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7 篇“ 动脉内注射 “的相关文章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治疗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5年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入院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28例,按照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4)。2组均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注射 用比伐芦定(术前、术后)治疗,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 液,对照组术中给予0.9%氯化钠注射 液。比较2组术前、支架植入完成即刻、术后即刻冠状动脉 血流分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情况。结果 2组术前、支架植入完成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TIMI)≤2级及校正的TIMI帧数(CTFC)≥40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TIMI≤2级及CTFC≥40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12.50%vs. 26.56%、9.38%vs. 23.44%,χ^(2)/P=4.026/0.045、4.614/0.032)。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38%vs. 23.43%,χ^(2)=4.614,P=0.032)。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44%vs. 21.88%,χ^(2)=0.045,P=0.833)。结论 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替罗非班的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风险,安全性较高。 王小龙 孙胜 谢地成 马文超 丁治英 刘同祥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无复流 慢血流 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时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小剂量尿激酶原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小剂量尿激酶原对急性重度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发病时间<12 h、直接PCI时梗死相关动脉 为重度血栓负荷(血栓积分≥4分)的急性STEMI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尿激酶原+替罗非班组(研究组,61例)和单纯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替罗非班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①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心功能分级、术前TIMI血流分级、TMPG血流分级、术前化验(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T、CRP、D-二聚体、B型脑钠肽、肌酐、血红蛋白)、梗死相关动脉 、病变血管支数、症状至再灌注时间和血栓负荷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I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TMPG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研究组2 h心电图ST段回降率≤50%占比、超敏肌钙蛋白T峰值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术后24 h B型脑钠肽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小剂量尿激酶原能够减少重度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损害,改善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出血风险。 李亚楠 张红雨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 冠脉内注射 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注射 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心内 科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按照术中患者在支架植入前经指引导管靶向注射 药物的不同,分为替罗非班组(70例)与重组人尿激酶组(70例),比较2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梗死相关动脉 ST段回落值(STR)、血浆D-二聚体、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冠状动脉 微循环功能障碍,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情况等。结果与替罗非班组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组患者TIMI血流水平、LVEF、血浆D-二聚体、STR≥70%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而慢血流/无复流与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尿激酶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和预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郑恒 甘受益 付婧 李宾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防性冠状动脉 内 注射 瑞替普酶、尼可地尔对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 血流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预防性冠状动脉 内 注射 瑞替普酶、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 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36例STEM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9例采用预防性冠状动脉 内 注射 硝酸甘油,观察组67例采用预防性冠状动脉 内 注射 瑞替普酶、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参数、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2级、3级均高于对照组(47.76%vs.42.03%;31.34%vs.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 径(LVEDD)、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9%vs.11.59%,P<0.05)。结论STEMI患者预防性冠状动脉 内 注射 瑞替普酶、尼可地尔有效改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和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梁鹏 周泓宇 黎百志 何小姣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尼可地尔 尼可地尔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术治疗患者冠状动脉 灌注及微血管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术(PCI)治疗患者冠状动脉 灌注及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诊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冠状动脉 内 注射 尼可地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肺运动功能仪检测患者最大摄氧量(VO_(2max));6 min步行试验(6MWT)测定6 min患者步行的距离;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并记录所有患者校正的TIMI帧数(CTFC);根据CTFC帧数定位慢血流和无复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内 皮素-1(ET-1)水平;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根据心电图(ECG)疗效评价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38±5)%]、6MWT[(396±96)m]、VO_(2max)等心功能指标[(21.7±3.7)L/min]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35±5)%、(357±88)m、(18.4±2.9)L/min](t=2.875、2.228、5.192,P<0.05);对照组TIMIⅢ占比低于观察组,慢血流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CTF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水平上升幅度,VWF、ET-1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χ^(2)=10.567,P<0.01)。结论尼可地尔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治疗冠心病PCI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冠状动脉 灌注及微血管功能,疗效显著。 张博 范玲珑 汪亦斌 莫裕萍 陈秋平 金超伦关键词:尼可地尔 冠心病 微血管 对比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替奈普酶与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观察对比冠状动脉 内 靶向应用替奈普酶和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替奈普酶)21例,对照组(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替罗非班)25例。比较两组支架个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血栓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手术后2 hST段回落幅度(STR)≥50%百分比、术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术后72 h左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有效性方面,给药后观察组TIMI血栓分级、CTFC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NT-proBNP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支架个数、TIMI血流分级、术后2 hSTR≥50%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PCI联合冠状动脉 内 注射 替奈普酶和替罗非班均安全、有效,且替奈普酶优于替罗非班。 