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篇“ 剖面记录“的相关文章
呼伦贝尔沙地风成砂-古土壤剖面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2023年
沙地和沙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质档案载体,记录着丰富的气候演化和沙漠变化信息,尤其是位于东亚温带季风区的呼伦贝尔沙地,蕴含着丰富的东亚季风和人类活动信息。然而受沙丘流动性影响及研究手段的匮乏,目前对于呼伦贝尔沙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信息知之甚少。本研究针对呼伦贝尔沙地两个典型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了多指标如粒度、磁化率、色度、地球化学和总有机碳(TOC)分析,同时结合岩性特征重建了呼伦贝尔沙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历史。结果表明:两个剖面古土壤层的细颗粒组分、磁化率、化学蚀变指数(CIA)、Rb/Sr、TOC呈高值,而(CaO+Na2O+MgO)/TiO2和亮度呈低值。此外,在6356±31~2235±51 cal.a BP和1620±42~498±17 cal.a BP年龄阶段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指示了呼伦贝尔沙地气候向暖湿方向的逆转,且风成砂层(气候干冷)向古土壤层(气候暖湿)过渡是逐渐进行的,而由古土壤层(气候暖湿)向风成砂层(气候干冷)过渡是骤然变化的。通过与呼伦贝尔沙地古土壤年龄汇编对比,当前研究的古土壤发育年代与邻区的气候暖湿期对应较好,表明呼伦贝尔沙地的正逆演化过程受区域气候演化控制。沙地古土壤发育时间与太阳辐射高值相对应,表明太阳辐射驱动的东亚夏季风变化是呼伦贝尔沙地气候逆转的主要因素。此外,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增强可能对风沙活动加剧造成了一定影响。
赵延卓谢远云康春国迟云平孙磊吴鹏魏振宇
关键词:呼伦贝尔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
瓦窑沟剖面记录的早中全新世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气候变化被引量:4
2021年
毛乌素沙地位于中国东亚季风边缘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域内分布着大量河湖相沉积地层,忠实记录了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状况。选取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河湖相沉积地层为主的瓦窑沟剖面(WYG),在光释光(OSL)和14C(AMS14C)测年基础上,对粒度、色度和有机质环境代用指标进行分析,反演得出毛乌素沙地早中全新世气候经历了3个阶段:约9.8 ka BP前气候干冷,广泛沉积沙层;9.8—9.6 ka BP气候逐渐回暖,为气候干冷转为暖湿的过渡期;9.6—5.2 ka BP气候相对暖湿,发育砂质泥炭层。推测计算得出,剖面地层沉积速率沙层>过渡层>砂质泥炭层,且各地层均存在次一级旋回,曲线旋回周期砂质泥炭层(480 a)>沙层(150 a)>过渡层(130 a),指示砂质泥炭层沉积速率最慢、形成时期气候相对稳定。研究结果与东亚季风区域古气候记录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是对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全球性响应。
马晓慧庞奖励刘小槺丁丹岳晓晓贾飞飞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以来北京西山黄土剖面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波动十分频繁,对地表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北京西山受东亚季风影响显著,发育有大量的风成和次生黄土,为研究该地区气候变化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本文选取北京西山地区河东村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年代学数据,...
刘永嘉
关键词:古气候演化末次冰期磁化率
文献传递
榆林南部柳树峁剖面记录的15万年来气候变化与风沙活动研究
风成沙-黄土-古土壤序列作为古气候演变信息的载体在重建气候环境变迁和风沙活动历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榆林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带,发育的古风成沙-黄土-古土壤序列厚度大、地层包括的第四纪时段较长,较好地记...
苏敏
关键词:风成沙古气候
天水樊家城黄土剖面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及人地关系变化研究
2020年
对天水樊家城剖面的地层、磁化率、粒度、CaCO3等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层中磁化率、<5μm黏粒含量和黏粉比值明显偏低,>50μm砂粒含量、CaCO3值明显偏高,而古土壤层中磁化率、黏粒含量则达到峰值,>50μm砂粒含量、CaCO3值明显偏低,其风化成壤强度呈现出马兰黄土L1→过渡性黄土Lt→古土壤S0逐渐升高、全新世黄土L0降低的特征。它反映末次冰期结束后(?~8500 a B.P.),气候逐渐转暖转湿,但仍较干冷,动植物资源不足,难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研究区内人类活动的强度很弱。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气候温暖湿润,人类活动强度增大,原始定居农业得到极大发展,普遍出现以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人类文化;其中,6000~5000 a B.P.气候出现干凉化趋势,但该时期人类文化依然获得了发展。全新世晚期(3100 a B.P.以来),东亚季风格局发生转变,气候转为较干冷,致使区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区内逐渐兴盛游牧文化。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持续增强,土地利用方式以农耕为主。
温瑞艳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雷晨炊郁达毛沛妮
关键词:黄土全新世环境变化人地关系
采用垂直地震剖面记录的对独立震源的混合激发采集
一种在垂直地震剖面法中使用的方法,包括:独立地激发多个激发区中的多个震源,以将地震信号传递到水底,其中,这些震源在公共的时间窗口内被同时激发;在多个地震接收器处接收来自水底下方的地层的地震信号的反射;以及记录所接收到的反...
