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0篇“ 出血型“的相关文章
- 用于保护以对抗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血清型的疫苗
- 本发明涉及用包含非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血清型的疫苗为犬科动物提供针对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血清型的保护性免疫。
- H·L·B·M·克拉森J·赫格
- 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及合并症的红外光反射成像和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特征
- 2025年
- 目的:探讨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及合并症的红外光反射成像(infrared light reflection, IR)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的影像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0年2月—2024年6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确诊的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35例35眼,所有眼均行IR联合FFA检查,其中10眼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及其合并症的眼底影像学特点。结果:IR检查显示34眼视网膜大动脉瘤体呈囊状反射光。FFA检查显示27眼视网膜大动脉瘤呈囊样强荧光,此外,FFA检查还发现5眼伴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眼伴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FFA组在视网膜大动脉瘤检出率低于IR组(P<0.05)。在10眼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中,IR组和ICGA组在视网膜大动脉瘤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检查对于出血型视网膜动脉瘤的检测可等效于ICGA检查,IR联合FFA检查适合于出血型视网膜大动脉瘤及合并症的个体化诊断。
- 李士清孙雪陈晓王莉红魏嘉王志立
-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视网膜大动脉瘤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 一种诊断出血型烟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诊断出血型烟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的异常表达可以反映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病理状态,为诊断出血型烟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 王嵘 何世豪 周震宇 张钧泽 王彦儒
- 儿童出血型幕上深部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儿童出血型幕上深部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2例出血型幕上深部BAVM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7例, 女5例, 年龄4.8~14.1(9.6±3.2)岁。依据颅内出血位置、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畸形团血管构筑情况, 急诊给予侧脑室外引流术、复合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或脱水降颅压治疗, 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治疗风险及疗效。结果 12例患儿均以脑出血起病, 脑血管造影诊断深部BAVM, 畸形团位于胼胝体压部6例, 胼胝体体部3例, 基底核区2例, 丘脑1例。10例患儿出血以脑室内积血为主, 6例患儿急诊行侧脑室外引流术, 发病后7~14 d行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2例患儿发生围术期相关并发症, 1例患儿发生术中出血, 但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 1例患儿术后出现短暂面部麻木;1例患儿为枕叶出血合并侧脑室内积血, 急诊行复合手术栓塞畸形团及清除颅内血肿;1例患儿为基底核区出血合并侧脑室内积血, 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并于术后7 d行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复合手术和栓塞治疗术后3个月、伽马刀治疗术后3年复查脑血管造影, 单次介入栓塞治愈5例(含复合手术1例), 单次栓塞并行伽马刀治疗治愈1例。结论儿童深部BAVM颅内出血以脑室内积血为主, 急性期以处理梗阻性脑积水、脑实质内血肿导致的颅高压为主, 介入栓塞治疗幕上深部BAVM是安全有效的。
- 张献礼何俊平邱德智
- 关键词:儿童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血管内治疗
- 儿童出血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出血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4例出血型颅内AVM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Spetzler-Martin评分(SMG)1分4例,2分11例,3分13例,4分6例。所有患儿均开颅行AVM切除术及血肿清除术,根据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后第1天行头颅CT检查评估有无颅内出血及脑组织肿胀情况,术后1周行头MRI检查评估有无血管畸形团残留;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儿术后意识障碍的改善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对患儿进行随访,术后3、6个月行头颅MRI或者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有无血管畸形残留或复发;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mRS0~1分为预后良好;并根据术前SMG分级情况分为SMG≤3分组和SMG>3分组,比较两组存活患儿的预后差异。结果34例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5例患儿直接行开颅手术切除AVM及血肿;6例行复合手术;3例先行AVM部分栓塞,再行手术切除。31例(91.2%)患儿初次手术行AVM全切除;3例(8.8%)行近全或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二次手术行AVM全切除。术后2例(术前SMG均为3分)患儿死亡;3例(术前SMG3分1例,4分2例)出现重度残疾。出院时GCS3~8分2例,9~12分2例,13~15分28例。32例存活的患儿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35.2±10.1)个月;至末次随访,均无AVM残留或复发,预后良好26例,预后不良6例。与术前SMG>3分组相比,术前SMG≤3分组患儿的预后明显较好(预后良好比例分别为2/6、23/26,P=0.012)。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儿童出血型AVM首选的治疗措施,尤其对于SMG≤3分的患儿。根据患儿适应证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案,术前血管栓塞、复合手术治疗均有助于实现AVM全切除。
