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79篇“ 围术期管理“的相关文章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管理专家共识
2024年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心脏瓣膜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65岁以上人群严重MR发病率高达19.1%,预计到2025年我国需干预治疗的MR患者达750万[1]。MR急性发作时,左心房压力急剧升高,未扩张的左心室泵出的大部分血液因此向后进入左心房,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乳头肌断裂、心源性休克等不良结局,通常需要早干预[2]。外科手是目前治疗重度MR的主要方式[3],但超过2/3的患者由于高龄、并发症等因素无法进行,5年内病死率高达50%[4]。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ranscatheter mitral edge-to-edge repair,TEER)通过夹合反流性二尖瓣的前瓣和后瓣,改善心力衰竭或手风险过高患者二尖瓣反流的症状,为重度MR和MR急性发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其已获得广泛应用及指南推荐[5,6,7]。截至2021年,全球应用超过15万例,其中股静脉入路为最常见的手入路[4],但由于二尖瓣反流机制与解剖结构复杂,中极易出现通路部位血肿、心包积液、夹子脱落、二尖瓣狭窄等意外事件,仍需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以确保患者安全。伴随TEER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布TEER医疗临床路径、超声心动图、心脏康复等多部共识,尚缺乏规范的TEER管理相关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8,9,10],为促进TEER科学管理,现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管理经验,共同编写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管理专家共识》。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组王建安宋剑平程继芳贾盈盈俞斌姜声波温春杰郑琳琳胡婧妮朱齐丰
关键词:围术期管理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后瓣修复术
合并颅内血管狭窄超高龄患者急诊颈椎融合的麻醉与管理
2024年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92岁,因"摔伤后四肢瘫1 d"入院。患者约1 d前因头晕摔倒后四肢瘫痪,昏迷史不详,无恶心、呕吐,医院急诊行颈椎CT检查:颈椎退行性改变,颈2-4椎间盘突出、颈4-7椎间盘膨出,椎管窄;颈2-6水平髓内异常信号并局部脊髓略增粗,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本院,拟行颈椎融合(后路法)+椎管减压
李博然马武华王庚梅伟肖玮张爱华尹春琳曹磊段婉茹郭向阳薛张纲王天龙
关键词:椎管减压术椎间盘膨出颈椎融合术四肢瘫围术期管理
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加速康复中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肿瘤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实施常规食管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B组实施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康复指标、手时间、住院天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及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后首次排气时间、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后3 d、7 d的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2/30),低于A组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地区特色化食管癌管理模式应用于食管癌患者能有效促进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李文军马晓放白成云刘洋李忠诚
关键词:食管癌围术期管理加速康复
鼾症患者的管理
2024年
鼾声如雷,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鼾症确实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类疾病,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鼾症若未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患者很可能会出现慢性缺氧的表现,看似“睡得很香”,但可能已造成大脑缺氧,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洁
关键词:慢性缺氧临床干预围术期管理鼾症独立危险因素
局部进展胃癌根治管理的质量化控制
2024年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根治性手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管理的质量化控制在提高手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包括饮食与营养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疼痛管理、预防性抗凝管理、气道管理后并发症管理以及出院与随访管理等7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建立明确的质量化标准,规范药物使用、预防和避免后并发症的发生,才能达到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目的,从而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乐平张荣华商亮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管理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衰弱骨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预见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在老年衰弱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2021年5月1日~2022年12月30日这一时间段内,选取老年衰弱骨折患者共计84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后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直至患者出院时结束,随后对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患者心理及疼痛程度、舒适度、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就并发症发生率这一指标而言,预见性护理组(9.6%)相较于对照组(26.2%)更低,差异有意义( P<0.01);就护理满意度这一指标而言,预见性护理组(92.9%)相较于对照组(81.0%)更高,差异有意义( P<0.01)。护理后,两组患者无论是SAS、SDS评分,抑或是V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P<0.05),且试验组内的患者[SAS(27.64±3.20),SDS(27.94±3.09),VAD(1.67±0.44)]相较于对照组内的患者[SAS(39.84±2.08),SDS(37.57±3.24),VAD(3.14±0.26)]更低,差异有意义( P<0.01)。护理后,对照组以及预见性护理组在GCQ以及SF-36评分方面均高于护理前( P<0.05) ,且相较于对照组,预见性护理组更高( P<0.05) 。结论 当老年衰弱骨折患者需要展开护理时,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帮助ERCP患者完成后恢复,大幅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同时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升患者生活品质、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魏华许静罗惠军
