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9篇“ 商贸流通业“的相关文章
促进江苏省商贸流通业降本增效
2024年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指出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再次聚焦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议题,为优化经济运行效率提供了有力指导。
吴海云
关键词:社会物流成本流通业国民经济运行降本增效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
2024年
本文基于保序主成分评价法,从行产出、流通能力两方面测度商贸流通业(TCI)发展水平,探讨TCI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其两方面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结论如下:2013-2019年,30个省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外)的TCI发展水平基本呈递增态势,在新冠疫情第一年下降明显,在疫情第二年有一定回升,在疫情第三年有明显下降,受疫情影响较大;从TCI发展水平排名来看,2013-2022年,上海稳居第1名,浙江由第5名上升到第2名,北京由第2名下降到第3名,江苏、天津在第3-5名波动;中国TCI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较为合理,主要取决于区域间差异,且东、中、西部省份的TCI发展水平排名交叉较轻,而南北方省份的TCI发展水平排名交叉较重且有下降趋势;行水平与流通能力发展协调,疫情对二者耦合度具有一定负面影响。
陈鹏魏艳华王丙参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度
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4年
商贸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字经济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已成为趋势。本文基于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内涵及路径分析,通过对我国商贸流通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现状进行梳理,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吴家武
关键词:数字经济商贸流通业
数字技术影响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机制分析
2024年
随着数字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数字化愈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何正确地认识、使用和迭代数字技术,提高行的效率已经成为各个行在数字化浪潮下竞争中不能回避的难题。近几年,数字化升级的理论在逐步发展,这对各行探索、认识和实现数字化的方法与路径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一、商贸流通业的数字化升级数字化升级理论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数字技术对于生产能力、组织架构和商模式重塑式作用。
周先锋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贸流通业
以“数”赋能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分析
2024年
商贸流通业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以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提高流通效率与竞争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验证数字金融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以“数”赋能有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我国东中部地区,以“数”赋能能够正向促进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而在西部地区,尚未发现以“数”赋能能够对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文章指出应积极推进数字产化、产数字化,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层次,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依托数字经济发展程度,结合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状况,制定相应产政策;推动公共大数据平台构建,打破信息屏障,将供应链上下游连接起来,使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技术垄断、不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提高市场效率。
张健李俊秀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内需扩张的互动关系研究
2024年
本文基于2001-2021年我国流通业及各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MS-VAR模型和GMM实证方法探究二者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内需扩张的周期性波动具有同步性特征;商贸流通业规模与消费水平波动整体均较平稳,扩张阶段的波动强度较收缩阶段稍弱;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内需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部、西部地区该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性。
潘向亚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互动关系MS-VARGMM
山东省商贸流通业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2024年
为研究山东省商贸流通业与城乡一体化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从市场环境和态规模2个维度构建商贸流通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空间环境3个维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2012—2021年的指标数据为样本,分析山东省商贸流通业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将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相结合计算指标权重,确定二者的发展指数,采用协整检验模型验证二者间的协整关系,以综合评价指数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研究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二者指标的关联度,确定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水平每上升1个单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指数增大0.867个单位;2012—2021年山东省商贸流通业与城乡一体化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耦合协调度从严重失调调整到优质协调;山东省商贸流通业和城乡一体化整体的灰色关联度较高。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搭建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体系,促进商贸流通业和城乡一体化的良性互动。
郑凤丽代佳敏刘华琼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城乡一体化灰色关联协整检验
新时期商贸流通业促进农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4年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我国农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农现代化可以优化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对农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及保护,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的农领域已经取得显著的发展成就,连续多年粮食产量稳定超过五亿吨。与此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年增长率超过6%。此外,农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机械化程度以及农信息化的发展也都实现了显著的进步。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如何加强对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链建设、改善农经济的总体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出商贸流通的最大价值,成为农经济发展的重点考量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商贸流通业促进农经济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并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孟宪玉
关键词:商贸流通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商贸流通业中心城市发展的扩散效应研究
2024年
本文以我国270个城市2012-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心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扩散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外围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即中心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有显著的向外扩散效应,这一结论在替换解释变量后依旧保持稳健;第二,中心城市商贸流通业的扩散效应在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总体较小,但对相邻城市的影响较大,即中西部地区扩散效应集中体现在少数相邻的地区,而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扩散范围更大;第三,中心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扩散效应在近距离的100公里以内较大,其后随着距离增加扩散效应逐渐降低,即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影响有一定范围极限,并不能无限扩散;第四,交通便利性和通信便利性都不仅单独对外围城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有显著促进效应,而且可以增强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方蕴翔
我国区际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评估与预测研究
2024年
本文创新提出了一种区际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评估方法,通过对我国省际发展潜力的实际评估发现:第一,距离较近的省份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比较大;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省份与其他省份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较大,但也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第三,地区经济关联比较密切、经济一体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较小;第四,中部省份和广东省同周边其他省份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比较大;第五,西北、西南地区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比较大。进一步通过两种不同方法预测区际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发现两个发达且联系紧密的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将趋于变小;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但与其他省份交通条件还不错的地方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趋于变大。
刘娟樊帆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

相关作者

宋则
作品数:242被引量:1,13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研究主题:商贸流通业 流通业 商贸流通服务业 市场经济 产业结构
曾庆均
作品数:79被引量:338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商贸 商贸流通业 协调发展 服务业
吴爱东
作品数:47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结构升级 实证研究 天津经济 物流产业 技术创新
周日星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经贸委
研究主题:商贸流通业 商贸 非农产业 发展县域经济 就业安置
岑丽阳
作品数:70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研究主题:零售业 商贸流通业 实证分析 港口物流 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