布赖恩·爱德华·霍恩比雷蒙德·李·阿布马大卫·约翰·霍韦尔周敏约翰·纳兰霍
文献传递
琼北老城剖面记录的马袅—铺前断裂西段晚更新世活动历史被引量:6
2019年
马袅-铺前断裂为1605年海南琼山7.5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其活动历史研究对琼北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防震减灾以及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地质地貌调查结果表明,马袅-铺前断裂西段由三条近东西向平行展布的北倾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并构成南北宽约2.5 km的断裂带。老城人工开挖南北宽达70 m的断裂带剖面揭露了该断裂晚更新世活动历史,道堂组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断裂在距今16~31 ka期间经历了两期活动:第一期表现为南、北相向倾斜的正断活动,累计垂直位移3.3 m;第二期为南倾的正断活动,活动强度较大。马袅-铺前断裂错断不同时代地层的位移量表明该断裂自上新世以来开始活动,第四纪活动强烈,现今仍是琼北控制地震活动的重要断裂。
李薇贾丽云胡道功胡道功夏蒙蒙张绪教袁悦
关键词:活动历史
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记录的水文环境变化被引量:5
2019年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一处保存良好的代表性遗址,为研究宁绍平原地区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文化聚落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本研究在田螺山遗址T005探方的西壁获取了厚达263 cm的连续地层剖面,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性地层描述、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高分辨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元素扫描、硅藻和粒度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反映的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时期(265~211 cm,约7.0~6.5 cal ka BP),该层堆积混杂,砂含量较高,含石块及陶片,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具有海相性指示意义的Ca元素强度相对较低,优势硅藻种为淡水需氧气生种,指示了淡水的沼泽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2)文化层之上为黏土质粉砂与白灰色砂互层的平行层理,与下覆文化层为不整合接触,沉积厚度达183 cm(211~28 cm),年代约4.2~4.0 cal ka BP, Ca元素强度较高,硅藻组合中优势种为咸水和半咸水种,推测该时期可能为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快速沉积;(3)第三阶段(28~0 cm)为混杂堆积,含较多铁锰氧化物斑点, Ca元素强度低,硅藻主要属种为淡水附生种,可能为现代水稻田环境.本研究主要揭示了田螺山遗址7.0~6.5 cal ka BP的水文环境背景以及4.2 cal ka BP左右的事件沉积,对深入了解田螺山遗址先民生活的环境背景及区域极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黄宪荣郑洪波胡竹君杨青孙国平凌光久周友胜成玥曹叶婷王平
关键词:洪水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硅藻
靖边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被引量:9
2019年
靖边黄土剖面位于黄土-沙漠的过渡区,能更加敏感地记录第四纪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对位于靖边县南15km的三道沟黄土剖面(0~7.2m)进行年代学、磁化率、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粒度数据显示靖边黄土剖面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占比高达80%以上;年龄曲线显示靖边黄土剖面存在千年尺度的沉积间断;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古土壤向黄土层中的元素迁移顺序为Ca>Na>Mg>Si>Al>K>Fe,剖面黄土处于初级风化阶段;多指标综合分析表明,靖边黄土剖面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经历了MIS3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且震荡激烈、末次冰盛期气候极度冷干、冰消期气候好转和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4个阶段。
王攀张培新杨振京石迎春宋超郭娇
关键词:磁化率粒度气候变化
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记录的中晚全新世水文环境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受到科学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在全球气候环境背景下,人类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是科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全新世作为地质历史时期与现代...
黄宪荣
关键词:历史遗址地貌演化水文环境

相关作者

贾佳
作品数:51被引量:348H指数:1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 环境磁学 磁学特征 磁化率 环境意义
夏敦胜
作品数:143被引量:1,213H指数:2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环境磁学 磁学特征 环境意义 黄土 表土
李保生
作品数:151被引量:1,685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萨拉乌苏河流域 剖面 末次间冰期 巴丹吉林沙漠 晚更新世
许清海
作品数:175被引量:1,111H指数:27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花粉 植被 花粉组合 孢粉 表土花粉
刘现彬
作品数:17被引量:170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 磁学特征 环境磁学 地球化学 成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