政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中。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财政学,突破了过去那种收、支、平、管的旧体系,形成了一个财政与经济相互交织、分配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制约、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新的财政学体系。时至今日,国家分配论仍有强大的影响力。
- 陈少强
- 关键词: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
- 财政本质“新国家分配论”与国家治理体系下的财政功能转型被引量:6
- 2016年
- 从货币关系论到公共财政论,理论界对我国财政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逐步探索过程。科学解释我国的财政本质必须明确区分财政一般与财政特殊的差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表述是对全面建立财政本质"新国家分配论"内涵的准确解读。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构建适应于中国此类后发追赶型大国的财政本质论,必须进一步强化以国家职能和国家意志为主体的国家财政体系和国家治理观,完善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并通过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政功能转型。
- 段龙龙叶子荣
- 关键词:财政本质公共财政论
- “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两种财政本质观的比较
- 2016年
- 本文从梳理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本质观的演变过程入手,介绍了我国财政本质观所经历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针对目前具有争议的两种主流财政本质观——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分析了两者理论基础及主要观点,阐述了这两种国家本质观的区别和联系。旨在找到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财政本质观念,认为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公共财政论以发展国家分配论。
- 关健
- 关键词:财政本质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
- “国家分配论”与“社会共同需要论”的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历史时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本文将"国家分配论"与"社会共同需要论"进行对比分析,将二者的合理因素融入公共财政体系之中,在公共财政的"一般"中,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
- 闫坤于树一
- 关键词:公共财政社会共同需要
- 从“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之争看财政公共化
- 2010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意识形态公共化历程主要在对财政各执己见的不同学派的抗衡与论争中实现,存在着“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价值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社会共同需要论”、“剩余产品分配论”等等学派的争辩,但最主流的乃属“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两者之间的论辩。在财政学界长期的研究论辩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财政本质观。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引入,我国逐渐兴起了公共财政学派,于是引发了新一轮财政本质观的讨论。
- 许丽莹
- 关键词:财政公共化公共财政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金运动论意识形态
相关作者
- 邓子基

- 作品数:178被引量:1,36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财政 税制改革 国家分配论 财政 国家财政
- 张馨

- 作品数:146被引量:7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 研究主题:公共财政 市场经济 财政 财政学 财政体制
- 马海涛

- 作品数:435被引量:2,37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财政 财政政策 财税政策 政府采购 财税体制改革
- 林致远

- 作品数:56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预测 公共财政 国家分配论
- 许毅

- 作品数:82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西部大开发 财政理论 经济发展 财政 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