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篇“ 勘探模式“的相关文章
-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历程与资源驱动型勘探模式探索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都对海上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勘探力度大力提升与勘探程度增加带来的成效趋势性降低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海上油气勘探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笔者在系统梳理中国海油勘探历程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勘探形势和海上资源特点,提出“资源驱动型”勘探新模式。依据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和勘探策略的调整,中国海油40余年的勘探历程可划分为地质主导、效益导向、投资组合和集约化4个勘探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钻探井数较少,对地下地质情况认识不清,以地质认识为主导实施勘探;第二阶段探井工作量有所增加,逐渐走向效益主导勘探;第三阶段探井位工作量大幅增加,是以投资组合优化勘探部署的阶段;第四阶段随着勘探走向更深、更复杂领域,多专业融合的集约化勘探成为海上油气勘探的必然选择。为解决油气储量增长要求提高与矿区勘探程度加深的矛盾,依据地下资源探明程度从新区新领域到成熟区再到滚动区的演进转化特点,从地下油气资源与地上人力资源两个维度分析,提出中国海上“资源驱动型”勘探管理模式,打破以地区为单元的管理界面,实行全海域相同演进阶段勘探区统一分类布局管理、不同演进阶段勘探区从集中到分权再到放权的勘探权限动态管理,建立以阶梯式人才激励和开放式技术管理经验交流为基础的实施保障措施。该勘探模式为中国海油近年来大中型油气田的不断发现和储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情况下使勘探成效稳中有升,并将持续保障未来海上油气勘探的高质量发展。
- 赖维成
- 关键词:中国海油油气勘探历程勘探阶段资源分类勘探模式
- 深部煤炭资源勘探模式及其构造控制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浅部煤炭资源较少,多数为深度煤炭资源。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特点,气候差异较大,深部煤炭资源的勘探难度高,开发利用难度大。本文通过对深部煤炭资源勘探模式和构造控制进行分析,对勘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勘探条件,结合实际深部煤炭构造情况,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勘查模式。
- 彭睿娥
- 关键词:深部煤炭资源勘探模式
- 埃尼公司“双勘探模式”分析与启示被引量:8
- 2020年
- 低油价促使石油公司发展从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埃尼公司的“双勘探模式”适应了低油价对石油公司高效发展的新要求,支撑埃尼上游油气业务取得了骄人业绩。埃尼“双勘探模式”核心优势包括颠覆性勘探理念创新,低成本控制下的高创效能力,卓越的风险勘探能力。当前,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着勘探项目特别是风险勘探项目不足、勘探发现成本不断升高和未来储量增长后劲不足等严重问题,为适应低油价对石油公司高效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当前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勘探业务现状,提出3点启示与建议:1)构建积极稳健的勘探战略,发挥风险勘探对企业高效发展的引领作用;2)注重风险勘探效益,寻求低成本发现大油气田;3)提升风险勘探能力,为实施勘探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 高华华高华华吴亚东史卜庆李志
- 关键词:勘探战略风险勘探技术创新
- 生产煤矿接续采区补充勘探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查阅大量的地质报告和矿井调研,对生产煤矿补充勘探工作和勘探成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生产煤矿补充勘探还未形成成熟可行的勘查模式,无论是勘查设计、工程施工还是综合研究仍是以煤炭资源探查为主要目的,补充勘探的矿井地质工作属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补充勘探中主要存在方法和手段选择针对性不强、工程布置思路僵化、对探采对比重视不够、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新技术投入少、成果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补充勘探模式构建应当遵循的4个基本原则,构建了一种生产煤矿接续采区补充勘探的模式。通过陕北地区典型矿井应用实例分析,提出针对顶板水害、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矿井补充勘探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评价表明这种模式是现实可行的,可以为生产矿井接续采区补充勘探提供参考。
- 马良王海军
- 关键词:矿井地质煤田地质勘探
- 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模式与效果被引量:20
- 2020年
- 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三维地震勘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勘探精度,设计思路、采集方法、处理和解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采用数字检波器接收,观测方式为全方位、高密度、大偏移距,获得更接近理想波场的信息;采用宽频带处理,获得宽频带、高保真度的数据体,为解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淮北矿区近年施工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工程为例,从观测系统设计优化、处理解释思路及方法、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一套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新模式,对进一步提高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以及为煤矿采区设计、工作面开采提供详实的地质保障基础资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 金学良王琦
