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7篇“ 化肥利用率“的相关文章
中稻施用化肥利用率试验总结
2024年
为测算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通过水稻施用不同比例氮、磷、钾的试验,探索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作用。
宋林慎胡建军
关键词:水稻化肥利用率
贵州关岭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
2024年
为科学指导施肥,探清关岭县水稻化肥利用率。设置优化施肥区(N-P_(2)O_(5)-K_(2)O为4.6-3-3)、缺氮区(N-P_(2)O_(5)-K_(2)O为0-3-3)、缺磷区(N-P_(2)O_(5)-K_(2)O为4.6-0-3)、缺钾区(N-P_(2)O_(5)-K_(2)O为4.6-3-0)、不施肥(对照)共5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区(N-P_(2)O_(5)-K_(2)O为4.6-3-3)水稻种植性状表现最好,水稻株高为106.7 cm,穗长为27.8 cm,千粒重为28.9 g,穗实粒数为109.38粒。产量最高,达647.19 kg/667m^(2)。关岭县水稻化肥利用率表现为氮肥利用率42.41%,磷肥利用率25.03%,钾肥利用率35.81%。
马艳文凭王小仲左栋清杨丽
关键词:水稻化肥利用率
贵州关岭玉米化肥利用率试验
2024年
为关岭县玉米种植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研究不同肥料组合处理A(优化施肥区:N-P_(2)O_(5)-K_(2)O为14.9-6.8-9.0)、处理B(缺氮区:N-P_(2)O_(5)-K_(2)O为0.0-6.8-9.0)、处理C(缺磷区:N-P_(2)O_(5)-K_(2)O为14.9-0.0-9.0)、处理D(缺钾区:N-P_(2)O_(5)-K_2O为14.9-6.8-0.0)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及土壤肥力条件下,优化施肥区N-P_(2)O_(5)-K_(2)O为14.9-6.8-9.0的玉米产量最高,达679.9 kg/667m^(2);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2.53%,28.64%,47.61%。
马艳文凭王小仲杨丽
关键词:玉米化肥利用率
遵义市红花岗区玉米化肥利用率试验
2024年
玉米为遵义市红花岗区主栽粮食作物,在其生产上进行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提高当地玉米产量,减少肥料成本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为红花岗区玉米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以裕玉207为试验材料,设置无肥、无氮、无磷、无钾、氮磷钾4个施肥处理,开展玉米化肥利用率试验,考察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生长表现,并测算玉米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播种与移栽,无肥区及各施肥区玉米的还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成熟期时间基本一致;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玉米的抽雄吐丝期和成熟期较无肥区分别推迟1 d和2 d,氮磷钾区玉米成熟期较无肥区晚4 d。除秃尖长外,各施肥区玉米的株高、茎粗、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均大于无肥区;氮磷钾区玉米的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均大于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分别为17.60行、668.80粒、342.00 g,经济性状综合表现最优。各施肥区玉米产量表现为氮磷钾区>无钾区>无磷区>无氮区,均较无肥区大幅提升,增产量为224.6~517.1 kg/667m^(2),增产率为156.7%~360.9%;氮磷钾区玉米产量大幅高于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增产率分别为79.5%、44.2%、37.4%。供试玉米品种在试验区域的氮、磷、钾肥利用率表现为钾肥>氮肥>磷肥,分别为43.97%、41.19%、17.83%。当地玉米生产应选择含钾、氮、磷养分的复合肥料,且钾、氮含量高于磷的最佳,以避免磷肥施用过度。
鲁洪旗黎丹蔡叶徐金
关键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经济性状化肥利用率
四川省不同生态区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分析
2024年
本文根据四川省成都平原区、川中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四大生态区域2020年和2022年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测算结果,研究不同生态区域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大粮食作物氮、磷、钾肥综合利用率2022年总体大于2020年;成都平原区的氮肥利用率在四个区域中最高,川中丘陵区的磷、钾肥利用率在四个区域中最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总体上高于玉米和小麦,其他作物在不同区域的氮、磷、钾肥利用率没有较为明显的规律。
刘泳宏黄耀蓉周婷王超仁钱建民
