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篇“ 刻板效应“的相关文章
生活道德两难困境中的面孔刻板效应
2021年
采用生活道德两难困境考察面孔吸引力对道德决策的影响。本实验将困境中的主人公的面孔特点操纵为高吸引力面孔和低吸引力面孔,被试任务为是否对主人公的求助行为帮助进行选择。结果发现,与低面孔吸引力的求助者相比,被试对面孔吸引力高的求助者做出更多的助人行为选择。实验结果说明了个体倾向于对面孔吸引力高的个体做出有利的道德决策。结合前人研究,推测在道德决策中也存在着“美丽溢价”效应
王月华王金华蔡瑶涵
关键词:面孔吸引力道德决策
武术刻板效应对当代武术传播的影响探究
2021年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将武术刻板效应对当 代武术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造成武术刻板效应的原因有 武术影视作品传播、武术竞技化和媒体报道这三个方面,武术 刻板效应对现代武术传播有利的同时也会使大众对武术认知产 生偏颇。建议作为武术教育工作者要尽自己所能为让学生能够 全面的了解武术,特别是对于武术的分类、作用等方面,让学 生深入了解。其次,社会大众应该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 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 息,深入了解武术。
邓驰吴谭锐
4~8岁儿童特质推理中的性别刻板效应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对4 8岁儿童特质推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12名4~8岁儿童为被试,向其呈现性别刻板一致和性别刻板不一致特质故事,要求他们根据故事推断行为者的特质。通过比较儿童对两种故事的特质推理状况,分析性别刻板印象对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4 7岁儿童的特质推理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当故事中行为者的表现与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一致时,他们更倾向于根据行为者的行为推断特质。与4岁和5岁儿童相比,6岁和7岁儿童的特质推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8岁儿童的特质推理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论:性别刻板印象对4~8岁儿童特质推理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
闫秀梅王美芳杨玉玲
关键词:儿童特质推理性别刻板印象
高等院校女生对男性道德判断的面孔刻板效应及对策研究
2019年
个体面孔所诱发的一种正性情绪体验并使他人愿意趋近的程度即面孔吸引力[1].它是反映个体颜值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心理学研究者一般采用共识法评价个体的面孔吸引力,通常指对某面孔进行吸引力程度评价时,绝大多数人认为高就高,认为其低就低。
房英娟李珺翔杜方园黄亮
关键词:道德判断女生情绪体验心理学
中国网络媒体如何避免刻板效应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根据心理学上刻板效应(stereotype)的理论,阐明刻板效应的具体意义,分析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效应形成的原因。再以2016年12月31日开播、致力于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为例,揭示CGTN正尝试改变西方对中国的固有看法,论证CGTN拥有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刻板效应的潜力。
朱紫东
关键词:刻板效应
大学生道德判断中的面孔刻板效应
2018年
为探讨大学生道德判断中的面孔刻板效应,本研究选取153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道德判断态度调查问卷》分别从内隐和外显两个角度对其道德判断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1) 大学生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存在内隐的面孔刻板效应,但外显行为表现并不明显。2) 发现“美即善”,但“丑不一定恶”。3) 大学生道德判断中的面孔偏好现象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认为女性更加善良和男性认为异性发生积极行为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女性认为同性发生积极行为的可能性。
武婷婷郭成邱桂平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判断
阈下情感启动范式下的性别面孔情绪刻板效应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表明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别性面部特征会影响他人对其情绪表达的觉知。在同一基线水平上,女性情绪更容易被觉知为开心、惊讶、恐惧,而男性情绪更容易被觉知为生气和愤怒,这种由于面部特征差异引起的对男女情绪状态的感知差异即性别面孔情绪刻板印象。本研究旨在证明阈下情感启动范式下的性别面孔情绪刻板效应,实验采用2 (启动图片人物性别:男性,女性) × 3 (启动图片情绪性质:开心,生气,无表情) × 2 (被试性别:男性,女性)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在评价分类任务中判断目标图片情绪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被试判断目标图片为“开心”的数据分析,发现启动图片人物性别与启动图片情绪性质交互作用显著,F(1, 35) = 7.064,p < 0.01,在开心情绪启动和无表情情绪启动条件下,男女两性启动“开心”情绪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证实性别面孔情绪刻板效应会对阈下情绪启动效应产生影响。
张丽娜
太极拳的“刻板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2017年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是医治文明病症的"灵丹妙药",但其正普遍被大众误解为一种慢而无力的老年运动,太极拳的"刻板效应"已经存在,蕴含于太极拳之中的丰富智慧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针对这一现象,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求改善太极拳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帮助人们了解太极拳的真正价值并从中获益,推动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王宪
关键词:太极拳刻板效应太极操
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推理中的性别刻板效应: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特质是具有一定神经生理基础的、持久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常被人们用来描述、解释和预测行为。根据他人行为推断其特质,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环境中快速认识他人。自发特质推理是指个体在没有意图,甚至自己也未意识到的情况下自发地由行为...
彭修平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推理性别刻板印象
文献传递
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性别刻板效应: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表明,个体直接观察到行为者的行为时,会自发地将由行为激活的特质与行为者建立联结,认为行为者具有该特质,这一现象被称为自发特质联结(spontaneous trait association,STA)...
姜新华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郭敏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研究主题:高效课堂 思政课 知识点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张莹
作品数:8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 催生 满意度 政府行为方式
张妍
作品数:124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ERP 面孔吸引力 地震 ERP研究
王宪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主题:乒乓球运动员 马太效应 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运动 非线性约束优化
王琼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暗示作用 古典美 个人形象设计 嫁衣 刻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