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66篇“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相关文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V)进行型内鉴定,为进行常规rRT-PCR型内鉴定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rRT-PCR方法,对WHO发放的PV株和实验室分离的PV株进行型内鉴定(ITD)和疫苗衍生PV株(VDPV)筛选。结果 ITD rRT-PCR的实验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相符,VD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大部分相符,但有2株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类似株(SL)PV2-SL被错判为非疫苗类似株(NSL),假阳性率为3.03%;1株Ⅲ型SL被错判为NSL,假阳性率为1.92%。结论在新疆脊髓灰质炎实验室rRT-PCR可以应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规监测及型内鉴定。
唐海淑崔惠宁静翟啸虎甫尔哈提.吾守尔关静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
评价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在麻疹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和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在麻疹病毒感染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天津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数据,运用χ~2检验(Chi-square Test)、配对Mc Nemar检验和效度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判定价值。结果 171例麻疹疑似病例同时采集了血清和干血片标本,ELISA法检测两种标本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22%和4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P=0.06),两种标本ELISA法检测一致率为94.15%。2 512例麻疹确诊病例中,2 439例采集了血标本,ELISA法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76.38%;871例采集了咽拭子,real-time RT-PCR检测核酸阳性率为86.68%。咽拭子采样间隔在3天内的real-time RT-PCR核酸阳性率达到91.14%,3天后的阳性率只有66.26%(χ~2=72.46,P〈0.01)。血标本采样间隔在3天内的ELISA IgM抗体阳性率为71.47%,3天后达到94.14%(χ~2=118.06,P〈0.01)。检验效度分析,ELISA方法灵敏度为71.60%,特异度为85.29%,约登指数为0.57。real-time RT-PCR方法灵敏度为99.60%,特异度为67.65%,约登指数为0.67。结论 real-time RT-PCR方法更敏感,适合发病早期诊断,ELISA方法更适合发病中后期诊断。
丁亚兴田宏孙静雷玥黄海涛骆晓艳万丽霞高志刚
关键词:麻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与细胞培养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与细胞培养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差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经典的狗肾传代细胞病毒分离2种方法 ,同时对流感监测点送检的80份疑似流感标本检测流感病毒。结果细胞培养病毒分离的阳性数为26份,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阳性数为36份,好=8.1,P<0.005。结论 通过该实验,验证了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确快速敏感,适用于实验室快速诊断。
姜红涛姚秀林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法流感病毒
人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 mRNA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试剂盒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CSG1)mRNA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试剂盒,并评价其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优化试剂盒中各组分的浓度、确定试剂盒的稳定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并检测外周血样品中BCSG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优化了试剂盒中的引物、探针,成功制备了定值标准品,通过设立阴、阳性质控品的方法,解决了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特异度及准确性均为95%以上,灵敏度为100拷贝/ml(全血)。外周血标本中BCSG1 mRNA的检测结果为,12例临床确诊已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均为阳性,21例临床未确诊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12例为阳性,其余9例为阴性,1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10例正常人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BCSG1 m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检测外周血样品中BCSG1mRNA的表达量,检测结果可作为乳腺癌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监测指标。
程民沈国栋卞庚徐婷娟徐维平沈干胡世莲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脊灰型内鉴定新方法在脊灰实验室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在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对脊灰病毒(PV)进行鉴定,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估,为进行常规rRT-PCR型内鉴定方法做准备。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rRT-PCR方法,对河北省既往分离的PV和WHO发放的PV株进行型内鉴定(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和疫苗衍生PV(vaccine-derived PV,VDPV)筛选。结果 ITD rRT-PCR的实验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相符,VD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不能完全相符,有2株Ⅱ型脊灰病毒被错判为NSL,假阳性率为6.9%(2/29)。结论 Real time PCR脊灰型内鉴定方法可以在河北省脊灰实验室用于脊灰病毒的常规监测。
陈玫赵娜郭玉崔志强张振国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方法的评估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在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virus(PV)Laboratory Network,PLN]中,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对PV进行鉴定,并对该方法进行应用评估。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研发的rRT-PCR法,对中国PLN既往分离的10株PV进行型内鉴定(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和疫苗衍生PV(Vaccine-derived PV,VDPVs)筛选,并将检测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株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不能完全相符,rRT-PCR无法鉴别10株PV中的5株Pre(前)-VDPVs,并且漏检了山西省2007年发现的1株Ⅰ型VDPV。结论作为WHO推荐使用的新型ITD方法,rRT-PCR法是否适用于中国PLN,还有待大样本PV rRT-PCR法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
严冬梅朱晖安军静王冬艳祝双利安洪秋张勇许文波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脊髓灰质炎病毒
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癌组织S100C基因的表达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2008年
目的分析S100C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构建S100C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运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26例肺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S100C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运用RT-PCR技术克隆S100C基因的cDNA全长片段,与PET30a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进行阳性克隆筛选鉴定。结果肺癌组织中S100C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成功构建了S100C原核表达载体,序列同源性达100%。结论S100C基因表达下调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成功构建了S100C原核表达载体。
赵向锋张慧珍金蕾杨继要刘桂芝陈景涛吴逸明
关键词:RT-PCR原核表达载体
流行性感冒病毒应急检测中缩减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时间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在相同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条件下,进一步缩减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时间,为应急检测服务。方法缩短荧光定量RT-PCR经典检测方法中不同反应阶段的时间参数,并与经典方法进行比较,考察改良方法的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用经典方法与缩短某些时间参数的改良方法检测甲3型流感病毒,结果其特异性与灵敏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可将检测时间缩短1h左右。结论适当缩短经典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中的逆转录、变性以及延伸时间后,灵敏度和特异性无显著影响,这对于突发疫情的应急检测具有实用价值。
葛琼龚黎明卢亦愚严菊英茅海燕周敏李敏红
关键词: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敏感性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建立以TaqMan—MGB荧光探针为特点的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MuV)核酸。方法 针对MuV血凝素(H)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MGB荧光探针,筛选并优化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用以提高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与准确性;并通过体外克隆技术建立MuV基因拷贝数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引物与探针的优化浓度分别为880mmol/L和280mmool/L,具有良好的保守性和特异性,与其它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反应,相当于0.01TCID50,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7~10拷贝/反应;从病毒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3h左右,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论 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为MuV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
冯燕卢亦愚严菊英史雯周敏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快速检测甲_1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用于检测甲1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核酸。方法在甲1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其进行筛选,同时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并对疑似流感患者含漱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对甲1型流感病毒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甲3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H5、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麻疹病毒及其它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采用该方法从临床疑似患者含漱液中对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出,比采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更为敏感。从病毒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3h左右,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且大大减少了常规RT-PCR检测产物的污染机会。结论新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甲1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敏感的方法,非常适合于疑似流感爆发疫情的应急诊断和鉴别诊断。
史雯卢亦愚严菊英冯燕李敏红周敏龚黎明葛琼
关键词: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临床标本

相关作者

许春萱
作品数:135被引量:519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患者 心房组织 心房纤维化 心动过速
邓玉莲
作品数:103被引量:460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患者 心房组织 心力衰竭
陈林
作品数:99被引量:337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患者 心房组织 心房纤维化 心动过速
张建成
作品数:119被引量:397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患者 心房组织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
乔淑凯
作品数:50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 文献复习 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