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7篇“ 双偏振“的相关文章
包括偏振发送和接收光学天线的LIDAR传感器系统
一种光检测和测距(LIDAR)传感器系统,包括偏振光学天线、单偏振光学天线、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偏振光学天线被配置为(i)发射具有第一偏振定向的发送光束,以及(ii)检测具有第二偏振定向的返回光束。单偏振光学天线...
林森安德鲁·斯泰尔·迈克尔斯
基于云雷达和偏振雷达的雨滴谱反演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雷达和偏振雷达的雨滴谱反演确定方法和装置,涉及大气科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云雷达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多个第一雨滴谱;通过偏振雷达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雨滴谱和第二雨滴谱对应的第二水平反射率因子...
张扬刘黎平
宁夏南部一次冰雹天气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2025年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固原市C波段雷达和X波段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5月19日宁夏固原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背景下,大气层结很不稳定,高空槽和地面冷锋触发对流。由于0℃、-20℃层高度适宜,整层大气较干,中层又有明显的干层,因此出现了冰雹和雷暴大风。(2)偏振参量显示,整层大气较干时,中高层对应Z_(H)≥45 dBz的强回波区,0.90
余文梅张连花曹静王鲜丽马晓天
关键词:冰雹双偏振雷达雷达回波特征
烟台偏振雷达在冰雹探测中的初步应用
2025年
为了发挥偏振雷达在本地化气象监测中的作用,通过分析2020—2022年烟台偏振雷达探测范围内出现的典型冰雹天气过程,统计降雹时对应的偏振雷达基本数据产品特征,针对不同尺寸冰雹,统计分析偏振参量阈值。分析表明:纯冰雹区对应偏振参量差分反射率因子、相关系数、差分传播相移率均为极小值;小冰雹或融化冰雹绝大部分差分反射率因子大于0.9 dB,相关系数一般大于0.9;大冰雹的差分反射率因子、相关系数相较小冰雹更小,差分传播相移率大,表明降雹区混合了雨滴,差分传播相移率空值影响阈值统计;分析偏振参量差分反射率因子、相关系数、差分传播相移率可以验证冰雹落区,使查找三体散射特征更加容易。
郭雪霞苏添记
关键词:冰雹双偏振雷达相关系数三体散射
基于偏振雷达数据的降水类型识别与预测算法研究
2025年
文章基于偏振雷达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降水类型识别与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偏振雷达反演的水平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交叉相关系数、差分传播相移等极化参量,结合模糊逻辑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实现了对降水类型的精细识别。构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降水类型预测模型,可提前30 min预测降水类型的演变。算法在实际降水个例中进行了验证,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定量降水估测和临近预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余代辉伦绪勇兰世怀李圳坤蒙延雷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模糊逻辑
石家庄S波段和X波段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应用研究
2025年
基于石家庄S波段雷达和X波段雷达、雨滴谱仪观测资料以及地面雨量计数据,分析两种雷达的R(ZH)、R(ZH,ZDR)、R(KDP)和R(KDP,ZDR)四种定量降水估测方法。结果表明,利用雨滴谱仪数据计算出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与雷达实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整体偏大5 dB;两种雷达使用R(KDP,ZDR)方法估测降水结果优于其他方法,使用偏振参量KDP能明显提高降雨估测结果,使用ZDR后,测雨公式较单参量提高不明显;使用R(KDP)和R(KDP,ZDR)方法,利用X波段雷达估测降水的准确度略高于S波段雷达,可提升约10%,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X波段雷达可以提升城市降水估测的精确度。
黄兆楚印佳楠杨洋张晓瑞黄毅王梧熠崔毅李禧亮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雨滴谱
廊坊2次雨转大到暴雪过程物理量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