- 关键词:地质保障
-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丘滩相储层差异性对勘探模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是重要勘探层系之一,发育受岩溶作用改造的丘滩相储层,截至2018年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四段台缘区整体探明储量规模达4.085×10^11m^3。目前,灯四段勘探从台缘区走向台内地区,台缘和台内储层品质差异较大,台内储层发育分布的研究对后期勘探开发尤为重要。为此,基于实钻井岩心观察、地震以及测录井等资料,从沉积环境及储层成岩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台缘区及台内区储层共性与差异性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①台缘区与台内区均发育丘滩相+岩溶作用控制的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大面积叠置连片发育;②造成两者储层品质差异如此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利丘滩相发育程度、桐湾末期表生岩溶强度、储层纵向发育程度及储层发育位置等方面;③根据储层发育特征研究,建立台缘区与台内区储层地震反射模式,优选及设计井型,提出针对台内区薄储层应采用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为主的勘探模式,以利于提高台内区储层钻遇率,提高单井产量。以此勘探模式指导台内区薄储层的井位部署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 张玺华彭瀚霖田兴旺赵路子黄平辉汪华马奎杨岱林王云龙张旋王家树
- 关键词:晚震旦世储集层勘探模式
- 油气上游勘探发展未来前景——全球油气工业重新审视勘探核心理念,新的勘探模式正在扭转被动局面
- 2018年
- 过去5年,全球常规油气勘探井数减少了60%,北美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勘探的减少。致密岩层或致密油革命对旧的地质概念和范式提出质疑,全球油气工业重新审视勘探核心理念,新的勘探模式正在扭转被动局面。凭借致密油藏及相关技术,无论是短周期还是长周期,勘探均提供了有规模、可持续的机会。而且与以前相比,当前机会提供的风险组合更多样,勘探公司可选择适当时间的风险组合,以最有效的方式为股东提供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新的勘探范式以三维考虑取代平面思维,即按照油层的全部垂直厚度计算勘探面积价值,关注的不再是储量而是资源量。
- Bob Fryklund
- 多种矿产资源协同勘探模式与应用——以延长探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验证协同勘探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岩盐资源勘探中的适用性,在协同勘探思想的指导下,依据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成藏(矿)规律、各矿种间成生共存关系和地面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因素,利用区划技术将延长探区划为东、西、南3个协同勘探区,分别建立了油气煤盐、油煤、铀油气煤三种协同勘探模式,制定了对应的勘探方法。实践证明协同勘探模式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现实可行。
- 白奋飞苗小龙周康王菲菲康静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研究
- 随着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的力度不断增强,易识别矿、地表矿、浅层矿的日益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向着寻找难识别矿、隐伏矿、深层矿的方向转变,同时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在地质找矿工作部署中充分发...
- 杨剑
- 关键词:金矿勘探地质构造成矿预测
- 构造复杂区煤炭资源勘探模式及成果分析
- 以铭溪井田为例,分析了构造复杂区煤层赋存特征、构造特征及勘探方法,对区域勘探技术选择、勘探工程的布置、勘探结果的分析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铭溪井田构造复杂区煤炭资源勘探模式,科研方向上以区域构造格...
- 陈继川
- 关键词:勘探模式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陈继川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福建省121地质大队
- 研究主题:井田 勘探模式 地质特征 矿区深部 控矿构造
- 赵文智

- 作品数:320被引量:8,119H指数:5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油气勘探 天然气 四川盆地 页岩油 含油气系统
- 卢聪生

-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121地质大队
- 研究主题:龙永煤田 勘探模式 含煤地层 岩溶水害 突水原因
- 李志

- 作品数:46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盆地 中国石油 油气勘探 油气资源 勘探战略
- 齐仁理

- 作品数:80被引量:6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勘探开发 二氧化碳 油气勘探开发 钻井技术 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