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篇“ 双波长叠加“的相关文章
- 共振光散射增强-双波长叠加法测定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含量
- 2025年
- 建立了共振光散射增强-双波长叠加法(ERLS-DWSM)测定对乙酰氨基苯酚含量的新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pH值为2.40的B-R缓冲介质中,考察对乙酰氨基苯酚-结晶紫体系优化实验条件下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苯酚的质量浓度在0.05~0.40 mg/L范围内与散射强度(ΔI_(RLS))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25 mg/L。所拟方法用于对乙酰氨基苯酚含量的测定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
- 庄颖马卫兴田美郑璐
- 关键词:结晶紫
- 双波长叠加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甜味剂甘草酸的含量
- 2024年
- 由于甘草酸二铵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优于甘草酸,采用测定甘草酸二铵含量来间接测定甘草酸的含量,建立一种新的甘草酸的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的测定方法。在pH 3.8的Clark-Lubs介质中,甘草酸二铵以甘草酸形式与结晶紫反应形成以氢键组装的超分子聚集体,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496 nm,次大正吸收波长位于594 nm。甘草酸二铵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差值ΔA在一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线性范围是1.8~4.2 mg/L,相关系数为0.998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5.85×105 L/(mol·cm),检出限为0.098 mg/L。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市售不同级别酱油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在2%以内。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酱油中甘草酸的快速测定。
- 储文黄佃宇田美马卫兴
- 关键词:甘草酸结晶紫可见分光光度法双波长甜味剂
- 孔雀石绿双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快速检测酒石酸泰乐菌素的含量,在pH值6.6 Clark-Lubs缓冲溶液条件下,孔雀石绿因构筑超分子聚集体而产生强力的共振光散射,酒石酸泰乐菌素能够与孔雀石绿阳离子发生反应,导致孔雀石绿所构筑的超分子聚集体分解,明显减弱了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其最大的检测波长位于285 nm和332 nm。由于共振光强度(I)具有加和性,故将两个波长叠加来进行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的线性范围为0.2~0.6 mg/L,线性回归方程为I_(RLS)=5299C-766.4,相关系数(R)为0.9998,检测限为0.0041 mg/L。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备操作简便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的测定。
- 袁莉雷玉办莫江敏韦后明马卫兴
- 关键词:酒石酸泰乐菌素孔雀石绿超分子聚集体双波长叠加电荷转移反应
- 双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光谱技术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被引量:4
- 2022年
- 探讨了酒石酸泰乐菌素与阳离子染料结晶紫在pH 2.4的Clark-Lubs缓冲溶液条件下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图谱,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技术(DWRLS)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的新方法。实验研究发现,该体系在325 nm和491 nm处产生了两个强烈的特征散射峰。在波长325 nm处,酒石酸泰乐菌素在0.04~0.24 mg·L^(-1)内的质量浓度与共振光散射强度差值(ΔI_(RLS))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_(RLS)=19606C-787.4,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为0.0059mg·L^(-1);在波长491 nm处,酒石酸泰乐菌素在0.04~0.24 mg·L^(-1)内的质量浓度与共振光散射强度差值(ΔI)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_(RLS)=13006C-449.07,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055mg·L^(-1)。当采用双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技术(DWRLS)测定时,酒石酸泰乐菌素在0.04~0.24 mg·L^(-1)内的质量浓度与共振光散射强度差值(ΔI_(RLS))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_(RLS)=32613C-1236.5,相关系数R=0.9998,其检出限为0.0028mg·L^(-1),是单波长检测法的2倍。所拟方法具备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的测定。
- 袁莉刘毅袁嘉怡储文马卫兴
- 关键词:酒石酸泰乐菌素超分子聚集体电荷转移反应
- 双波长叠加吸收光谱法测定奥扎格雷钠被引量:1
- 2018年
-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药物中奥扎格雷钠的双波长吸收光谱法。在弱酸性的Tris-盐酸介质中,奥扎格雷钠与维多利亚蓝B反应生成具有2个明显正吸收峰的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68 nm,次大正吸收波长位于51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2.14×104L/(mol·cm)(668 nm)和1.95×104L/(mol·cm)(512 nm),奥扎格雷钠的质量浓度在0.1~5.0 mg/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当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奥扎格雷钠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4.09×104L/(mol·cm)。该方法用于市售奥扎格雷钠药物中奥扎格雷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庞向东丁世敏李浩杨贵媛江虹
-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双波长维多利亚蓝B吸收光谱法
- 双波长叠加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Cu被引量:3
- 2018年
- 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Cu的双波长叠加可见吸收光谱法。在pH 5.76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甲基蓝与Cu(Ⅱ)反应生成具有2个明显正吸收峰的蓝色离子缔合物,它们的正吸收波长分别位于527 nm和6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42×10~4和2.31×10~4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4.37×10~4L/(mol·cm),它们的定量限分别为0.50 mg/100 g(527 nm),0.44 mg/100 g(640 nm)和0.24 mg/100 g(527 nm+640 nm)。Cu(Ⅱ)的质量浓度在0.1~1.6 mg/L内遵从比尔定律。还研究了吸收光谱特征、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方法用于食品中Cu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9%~103%和2.3%~2.7%。