张磊 李新 郭振峰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内注射 替奈普酶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腺苷注射 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急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PCI)治疗中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腺苷注射 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疗效。方法选择行急诊PPCI的A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PPCI术常规治疗,若PPCI后梗死相关动脉 (IRA)达到TIMI血流3级,则终止手术;若TIMI血流≤2级,则应用指引导管于冠脉内 注射 硝普钠、硝酸甘油、替罗非班改善冠状动脉 微循环功能障碍(CMD),直到IRA达到TIMI血流3级。治疗组是在PPCI术常规治疗基础上,术中开通IRA后应用指引导管于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8 mg及腺苷注射 液200μg,若IRA达到TIMI血流3级,则终止手术;若TIMI血流≤2级,则再次注射 腺苷注射 液改善CMD,直到IRA达到TIMI血流3级。观察指标,①心肌损伤指标:术前及术后12、24、36、48 h的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②心肌灌注指标: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后90 min IRA导联ST段回落值(STR);③心肌缺血的程度:术后3 d行静息D-SPECT+腺苷负荷D-SPECT检查,观察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④术后30 d的药物不良反应:皮下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脑出血;⑤术后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情况。结果①心肌损伤指标:术前的cTnI、CK-MB、NT-pro BNP水平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损伤指标治疗组均在术后12 h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之后均趋势下降,术后48 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心肌灌注指标:治疗组术后CTF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秩和检验,治疗组术后90 min STR显著优于对照组(Z=2.437,P=0.014)。③心肌缺血的程度:两� 李柳 郑庆厚 战吟戈 王乐 陈勤聪 王硕关键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Pro-uk)联合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神火集团总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诊治的115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57例经指引导管到位导丝通过病变后给予冠状动脉 内 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58例经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 内 注射 rhPro-uk,比较两组术后90 min ST段回落率、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灌注分级、治疗前及治疗后1 d的心肌受损程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心脏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结果术后90 min,观察组ST段回落率(89.66%)较对照组(75.44%)高(P<0.05);PCI术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观察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1 d,两组血清CK-MB,cTnI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心脏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LVEDV,LVES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 内 注射 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STEMI患者,可缓解患者ST段抬高情况,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减少心肌损伤,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孙刘波 李恩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重组人尿激酶原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术中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微循环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 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的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术中介入策略不同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抽吸组)46例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联合组)44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后90 min ST段回落指数≥70%比例,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心脏超声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联合组术后ST段回落≥70%、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3级、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3级比例显著高于抽吸组,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显著低于抽吸组(P<0.05);抽吸组术后1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联合组[(52.5±6.2)%vs(58.3±6.4)%,P<0.05],联合组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 径显著低于抽吸组[(44.1±3.9)mm vs(51.9±2.5)mm,P<0.05];联合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抽吸组(20.5%vs 37.0%,P<0.05)。结论在应用抽吸导管的基础上配合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有效降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 内 血栓负荷,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降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王辉 杨宁 刘迎午 张荣春 李玉明关键词:心肌梗死 纤溶酶原激活剂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联合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PPCI)期间冠状动脉 内 注射 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或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 微循环灌注。本研究旨在探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 内 注射 rhPro-UK或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数据库,纳入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 内 注射 rhPro-UK或替罗非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1月27日。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均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包括1721例患者,冠状动脉 内 注射 rhPro-UK 864例(试验组),注射 替罗非班857例(对照组)。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改善PPCI术后冠状动脉 微循环灌注,包括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Ⅲ级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OR 1.83,95%CI 1.36~2.46,P<0.0001;OR 2.38,95%CI 1.22~4.66,P=0.010);校正TIMI帧计数(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MD–2.43,95%CI–2.94~–1.92,P<0.00001);ST段回落率(STR)≥70%高于对照组(OR 1.93,95%CI 1.01~3.68,P=0.050)。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OR 0.54,95%CI 0.35~0.82,P=0.004)。改善心功能,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MD1.71,95%CI0.04~3.38,P=0.050)。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MD–74.16,95%CI–83.59~–64.74,P<0.00001)。两组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OR1.18,95%CI0.64~2.16,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 内 注射 rhPro-UK较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冠状动脉 微循环灌注、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术后1个月MACE发生率,同时两� 杜淑珍 剡冬冬 张钲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META分析
相关作者
罗建平 作品数:83 被引量:295 H指数:9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杨胜利 作品数:119 被引量:1,458 H指数:1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 韩玮 作品数:56 被引量:323 H指数:9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经桡动脉 介入治疗 姚宏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166 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研究主题: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封堵治疗 主动脉窦瘤 马东星 作品数:163 被引量:480 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左心耳 冠心病 经桡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