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篇“ 回肠末段“的相关文章
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临床及粪便菌群特征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的70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7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粪便菌群指标及血浆炎性指标,同时比较观察组中合并与不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者的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粪便菌群指标及血浆炎性指标均差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者的上述指标差于不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的粪便性状较差,菌群失衡及炎性反应突出。
吴勇姚晶晶
关键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粪便菌群
电子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常规检查回肠末段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电子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病例的检查结果。结果:共检查5165例,发现回肠末段疾病543例,其中回肠末段炎452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60例、回肠末段息肉病7例、回肠结核7例、回肠克罗恩病6例、回肠末段脂肪瘤2例、回肠钩虫病1例,提示小肠出血8例。这543例中,同时合并大肠病变的357例查见回肠末段疾病的比例为11.35%(357/3145),无大肠病变的186例查见回肠末段疾病的比例仍有9.21%(186/2020)。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应常规检查回肠末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对早期治疗回肠末段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廖锦文申文莉吴兰龙文秀
关键词:电子结肠镜回肠末段
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的病变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单人法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进行回肠末段进镜及检查的实际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7月—2018年6月间应用单人法结肠镜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回肠末段进镜的受检病例,计算、分析回肠末段进镜成功率、进镜时间、病变检出率等指标。结果研究期间共有980例符合要求结肠镜检查,其中856例完成盲肠进境,成功率87.3%。平均进镜时间18 min。检出回肠末段病变38例,检出率4.44%,其中11例外院结肠镜检查为阴性。未发生严重内镜并发症。结论单人法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安全性良好,对于提升结肠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增强诊断准确率具有现实意义。
张朝柱何明霞王清纪粟
关键词:结肠镜回肠末段
结肠镜进镜回肠末段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常规进镜至回肠末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31例结肠镜插镜至回肠末段病例,对所发现疾病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99例回肠病变患者,其中溃疡54例、充血糜烂37例、息肉7例和肿瘤1例;体检组与有症状检查组间回肠末段病变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段回肠病变集中于20.60岁人群。结论常规结肠镜检查应尽可能进入回肠末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变。
胡春玖张瑜胡春燕包震飞周峰丁小云
关键词:回肠末段结肠镜检查
一种用于回肠末段转流术的新型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肠末段转流术的新型引流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一种用于回肠末段转流术的新型引流管,包括回肠本体和皮肤层,所述皮肤层的外侧开设有一号开口,所述回肠本体靠近皮肤层的一侧开设有二号开口,所述一号开口的内侧...
李飞吕振周梁海涛王平张坤鹏郑峰伟
文献传递
急诊回肠末段切除术中吻合器肠吻合法预防肠漏的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时在末段回肠切除吻合的手术安全性及吻合口漏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8月间34例急诊回肠末段病变切除并一期吻合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手工小肠端端吻合和21例吻合器小肠侧端吻合。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病例。回肠末段吻合器肠吻合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手工肠吻合。结论:急诊手术切除末段回肠并一期吻合安全可行,吻合器小肠近远段侧端吻合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病发症。
刘勇邓昌辉夏军强张琴
关键词:外科学吻合口漏
电子结肠镜对回肠末段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结肠镜到达回肠末段诊断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3例患者的电子结肠镜检查资料,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结肠镜进入回肠末段10~30cm处,检查出有回肠末段病变108例。其中同肠末段炎62例,回肠来段淋巴滤泡增生症30例,回肠末段克罗恩病8例,肠结核疾病3例,腺瘤性息肉疾病2例,炎性反应性息肉疾病2例,溃疡性回肠炎1例。结论:电子结肠镜在对结肠检查完成时应继续进入回肠末段观察,发现异常进行病理活检,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病变,对早期治疗回肠末段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龙周
关键词:结肠镜回肠末段
回肠末段病变65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诊断回肠末段病变的价值。方法:对65例回肠末段病变的电子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类型为2例患者为腺瘤性息肉疾病,2例患者为炎症性息肉疾病,3例患者为溃疡性回肠炎疾病,3例患者为肠结核疾病,7例患者为克罗恩疾病,8例患者为淋巴滤泡增生疾病,38例患者为单纯性炎症疾病。恶性淋巴瘤1例,腺癌1例。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在完成全结肠检查的同时应常规进入回肠末段进行观察,电子结肠镜不仅可以直视末段回肠病变,还能进行病理活检,可明显提高疾病的确诊率。因此在对末段回肠病变的诊断中,电子结肠镜检查应为首选方法。
徐加英陈利华
关键词:回肠末段电子结肠镜检查
单人操作大肠镜检查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56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末端回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344例因腹痛等症行单人操作法结肠镜检查,对成功插入回肠末端者247例进行分析。结果:插入回肠末段的247例患者,发现各种回肠末段病变76例,其中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56例,达22.7%。大部分病例(41/56)伴有回盲瓣附近或结肠其他部位的粘膜慢性炎症性改变。结论:结肠镜对诊断末端回肠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淋巴滤泡增生症的检出率近年有所增加,其发生可能与肠道内源性感染以及肠道免疫反应有关。
屈振壮李炜王艳慧刘利昉
关键词:单人操作法结肠镜
回肠末段脂肪瘤一例报道
2010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9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既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史多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给以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平稳后做相关检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溃疡,证实出血为溃疡所致。
刘春庆高再生刘建
关键词:回肠末段十二指肠球溃疡脂肪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对症支持治疗入院查体

相关作者

王巧民
作品数:254被引量:1,390H指数:17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 CAJAL间质细胞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吴正祥
作品数:123被引量:536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实验性结肠炎 结肠炎 克罗恩病
张霄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军医学院
研究主题:医学院校 大肠镜检查 回肠末段 内镜下硬化治疗 内镜
贾勇
作品数:58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胃镜 结肠镜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张朝柱
作品数:32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护理 内镜 无痛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