- 吴征真程乙真曾庆瑞冉纯民江虹
- 关键词:CU甲基蓝双波长吸收光谱法
- 双波长叠加吸收光谱法测定药物中的酒石酸美托洛尔被引量:1
- 2017年
- 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双波长叠加可见吸收光谱法。在pH 4.55的酸性Tris-盐酸介质及586~740 nm波长范围内,偶氮氯膦Ⅲ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反应生成具有两个明显正吸收峰的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14 nm,次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6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6.03×10~4L/(mol·cm)(614 nm)和5.37×10~4L/(mol·cm)(664 nm),酒石酸美托洛尔的质量浓度在0.2~8.6 mg/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13 mg/L(614 nm)和0.15 mg/L(664 nm)。当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1.14×10~5L/(mol·cm),检出限为0.072 mg/L。该文同时探讨了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共存物质的影响及吸收光谱特征。实验发现,该反应体系的单波长及双波长叠加吸收光谱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5.37×10~4~1.14×10~5L/(mol·cm),方法可用于市售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0%~101%,相对标准偏差(n=6)为1.8%~2.3%。
- 刘蕖吴江艳李浩杨贵媛江虹
-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双波长吸收光谱法
- 双波长叠加5-(5-磺酸-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光度法测定钯(Ⅱ)被引量:2
- 2017年
- 合成了新试剂5-(5-磺酸-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SO_3H-PADAT),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试剂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并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光度法测定钯(Ⅱ)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06~1.8mol/L H_2SO_4介质中,该试剂与钯(Ⅱ)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该络合物有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80nm和543nm处;钯(Ⅱ)质量浓度在0.04~1.2μg/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9×10~5 L·mol^(-1)·cm^(-1)。方法用于钯分子筛和钯炭催化剂中钯的测定,所得结果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凯立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参考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1.3%和2.6%,回收率分别为94%和108%。
- 霍燕燕杜宇凤韩权王龙刘梅梅
- 关键词:双波长叠加光度法钯
- 2-(5-氰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铜被引量:5
- 2017年
- 以2-(5-氰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CN-PADMA)做显色剂,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 4.0~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于室温下,5-CN-PADMA与铜(Ⅱ)即可形成稳定的2∶1紫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光谱呈现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48nm和583nm处,且两个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合性,吸光度之和与铜(Ⅱ)质量浓度线性相关。铜(Ⅱ)质量浓度在0~0.8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双波长测量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05 L·mol^(-1)·cm^(-1)。应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6%~2.1%之间。
- 韩权武江艳霍燕燕杨晓慧何亚萍庞佳慧
- 关键词:铜
- 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尼卡地平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一种盐酸尼卡地平的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在pH为3.4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曙红Y(EY)与适量的盐酸尼卡地平(NP·HCl)相互作用,在最大褪色波长516nm和最大增色波长548nm处测量吸光度ΔA。结果:褪色法和增色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52×105 L/(mol·cm)和3.20×104 L/(mol·cm)。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ε提高到1.84×105 L/(mol·cm),检出限为26ng/mL。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市售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的含量测定。
- 杨小丽李俊波白熙刘学慧杨金香
- 关键词:盐酸尼卡地平曙红Y
相关作者
- 韩权

- 作品数:119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2-吡啶偶氮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钯 钴
- 徐红

- 作品数:100被引量:277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肝素 分光光度法 共振瑞利散射 荧光探针 分光光度法测定
- 霍燕燕

- 作品数:67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2-吡啶偶氮 碘 2,4-二氨基甲苯 二甲氨基苯胺 钯
- 杨晓慧

- 作品数:164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2-吡啶偶氮 碘 2,4-二氨基甲苯 分光光度法 钯
- 孙家娟

- 作品数:105被引量:349H指数:9
-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相互作用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荧光光谱法 2-吡啶偶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