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篇“ 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 味觉出汗综合征被引量:3
- 2008年
- 味觉出汗综合征是在腮腺或颌下腺手术或损伤数月之后,患者耳前下区皮肤在进餐时出现血管扩张、潮红、出汗现象。其机理是腮腺手术损伤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错位再生并长入汗腺和皮肤血管壁;在进餐时,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促发了汗腺的病理性分泌和皮肤血管的扩张、潮红。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手术切断相关的副交感神经和用肉毒杆菌毒素A浸润注射味觉出汗区。
- 张元鑫张奎启
- 关键词:味觉出汗综合征肉毒杆菌毒素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置入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H-AMD)置入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预防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Frey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9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是否置入H-AMD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区异物感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Frey综合征发生情况、美容满意度等。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术区异物感及面瘫、耳周麻木、唾液漏、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Frey综合征主观判定阳性率与客观判定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Frey综合征客观判定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Frey综合征客观判定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美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MD置入可有效降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美容满意度,且不会造成患者不适或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
- 颜光堂王中亮田蓉李重苏俊华
- 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腮腺良性肿瘤FREY综合征
- 国内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系统评价2013—2021年国内于腮腺术后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2013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有关腮腺肿物切除术后应用异种ADM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估均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最终选入14篇研究,共计1405例受试者,采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方面评价有统计学意义[RR=0.13,95%CI为(0.09,0.19)],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0.74,P<0.00001);客观方面评价有统计学意义[RR=0.19,95%CI为(0.12,0.28)],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8.36,P<0.00001)。因异质性较大,故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依旧保持一致。结论腮腺手术后,植入异种ADM能有效减少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但国内的研究仍需要提高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水准,以提供更多的具有长期随访结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增强长时间预后效果的证据性。
- 孟翔宇程小明葛自力
- 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味觉出汗综合征腮腺META分析
- 异种细胞真皮基质与重建腮腺嚼肌筋膜在预防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2年
- 探究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预防期间,异种细胞真皮基质、重建腮腺嚼肌筋膜措施的具体内容、应用成效。方法:依照治疗方法差别,对阶段内于本院收治患者分组,具体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调查统计发现,均行腮腺手术治疗,病例总数为108;其中,重建腮腺咬肌筋膜治疗62例腮腺术后患者,异种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另外46例腮腺术后患者,将其分别设为研究对照组、研究观察组,对比2组疗效。结果:Frey综合征发生率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区别小(P>0.05);Frey综合征轻度、中度、重度比例,主观症状发生率方面,腮腺术后患者差异小(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可获得与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相同的预防Frey综合征的效果。
- 董洋干春凤陈广庶
- 关键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味觉出汗综合征
- 探讨海澳可吸收生物膜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切除腮腺肿瘤后植入海澳可吸收生物膜对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抽取90例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后实行常规处理,不使用口腔修复膜,其余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后植入海澳可吸收生物膜。在实施手术后,分别采用主观和客观评测法来检测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结果观察组主观评测结果显示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57.78%;观察组客观评测结果显示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3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术后植入海澳可吸收生物膜对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明显的效果,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何伟健
- 关键词:腮腺肿瘤味觉出汗综合征手术
- 小肠黏膜下层预防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与评价小肠黏膜下层补片用于腮腺良性肿瘤预防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意愿分为小肠黏膜下层补片治疗的观察组(32例)和无补片治疗的对照组(31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统计术后异物感情况,采取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方法判断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主观评价阳性率分别为0%、19.35%,客观评价的阳性率分别为3.13%、48.39%,两组间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异物感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植入小肠黏膜下层补片可有效预防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且方法简单,术后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刘坤闫广鹏陈俊文高鹏李军
- 关键词:小肠黏膜下层腮腺良性肿瘤味觉出汗综合征
- 腮腺改良术式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腮腺改良术式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式的临床效果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50,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式)、研究组(n=50,行腮腺改良术式)。手术后持续跟踪6个月至2年。研究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其中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病率(12.00%)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论给予良性腮腺肿瘤患者施行腮腺改良术式可以有效降低及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 师小径肖平刘华盛傅向军
- 关键词:味觉出汗综合征
- 口腔修复膜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术后口腔修复膜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应用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主观评价发生率2.4%、客观评价发生率4.8%,均低于对照组的19.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14.3%、涎瘘发生率7.1%、复发率2.4%,与对照组的16.7%、4.8%、4.8%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肿瘤术中应用口腔修复膜后,可将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 苟蜀云
-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腮腺肿瘤味觉出汗综合征
-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在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在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4例腮腺肿瘤切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果:观察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面分别为4.3%、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能够有效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操作简单且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黄程
- 关键词:味觉出汗综合征腮腺肿瘤切除术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中心医院32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例,按照患者选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12例,采用主观症状评价和Minor试验评估2组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32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例术后均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实验组1/12例(8.5%)、对照组13/20例(65.0%)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主观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nor试验中,试验组0/12例(0%)、对照组16/20例(80.0%)出现Frey综合征客观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可以有效地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段文锴陈峻岭王艳华
- 关键词:腮腺咬肌筋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味觉出汗综合征腮腺切除术
相关作者
- 李超

- 作品数:254被引量:7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分化型甲状腺癌 初治 头颈肿瘤 头颈部肿瘤 口腔鳞癌
- 杨凯

- 作品数:249被引量:62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癌 口腔鳞癌 鳞状细胞 口腔 口腔鳞状细胞癌
- 张福军

- 作品数:90被引量:255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鳞状细胞癌 口腔鳞癌 外科皮瓣 口腔颌面部 口腔癌
- 陈建超

- 作品数:166被引量:44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分化型甲状腺癌 头颈肿瘤 初治 并发症 头颈部肿瘤
- 陈睿

- 作品数:110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口腔癌 新辅助化疗 鳞状细胞 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