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篇“ 制度惯性“的相关文章
人口跨域流动中的国家意志、制度惯性及融合治理被引量:5
2022年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整体上呈现流域扩大、中心集聚、融合加速的结构性特征。在规模上,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增加,但近年来增速放缓;在流向上,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区域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流动逐步从城乡单向流动为主转向城乡双向流动、城城流动、大中心集聚的多头态势。具体而言,人口从流入地向流出地的回流迁移持续存在,近年有所加速;跨省流动人口比例在本世纪头几年达至峰值后逐渐下降,而省内跨城流动人口规模一直较大,近年又重拾升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人口政策已经不再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控制,而是通过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政策来引导人口跨域流动。一方面鼓励地方政府改革户籍制度,提高超大、特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人口吸纳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县域城镇化发展,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然而,紧缩的人口调控政策仍然有其制度惯性,阻碍人口流动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地方性壁垒依然存在。为此,流动人口治理必须恪守“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加大城乡间、城市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配置的力度,同时大力扶持人口流失严重的中小城市、县城转型发展,探索以区域融合为导向的人口治理路径。
刘铭秋
关键词:户籍制度制度惯性社会融合
制度惯性影响下商会的治理困境与破局思考——以福建省M商会为例
2022年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商会在管理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度惯性对旧秩序的冲击使商会的运行发展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商会的内部治理问题的良好解决是其发挥组织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福建省M商会为例,根据制度惯性理论分析我国商会在转型期面临的治理困境。研究发现,制度惯性影响下的商会存在权威附和、精英专制、能力滞后、诉求分化等问题,要想优化商会运行管理,需要多方合力,分工合作。
黄叶岚
关键词:制度惯性
制度惯性、地方领导人更替与财政支出结构变动被引量:12
2020年
本文基于地方党政领导人换届视角,使用1996-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L-峰度识别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动模式。研究发现,经济建设、科教文卫支出符合间断平衡模式,而公共安全支出符合渐进主义模式。对于间断平衡类支出,现任地方领导人任期越长,与制度惯性的摩擦变大,与前任地方领导人在任期间的平均支出结构偏离越大;而对于渐进主义类支出,地方领导人因素并不能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也讨论了新任地方领导人调整支出结构的动机。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方面,新任领导人更加倾向于“力争全国之上游”,而科教文卫的支出目标则是“趋于全国之均值”。
姚东旻朱泳奕余凯
关键词:渐进主义制度惯性财政支出
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交通政策制定:制度惯性、时间约束与角色定位
2020年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停车难"等问题,对我国城市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解决城市交通治理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城市交通政策制定。基于此,文章从制度惯性、时间约束和角色定位三个维度来阐释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交通政策制定的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朱德庆
关键词:制度惯性角色定位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日益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社会的兴起,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暴露并日趋严峻,据统计现在...
万筠
关键词:生活垃圾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
文献传递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惯性与农民市民化行为选择被引量:10
2019年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户籍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了十几个百分点。制度惯性使相关的制度供给不足,造成了需要市民化的农民在做与市民化相关的行为选择时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表现出有限性、被动性等特征。本文运用行为选择方程对不同类型的市民化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发现约束条件,最后针对约束条件给出破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惯性的政策建议。
付志虎
关键词:制度惯性
法律移植与制度惯性的冲突——以国民政府监察院之弹劾权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孙中山结合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和英美三权分立制度,提出五权宪法理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弹劾权是监察院最重要的权力。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院对公务员的违法和失职行为均可弹劾。在二十余年的实践中,弹劾权对于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专制体制的阻碍、党治体制的干预和政府腐败等原因,弹劾权最终难以彰显其价值,甚至成为一党独裁的工具。弹劾权的命运,折射出在历史转型期法律移植与制度惯性之间的冲突,须经很长时间才能逐步消解、相互适应。
郭相宏
关键词:五权宪法监察院弹劾权制度惯性
制度惯性中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被引量:1
2016年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能仅局限于机构的调整与优化。随着我国金融双向开放战略的确立,需要厘清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两类主要矛盾:原有的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的矛盾,未来可能进一步激化的新矛盾。前者主要包括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矛盾、系统性金融风险要求风险分散与风险日趋集中之间的矛盾、监管分离与央行"最后贷款人"集中之间的矛盾。后者主要包括本外币一体化趋势与本外币监管分离之间的矛盾、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与分业监管之间的矛盾、金融的互联网化与金融监管思维和技术滞后之间的矛盾、金融要素市场化趋势与政府掌控金融资源过于集中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形成的深层之因是:理论滞后;制度惯性;缺乏改革的前瞻性和系统性。金融监管新体制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特色,逐步将外汇管理职能拆分至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运用到金融监管中,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
陶士贵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制度惯性
改革要啃下利益集团和制度惯性两块“硬骨头”
2015年
改革遇到的“硬骨头”是什么?实际上是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利益集团。利益集团认为改革有损于他们的利益,因此有各种不同的反应;第二,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是有制度惯性,也叫“路径依赖”。老路走惯了,走新路总是这儿也不合适、那儿也不合适,走老路总是最保险的。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解决。利益集团问题首先应该以中国未来前景、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为我们考虑的问题,利益集团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服从大局的,需要改,但是我们也看到改革过程中对他们的实际利益部分应该从整个局势来考虑,不要因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反对或者阻挠而使改革出现障碍,这就需要有决心。至于路径依赖问题,同样是需要一种勇气来改革。
厉以宁
关键词:利益集团制度惯性骨头制度经济学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人口创新管理研究——基于二元户籍制度惯性的分析
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浪潮下的特殊产物,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西方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与市民...
侯凌鹏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马立顺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行政体制改革 法律规制 网络反腐 互联网时代 和谐社会
蔡志荣
作品数:40被引量:205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流转 企业文化 农村土地流转 社会资本 辩诉交易
李路路
作品数:125被引量:3,887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 社会 阶层 社会不平等
王毅杰
作品数:150被引量:1,525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流动儿童 农民工 流动农民 流动人口 社会认同
于立
作品数:145被引量:1,39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政府规制 反垄断 规制经济学 自然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