关键词:化肥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对黍子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黍子氮磷钾肥需求特征、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损失,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方式下的黍子化肥利用率试验。以黍子品种榆黍2号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施肥方式设不施肥(空白对照,CK)、缺氮施肥(PK)、缺磷施肥(NK)、缺钾施肥(NP)、测土配方施肥(NPK)5个处理,收获后测定子粒产量和茎叶干重,计算谷草比;测定子粒和茎叶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计算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NPK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51.27%、47.94%和13.33%;缺素施肥的黍子产量均磷肥>钾肥。测土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对黍子增产效果最好,但目前钾肥利用率偏低。建议生产上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以防土壤污染。
李静静郑贵银刘旺徐冰刘猛李海权崔纪菡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养分吸收量化肥利用率
早稻施用控释尿素的化肥利用率试验总结——以峡江县为例
2024年
以峡江县为例,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索水稻生产中分别施用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情况下,水稻对化肥利用率
胡建军宋林慎
关键词:早稻控释尿素化肥利用率
聚氨酯包膜型缓释肥对婺城地区双季稻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2024年
依托测土配方技术,根据土壤供肥能力、水稻需肥规律及目标产量等,采取以土定产、以产定肥、施用缓释肥等原则,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基础上,探究聚氨酯包膜型缓释肥对婺城地区双季稻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全肥处理目标产量为6000.0 kg·hm^(-2),实际产量为6405.0 kg·hm^(-2),化肥利用率分别为氮44.9%、磷25.2%、钾49.1%;晚稻全肥处理目标产量为8250.0 kg·hm^(-2),实际产量为8707.5 kg·hm^(-2),化肥利用率分别为氮43.6%、磷27.8%、钾51.6%。聚氨酯包膜型缓释肥是一种优良的缓释肥,施用聚氨酯包膜型缓释肥双季稻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达44.3%、26.5%和50.4%,建议施用聚氨酯包膜型缓释肥替代普通复合肥。
蒋敏华丁懿李宽孟浩然潘奕旻张超
关键词:双季稻缓释肥化肥利用率
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初探
2023年
为探索腾冲市曲石镇水稻对氮磷钾肥的吸收利用率,实施以当地农民习惯用肥为基础,设置空白对照、缺氮、缺磷、缺钾、全肥5个处理的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全肥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对稻谷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空白对照、缺氮处理减产最为明显,分别减产21.6%和17.8%;缺磷处理和缺钾处理对水稻籽粒产量影响稍小,分别减产5.6%和4.4%。处理间稻谷产量差异极显著,全肥处理、缺磷处理、缺钾处理稻谷产量极显著高于缺氮处理和空白对照,全肥处理显著高于缺磷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次试验氮肥、磷肥、钾肥和全肥的化肥利用率分别为31.63%、14.99%、34.35%和48.53%。
蔺以柱胡恩常胡常文段盛亮
关键词:水稻氮磷钾肥稻谷产量化肥利用率
龙海区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
2023年
为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开展了缺氮、缺磷、缺钾、平衡施肥及无肥5个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产量较缺素处理明显增加,且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经测算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0.14%、22.09%、53.56%,可为龙海市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洪志国黄水龙
关键词:水稻施肥农艺性状化肥利用率

相关作者

王立春
作品数:483被引量:2,629H指数:29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施肥 深松 播种
谢佳贵
作品数:131被引量:1,427H指数:25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养分吸收 春玉米产量 施肥
王秀芳
作品数:97被引量:908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钾肥 施肥 增产效果
于雷
作品数:168被引量:597H指数:17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深松铲 施肥 旱田 深松
方向前
作品数:405被引量:719H指数:19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湿润 生物学性状 坡耕地 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