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发音部位“的相关文章
- 基于舌尖前音发音部位对《现代汉语》教材的建议
- 2023年
- 文章主要对舌尖前音z、c、s的四种不同发音部位—舌尖-上齿背、舌尖-下齿背、舌尖-齿背、舌尖-上齿龈做简单论述,并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角度综合考虑,提出各个高校在编写教材时应注意舌尖前音这一发音部位的复杂性,综合考虑其他观点,在编写时不应只侧重常见的发音部位,对于不常见的发音部位应加以补充描写,让学生对语音知识了解更加全面。
- 樊必梅
- 关键词:舌尖前音发音部位教材编写
- 汉语常见辅音发音部位分析
- 2022年
- 目前,对于描述辅音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的著作有许多,但是相关著作对辅音发音部位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及模糊性。故将针对与舌头部位相关的一些常用辅音的具体发音部位及其发音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辨析其差异,对其发音部位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 何春霞
- 关键词:辅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 论梵文与藏文发音部位“spyibo”及其“klad pavi sbubs”与其相关的若干地名考析
- 2021年
- 有关语音发音原理,在藏文传统文法典籍中早有探讨。例如,珍贝益西扎巴所著《语门文法》(成书于10-11世纪)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梵、藏语元、辅音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并把发音部位归类为胸腔、喉或声带、腭、齿、唇、舌、“spyi bo”、鼻腔等八个主要部位。同时,以发音时的形态对八个部位进行了“宽窄”划分,即喉或声带、鼻腔、“spyi bo”三个部位为窄发音形态部位,其余五个部位均为宽发音形态部位。《语门文法》之后的藏文文法典籍中,除少数之外一直沿袭这一观点,并把“spyi bo”和“klad pavi sbubs”视作等同。然而,现今藏文文法教学中时常将“spyi bo”和“klad pavi sbubs”误认为人体的头顶或脑门,学术界对此亦众说纷纭。本文在参考诸多藏文文法典籍以及相关梵文识读类著作,结合现代语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上述词汇的渊源及演变过程,以及作为语音学意义上的意义、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为实际教学及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 江白洛追
- 关键词:发音部位
- 一种展示发音部位和发音原理的教学模型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言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展示发音部位和发音原理的教学模型,包括发音机构、气囊和支撑部,其中发音机构具有面部子模型、鼻腔子模型、口腔子模型和连通气管;其中口腔子模型配置为可相对开合设置,连通气管的一端设有第...
- 陈美阳王笑楠
- 基于Z归一法的元音发音部位比较——以彝语、藏语、汉语普通话元音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文献对汉语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英语元音的三个共振峰F1、F2、F3的相对关系研究显示,元音Z归一法是元音归一化的理想方法,即:Z1=log F2/log F1、Z2=log F3/log F2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其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在3%左右,不同发音人Z值的波动幅度在2%左右。Z归一法可用于比较不同语言元音声学空间的异同以及距离,作为语音演化和比较分析的量化依据。应用Z归一法对三个元音a、i、u的研究显示,藏语和彝语较接近,与汉语普通话的区别较大。
- 周学文
- 关键词:元音
- 基于EPG的辅音发音部位和协同发音研究-以壮语和苗语为例
- 本研究把贵港蒙公乡壮语发音时后接元音对辅音的协同发音影响以及坪上区苗语辅音发音时的舌腭接触状况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动态电子腭位仪的技术,对语音的记录和描写更加精确和量化。论文分别分析坪上区苗语和蒙公乡壮语辅音发音时的舌腭接...
- 罗宇
- 关键词:壮语苗语辅音发音
- 文献传递
- 等韵发音部位认知探源被引量:4
- 2015年
- 等韵学上的发音部位一般是指唇舌牙齿喉五个,通过考察唐末以前的汉文文献,可知汉人对发音部位的认知过程颇为曲折复杂。它是在梵文悉昙章的启发下发展成熟的。魏晋以前,汉语还没有完整的五音概念,随着悉昙学的兴起与繁荣,人们对汉语发音部位的认识逐渐清晰,并借用了悉昙章的五音分布模式,建立起汉语五音的分析体系,有了等韵图的雏形。同时,等韵在吸收悉昙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做了较大的创新。
- 储泰松
- 关键词:等韵五音发音部位中古音
- 日照方言舌冠擦音的发音部位
- 本文通过静态舌面位置和腭位调查的方法,对日照方言舌冠擦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实验研究法与传统方言学的调查研究有相同之处,也有补充与不同点.传统上的舌尖前音t应该为舌面音.除此之外,在发音部位上补充了被动发音部位.
- 李芳
- 关键词:日照方言发音部位实验语音学
- 文献传递
- 日照方言舌冠擦音的发音部位
- 本文通过静态舌面位置和腭位调查的方法,对日照方言舌冠擦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实验研究法与传统方言学的调查研究有相同之处,也有补充与不同点。传统上的舌尖前音t应该为舌面音。除此之外,在发音部位上补充了被动发音部位。
- 李芳
- 关键词:日照方言发音部位
- 文献传递
- 日照方言舌冠擦音的发音部位
- 2014年
- 本文通过静态舌面位置和腭位调查的方法,对日照方言舌冠擦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实验研究法与传统方言学的调查研究有相同之处,也有补充与不同点。传统上的舌尖前音t应该为舌面音。除此之外,在发音部位上补充了被动发音部位。
- 李芳
- 关键词:日照方言发音部位
相关作者
- 王茂林

- 作品数:49被引量:218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研究主题:优选论 自然话语 汉语 发音部位 音高
- 严唯娜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发音部位 协同发音 送气 汉语 双音节词语
- 凌锋

- 作品数:17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方言 苏州话 元音 发音部位 元音系统
- 陈仁吉

- 作品数:116被引量:4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腭裂 腭裂术后 唇腭裂 语音训练 唇腭裂患者
- 李国俊

-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教育科学系
- 研究主题:普通话 舌尖 舌面 发音部位 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