- 甄英伟张永良占益平郭社卫汪刚周国胜
-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儿童
- 非出血型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认知特征——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痴呆队列的数据
- 2024年
- 目的探索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非出血型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的认知特征,以指导临床认知训练。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来自2007—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痴呆队列,完成病史采集、头颅MRI、认知评价、血液生化检查和基因测序。所有患者符合很可能CAA诊断标准,且无症状性脑出血病史。认知测评包括认知筛查和认知域测试,认知筛查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认知域测试涉及视空间、记忆、执行、推理计算和语言5个认知域。根据MMSE分数,将研究对象分成MMSE>20分(轻度认知障碍)亚组和10分出,分别见于97.1%(33/34)和73.5%(25/34)的患者;其次为语言、视空间和推理计算障碍,分别见于38.2%(13/34)、35.3%(12/34)和5.9%(2/34)的患者。在MMSE>20分(n=20)和10分出血型CAA患者以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轻、中度认知障碍(MMSE>10分)的CAA患者推理计算和学习能力相对保留,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利用这些保留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认知训练,以延缓其认知功能下降。
- 董立羚王添艺毛晨晖姜宇涵尚丽包嘉璐仇宇悦褚珊珊金蔚倪俊高晶
- 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记忆功能
- 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 2023年
- 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因“乏力尿少5 d,加重伴恶心呕吐3 d”于2020年10月3日就诊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急诊科。入院前5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有头晕、冷汗、食欲减退、尿量减少,自行服用中药治疗(具体不详)后无缓解。
- 李俊尹万红李华林露张燕张戈卢涛
- 关键词:赫氏反应
- 从血论治络伤出血型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研究
- 目的: 本研究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络伤出血型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在该类疾病诊断随访应用中的优势,以期为临床诊疗nAMD患者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 史向钊
- 关键词:黄斑变性
- 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临床预后及脑灌注状态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出血位置(蛛网膜下腔、单纯脑室、脑实质)、出血半球、术前是否反复出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部CT灌注(CTP)检查数据及DSA资料等。术后近期(3~6个月)随访时收集MR血管成像(MRA)资料,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新近一次远期(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收集是否存在新发卒中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mRS评分、头部CTP数据及DSA资料等。通过头部DSA评价手术侧半球改良铃木分期,铃木分期Ⅰ、Ⅱ期为早期,Ⅲ、Ⅳ期为中期,Ⅴ、Ⅵ期为晚期。根据手术侧的大脑半球DSA对烟雾血管浓集程度分级,大脑半球底部未见烟雾血管定义为无,虽在脑底形成了烟雾血管,但比较稀疏定义为稀疏,脑底部可见大量的烟雾血管在颈内动脉末端吻合,形成烟雾网络,并在脑底向各个方向扩展定义为浓集。通过远期随访头部DSA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并与术后近期随访MRA比较,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纤细或不显影,则定义为纤细或萎缩,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扩张或形态不变,则定义为扩张或不变。基于大脑中动脉(侧位)的DSA,使用松岛分级评价新生代偿血管,以颈外动脉造影的新生血管分布范围占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域比例进行分级,A级为>2/3,B级为1/3~2/3,C级为<1/3。与术前相比,若远期随访时mRS评分降低,则定义为神经功能预后改善,评分不变定义为神经功能无变化,评分增加定义为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功能结局以mRS评分为评价标准,0~1分为无残疾,2~3分为轻度至中度残疾,4~5分
- 陈浩王毅吴凌云石志勇杨咏波
-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脑血管循环
- 一种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分离株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分离株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该分离株分离自我国流行区域发病犬的肾脏,经鉴定属于在我国广泛流行的菌株,具有较强毒力。利用该菌株制备的钩端螺旋体疫苗,免疫动物后可产生较高的抗体,对强毒感染具...
- 曹永国张石磊谢旭峰张文龙
相关作者
- 赵继宗

- 作品数:788被引量:6,008H指数:3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动脉瘤
- 王守森

- 作品数:761被引量:1,58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垂体腺瘤 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颅脑损伤
- 张小军

- 作品数:144被引量:3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显微外科 手术治疗 静脉窦血栓形成
- 郑兆聪

- 作品数:315被引量:7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 手术 弥散张量成像 颅内动脉瘤
- 洪景芳

- 作品数:67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垂体腺瘤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 文献复习 颈内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