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4篇“ 去工业化“的相关文章
西方国家工业化、制度环境及收入差距
2025年
研究从制度环境的角度,探讨了自由市场SSA对工业化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对1995至2021年间33个西方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自由市场SSA在工业化与收入差距扩大之间的正向调节效应。
梁梦佳
关键词:去工业化收入差距制度环境
基于工业化理念的工业危废处理建筑园区规划设计
2025年
为控制工业危废处理建筑园区的污染物排放,提高建筑园区与绿色、环保、人性理念等的融合度,文章以南京苏全项目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为例,研究基于工业化理念的工业危废处理建筑园区规划设计。文章介绍了涉及建筑的基本概况及工程规模,明确工业化理念的核心思想及其在工业危废处理园区中的应用,详细阐述工业危废处理建筑园区建筑危险性划分与布局设计,以及基于工业化理念的建筑体块规划和大跨度钢结构网架的建筑外观设计。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园区整体环境质量提升效果和工业化理念的融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理念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园区的环境友好性和社会接受度,实现了环境友好与社会和谐的双重目标,为工业危废处理建筑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肖运宁刘敏
关键词:钢结构网架
深圳市固戍水质净厂二期工程工业化设计研究
2025年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愈发重要。水质净厂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设施,肩负提升水质、保护环境的重任。传统的水质净厂通常以工业化设计为主导,注重规模生产和高效运营,但在这种模式下,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人文关怀等方面往往被忽略。本文以深圳市固戍水质净厂二期工程为例,以项目的前期策划、中期设计到后期建成的效果为依托,探讨如何在水质净厂设计中践行工业化的理念,以提高其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出水质净厂的高标准工艺处理是水质净“邻避”向“邻利”基础,用地复合多元是用地高效且聚人气的前提,空间设计的复合利用以及协同设计是工业化设计的重点。
董凯华唐怡蔡嘉
关键词:水质净化厂去工业化
新质生产力防范工业化经济风险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5年
新质生产力为防范工业化经济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二者在底层逻辑、驱动引擎、内在要求、实践底线和关键推手五个维度上表现为内在逻辑的高度一致性。它们都以人本内蕴为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制造业比重稳定为发展目标,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为发展原则,以产业迭代为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能力来防范解产品风险;通过加快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和创造企业家才能来培养机会以防范解要素风险;通过创造“结构红利”及缩小收入差距来防范解市场风险;通过提高工业品生产能力与竞争能力来防范解外汇风险。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优质资本、“四懂”型战略企业家才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王展祥谢港华
关键词:制造业
工业化”的类型、成因与中国应对
2024年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向高质量工业化后期艰难转型阶段,但已经出现了“过早工业化”现象,引发广大学者对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和政治安全是否会受其负面影响的担忧。在界定“工业化”类型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制造业是创新之源、强国之基、国民经济健康的压舱石,不可盲目追求产业结构服务,应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优空间布局、与先进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举措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年猛李敏行
关键词:再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城市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2024年
工业化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及生产全球等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区域经济现象,但过早工业化会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依据中国市域层面制造业占比变特征识别工业化城市,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究相关因素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结果发现:①2000—2020年,中国市域层面工业化发展具有普遍性,工业化城市比率随城市规模等级的提高而增加。工业化城市呈现由北而南、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新增工业化城市数量随时间发展先增后减,集中出现在2011—2014年。②中国市域层面工业化多为过早工业化,占工业化城市的56.48%,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因其结构刚性及资源禀赋问题,更易发生过早工业化。③城市工业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金融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在产出、就业工业化两个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生产率水平、资源禀赋、区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环境规制等因素对产出和就业工业化表现出相异的影响。相较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对东部地区城市工业化的显著影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受金融水平和交通连通性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区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易引致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现象的出现,但却利于东、中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
王文刚王文刚李敏李敏
关键词:去工业化制造业
工业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
2024年
经济发展历史和一般规律表明,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政府财政的基石和保障。以工业产值或就业份额度量的工业化将会使得财政收支发生变,进而深刻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基于263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工业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业化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其内在机理包括抑制劳动生产率提高、扩大税收流失规模和强社会保障支出刚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直接税比重超过门槛值时,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抑制;此外,地方政府适度参与税收竞争,有利于工业化背景下财政可持续性的提升,而竞争强度超过门槛值时,则强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与工业的发展上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做好“增效”“堵漏”“节流”文章、统筹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不断巩固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王展祥谢绍棋王秋石
关键词:去工业化财政可持续性税收流失税收竞争
制造业何以不振:激励机制视角下菲律宾的工业化被引量:1
2024年
制造业的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进程出现停滞甚至逆转,是当代后发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现有文献主要解读不同国家间出现工业化的共性原因,尚未系统解释国别差异。本文提出从国内经济条件出发,同时关注微观层面激励机制的框架,以此对菲律宾的结构转型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世纪末以来的菲律宾结构转型以中低端服务业的扩张为主,抑制了生产率的持续提升与发展成果的共享。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激励结构的扭曲:菲律宾政府并未积极改善境内产业园区的治理水平以吸引国际投资者,反而在金融、地产等领域纵容了较高程度的寡头垄断与寻租行为,从而导致经济资源向非制造业与境外流动。本文的结论对发展理论与政策实践都有所启示。
秦北辰
关键词:去工业化中等收入陷阱东南亚经济
表皮设计的工业化——以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筑为例
2024年
在“工业化”建筑设计的背景下,通过采用新颖的表皮技术、表皮材料和装配工艺,创造出更具地域性、生态友好的“工业化”建筑设计,使工业建筑更好地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李其郅肖新怡李泳征
关键词:表皮设计工业建筑去工业化垃圾焚烧发电厂
非洲过早“工业化”国家的识别:经验证据与实证方法
2024年
基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本文通过修正参照样本和识别方法,改进了现有识别过早“工业化”国家的方法,并通过区域异质性修正和观察绝对增长趋势对识别出的过早“工业化”国家进行排除处理,最终识别确定贝宁等13个非洲过早“工业化”国家。此外,通过对非洲国家工业发展峰值的时间趋势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工业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倒“U”型曲线逐渐下移,即工业化起步越晚的国家,工业发展峰值出现时间越晚,能够达到的工业发展峰值也越低。面对过早“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产业需求,中国应抓住市场机遇,调整国别选择,基于过早“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郭浩赵亚娟
关键词:识别方法经济增长产业转移

相关作者

王展祥
作品数:58被引量:1,631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去工业化 制造业 工业化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王秋石
作品数:58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去工业化 市场经济 消费率 经济发展 经济学家
杨成林
作品数:30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去工业化 家庭农场 中国式 马克思主义 经济绩效
黄群慧
作品数:470被引量:11,026H指数:4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制造业 中国式现代化 工业化
何自力
作品数:187被引量:1,007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 公司治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