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5篇“ 固结特性“的相关文章
不同有机质含量泥炭土的固结特性研究
2025年
选取马来西亚东海岸的三类泥炭质土和一类泥炭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维固结试验,对比分析采取英国标准(英标)和中国标准(中标)试验处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标的主次固结系数计算值更高,在工程上将偏于安全;在分级加载下,有机质含量越高,泥炭土的次固结系数越高,呈现出更明显的次固结变形特征,而主固结系数随荷载增加而下降趋势越平缓,即主固结过程受荷载变化影响程度降低;泥炭土试样的e-lgt曲线呈现反“S”形,当荷载处于0~100.0 kPa时,次固结系数Ca随荷载增加而不断上升,即Ca的峰值处于荷载100.0~200.0 kPa。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泥炭土的固结特性发生显著变化。
程宁张莹晨王艳萍李康沈宇鹏
关键词:泥炭土有机质含量主固结次固结固结试验
深厚软土覆盖层固结特性对面板堆石坝安全的影响
2025年
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百米级深厚软土覆盖层上的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选择主沟覆盖层最深处断面,采用Biot固结理论计算分析了大坝填筑期及蓄水运行期坝体和坝基应力变形特性,重点研究了坝基固结变形分布规律和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同时针对饱和软黏土覆盖层坝基,施工期采用“φ=0”总应力法开展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填筑过程中覆盖层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长、扩散和消散同步发生,其此消彼长的过程与地层的渗透系数密切相关,当坝体填筑到约1/3坝高时,覆盖层中超静孔隙水压力达到峰值,上层碎石黏土覆盖层相对偏大的渗透性使得坝体施工完成时覆盖层超静孔隙水压力大部分已消散,并在工后5a覆盖层基本完成固结;由于坝体填筑过程中及大坝蓄水后碎石黏土覆盖层孔压消散较快,深层饱和黏土附加应力较小,大坝工后沉降增量仅为-7.35cm(不计流变),约占最终稳定沉降量-337.58cm的2.18%;采用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及相应参数计算得到的竣工期、蓄水期和库水位变动下大坝坝坡及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相应规范允许值,坝坡失稳可能性小。
岑威钧魏江梁郑长海彭凯石含鑫
关键词:深厚覆盖层BIOT固结
考虑非达西渗流的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固结特性
2025年
当前针对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固结理论和数值模型通常忽略非达西渗流的影响,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误差。基于此,建立了一种考虑非达西渗流的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固结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非线性压缩性及渗透性关系,在渗流计算时考虑土中孔隙水渗流偏离达西定律,引入Slepicka提出的指数形式渗流关系式。采用现有数值模型对其进行验证分析保证模型建立的准确性。结合相关参数,分析非达西渗流指数n、降水高度h_(w)、C_(c)/C_(k)对地面沉降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达西渗流下土体的固结速率与达西渗流的差别不大,但对土体的沉降量影响较大,土体沉降量随渗流指数n的增大而增大;考虑非达西渗流情况下,降水高度h_(w)、C_(c)/C_(k)对地面沉降产生较大影响。
张浩
关键词:非达西渗流非线性地面沉降
基于监测数据的水工软基真空预压过程中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及固结特性分析
2025年
本研究以水工软基真空预压为对象,深入分析基于监测数据的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与固结特性。对监测数据精心整理和预处理后,详细探讨孔隙水压力消散过程,构建并验证消散模型。分析沉降观测数据明确固结特性,包括固结度变化及与孔隙水压力消散关系。全面研究真空度、排水板参数和土体性质等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水工软基处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优化工程设计与施工,提升软基加固效果与工程质量。
李宏宾
关键词:真空预压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
长江口海域软黏土一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特殊的沉积条件使长江口海域软黏土的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为研究长江口海域饱和软黏土的固结特性及其参数(固结系数C_(v)、压缩系数a_(v)和渗透系数k)的变化规律,对启东长江口某海上风电项目场地软黏土开展了一系列逐级加载的一维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沉积过程中,长江口海域软黏土因受长江水流及黄海和东海潮波的共同作用而具有较弱的结构性;固结过程中,海域软黏土固结变形的发展可分为线性发展阶段、快速变形阶段、稳定阶段,固结变形增量ΔSti随固结应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固结过程中,长江口海域黏土和粉质黏土的C_(v)先减小后增大并趋于稳定,av和k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相较黏土,粉质黏土具有较大的C_(v)和k,较小的a_(v)。研究可为该区域海洋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马锐吴宪勇赵丁凤
关键词:固结特性固结系数
黑龙江干流工程吹填堤防固结特性固结沉降研究
2024年
吹填土固结特性固结沉降对地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以黑龙江干流工程吹填砂性土为研究对象,对现场土样进行了压缩试验和剪切试验,研究吹填土在排水固结过程中的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吹填砂性土在高含水率状态下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变形,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沉降变形会逐渐减小;围压能够改变土体原来的内部结构,使土颗粒间的排列发生变化,并且围压越大,土体的塑性破坏应力越大;吹填砂性土体的沉降变形主要是由土体孔隙水排出引起的,砂性土在高含水率状态下具有较大的压缩变形,导致土体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