关键词:衰弱围术期麻醉管理
优化管理制作盲肠穿孔法小鼠脓毒症模型
2024年
目的通过模拟贴近临床的护理技巧、管理经验和注意事项,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小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动物模型管理模式,评价其对于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制作CLP模型(盲肠结扎长度1 cm,12 G针头贯穿2孔)。前2组小鼠给予常规喂养,实验组小鼠后采用保温、补液、伤口护理等方式处理;对照组小鼠后不作处理。记录2组小鼠后7 d的体质量、采食量、动物状态、存活率。结果实验组小鼠建模后在体质量恢复、采食量和动物状态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小鼠后7 d存活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将管理经验用于小鼠脓毒症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动物实验的质量和效率,可避免因后意外事件导致模型动物的非计划死亡,干扰对结果的判断,同时也更为贴近临床脓毒症患者的治疗管理措施,为标准化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提供借鉴。
郭艳胡小芳
关键词:脓毒症术后管理围术期存活率
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管理对老年ERCP患者应对方式和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管理对老年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应对方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2年1月在我院实施ERCP的9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ERCP治疗的45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2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ERCP治疗的53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管理,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记录两组患者后恢复指标(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于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自护能力量表(ESCA)和应对方式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ESCA、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后2 h、6 h、12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45%vs 77.78%)(P<0.05)。结论:基于多维危机控制理念的管理模式可改善老年ERCP患者心理状态,改变应对方式,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后恢复。
李玉王飞张玉
关键词:围术期管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心理状态疼痛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与管理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2024年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与管理”研究生新开课的实践与意义。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联合临床营养科、老年医学科和6个手相关科室以“ERAS与管理”为主题开展30个学时的理论授课。研究人员通过收集调研问卷+考核ERAS病例设计的方式,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参加该课程的10名研究生对前营养及功能状态优化、中容量和体温管理、预防后恶心呕吐、镇痛管理等ERAS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高,认为该课程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素养。结论 “ERAS与管理”研究生新开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ERAS思维和临床管理能力,对今后进一步发展、探索ERAS教学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朱倩梅刘子嘉谭刚申乐黄宇光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教学
巨大囊实性嗜铬细胞瘤管理1例
2024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检查发现左侧腹膜后肿物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无明显放射痛。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1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8/95 mmHg。全腹增强CT扫描示:左侧肾上腺显示欠佳,腹膜后肾上腺区可见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影,内见多发囊变坏死区及钙化灶、部分出血,大小约15.4 cm×15.1 cm×25.3 cm,边界清楚,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似见下腔静脉分支相连,向前推压胰腺,向后推压左肾,向左侧压迫脾脏,向右侧压迫腹主动脉(见图1)。
宋琳代梦李雪杰左云霞
关键词:腹膜后肿物嗜铬细胞瘤钙化灶肾上腺区围术期管理

相关作者

王天龙
作品数:665被引量:3,548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围术期管理 老年患者 麻醉 围术期 麻醉管理
尹春琳
作品数:107被引量:382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围术期管理 老年患者 高龄患者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黄宇光
作品数:824被引量:7,531H指数:4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围术期 围术期管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加速康复外科
王东信
作品数:268被引量:2,213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患者 围术期管理 术后谵妄 谵妄 围术期
肖玮
作品数:89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患者 麻醉管理 围术期管理 麻醉 脑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