2025年
利用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常规高空资料、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与ERA5再分析数据等资料,分析对比了2020年11月21日和2021年11月6—7日2次雨转雪的相态演变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高空的短波槽配合低层切变,有利于秋冬转换季节雨雪过程的发生发展。(2)温度特征方面:通过分析2次过程的温度平流变化可知,暖平流转变为冷平流和降水相态的转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有利于降水相态由雨转换为雨夹雪或雪。(3)水汽条件特征:低层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大值区中心配合低层急流或切变系统,有利于为雨雪过程提供充足水汽供应条件。(4)降雨或雨夹雪阶段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值较高,相关系数CC值偏低;当降水转为纯雪阶段时,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值更加均匀且变低,相关系数CC值较上一阶段偏大,偏振产品对降水相态的识别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张湘涵许敏刘淇淇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雨雪天气环流特征
基于偏振雷达和FY-4A卫星资料的一次湖南秋季强冰雹预警特征分析
2025年
为提升秋季冰雹监测预警能力,基于偏振雷达和风云四号A星(FY-4A)资料,对2023年11月湖南一次罕见的秋季强冰雹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预警特征。研究发现:(1)强冰雹由超级单体风暴产生,在降雹阶段,强回波中心(水平反射率因子Z H≥65 dBz)底部接近地面,相关系数(CC)<0.9,差分传播相移率(K DP)为空洞,差分反射率因子(Z DR)为-3~0 dB,对应直径≥5 cm的大冰雹降落,与实况吻合。(2)Z DR柱上升和下降可表征上升气流的加强和减弱,Z DR结合CC有助于识别三体散射(TBSS)和旁瓣特征。强回波面积和质心高度对超级单体风暴不同发展阶段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结合监测可使冰雹预警提前量达12 min以上。此次过程超级单体造成的TBSS长度达到罕见的73 km,TBSS的出现、风暴顶辐散呈明显减弱趋势较降雹时间提前17 min以上。(3)冰雹、雷暴大风发生区域与冰雹云黑体亮温(TBB)、云顶温度(CTT)、云顶高度(CTH)、云顶气压(CTP)梯度大值区对应较好。结合雷达分析冰雹云发展过程发现,可将TBB≤-58℃,CTT≤-56℃,CTH≥13 km,CTP≤180 hPa且TBB≤-52℃面积持续增大作为FY-4A卫星秋季冰雹云特征参量的监测预警指标。(4)TBB最大递减率发生时间较降雹时间提前11 min以上。13.3μm和10.8μm通道亮温差对冰雹云的发展和减弱反应最为敏感,6.5μm和10.8μm通道亮温差则在单站对流监测指标中对冰雹过境前后较其他亮温差反应敏感。
杨湘婧唐明晖袁韬兰明才彭听听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预警指标
一种偏振雷达的机内在线实时标定系统设计方法
本发明属于气象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偏振雷达的机内在线实时标定系统设计方法,本发明机内标定:通过内置的标定源、数控衰减器、噪声源等等,可以实现噪声、强度、速度、谱宽、差分反射率、差分传播相移等参数的机内标定功能,相当...
明杰侯小宇杨忠林姚玲霞曹鑫
基于人工智能的X波段偏振雷达衰减订正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X波段偏振雷达衰减订正方法;应用于X波段偏振雷达衰减订正领域。方法包括分别对各区域中X波段偏振雷达已有观测数据和S/C波段雷达的已有观测数据时空匹配,生成各区域时空匹配数据集;...
张林吴蕾李瑞义文浩

相关作者

刘黎平
作品数:360被引量:2,960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雷达 双线偏振雷达 新一代天气雷达 降水 雨滴谱
魏鸣
作品数:203被引量:1,340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双偏振雷达 风场反演 多普勒雷达 多普勒天气雷达 雷达回波
吴翀
作品数:35被引量:34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双偏振雷达 双偏振 X波段 相态 拼图
李正斌
作品数:175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光纤陀螺 光纤环 双偏振 光纤 光纤陀螺仪
肖辉
作品数:201被引量:1,487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X波段 降水 雨滴谱 冰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