魏平何君盛园园张佳郑华
关键词:固结特性固结沉降
结构性对软黏土次固结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软黏土原状样和重塑样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演化规律,比较不同试样的孔隙比和孔径分布曲线,探究结构性影响软黏土次固结特性的内在机理。【方法】对上海和温州软黏土的原状样和重塑样开展不同固结压力下的次固结试验及相同孔隙比下的压汞试验,得到试样在对应固结压力下的次固结系数及孔径分布曲线。【结果】原状样的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重塑样的次固结系数基本不受固结压力的影响。相同孔隙比下的原状样和重塑样在孔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两者的次固结系数基本一致。但是,相同压力下的原状样和重塑样的次固结系数差值与孔隙比差值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固结压力对原状样次固结系数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重塑样次固结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此外,相同压力下的原状样和重塑样的次固结系数差异,主要是结构性引起两种试样的孔隙比不同所致的,而孔隙结构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应胜一陈波许四法许四法
关键词:软黏土次固结系数孔径分布孔隙比
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等应变非线性固结特性分析
2024年
现有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通常基于等应变假设,与工程实际情况有出入。基于分段线性差分法,建立了一种考虑非等应变刺入修正和任意桩土非线性本构关系的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桩土自重、涂抹区、井阻效应和变荷载,可以计算碎石桩向垫层或下卧层的刺入并对等应变假设进行修正,可以分析桩土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衰减,以及任意的非线性压缩性及渗透性关系。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考虑非等应变修正的模型计算值与工程实测值基本吻合。结合算例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垫层及下卧层模量、桩土竖向应力衰减和应力路径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土体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桩向垫层或下卧层刺入使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减小、沉降量增大、固结速率减缓;忽略桩土竖向应力衰减虽对固结速率影响不大,但会高估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不同应力路径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影响显著,简化的土层压缩性关系将对分析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周亚东刘钰婉郭帅杰李岩
关键词:碎石桩复合地基应力路径固结模型
基于细观模拟的土石混合体固结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土石混合体具有特殊的结构特性,当前数值模拟研究主要聚焦于强度和变形特征,较少从细观尺度探究其固结特性。该文引入无厚度单元法模拟土-石接触面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结构随机分布模型,从细观尺度上探究了内部结构特征(土-石接触面参数、块石形状、含量及级配)对土石混合体固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块石含量不变时,含圆形块石的土石混合体固结沉降最小,其次为椭圆形,含多边形块石的土石混合体固结沉降最大;随着含石量的增加,土石混合体沉降和孔隙比均减小;当含石量一定时,含大尺寸块石较多的土石混合体发生的固结程度较高。
龚文平赵晓宇李馨馨赵超
关键词:土石混合体固结特性有限单元法
填土荷载下深厚软基塑料排水板固结特性现场监测研究
2024年
通过对填土荷载下塑料排水板地基处理深厚软基进行总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孔隙水压力等现场监测表明:总沉降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填土较早阶段内,高度较小,沉降缓慢;而在快速填土的中期,沉降速率较高;填土基本结束时,沉降速率仍较高,沉降一直持续到240d时才开始趋缓。分层沉降量逐渐减小,主要沉降量与软土层分布厚度相一致;深层水平位移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平位移越来越小,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地表处;横向差异沉降随着时间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分层沉降和总沉降的时间、深度关系基本一致。塑料排水板处理后能够比较好地促进软土地基的固结
吴柏水
关键词:软基塑料排水板固结

相关作者

雷华阳
作品数:285被引量:1,533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真空预压 排水板 软土 土力学 蝴蝶结
武亚军
作品数:113被引量:1,32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真空预压 药剂 真空预压法 废浆 固结特性
刘敏
作品数:81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饱和软土 固结特性 动荷载 透水混凝土 渗流
冯双喜
作品数:62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真空预压 排水板 饱和软土 固结特性 动荷载
祁子洋
作品数:19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饱和软土 固结特性 动荷载 透水混凝土 真空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