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篇“ 凉膈散“的相关文章
- 基于抗炎作用研究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配伍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斑马鱼炎症模型探讨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抗炎作用及配伍机制。方法:通过三种斑马鱼炎症模型、生存曲线分析和组织病理切片实验,验证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抗炎作用。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检索炎症相关靶点,将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有效化学成分靶点与炎症靶点取交集,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关键靶点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斑马鱼炎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斑马鱼中性粒细胞显著向损伤部位迁移聚集,卵黄囊显微注射LPS后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不同浓度凉膈散、清上和泄下方均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延长卵黄囊显微注射LPS后斑马鱼的存活时间,提高其生存率(P<0.05或P<0.01);与凉膈散全方相比,清上、泄下方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的作用减弱(P<0.05或P<0.01),且两拆方表现出协同作用(CI<1),清上、泄下方对LPS注射斑马鱼卵黄囊后的生存保护作用减弱(P<0.01),凉膈散全方作用最佳。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凉膈散全方有176个有效化学成分,如连翘苷、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对应266个靶点;清上方有74个有效化学成分,如栀子苷、槲皮素、汉黄芩素、刺槐素等,对应233个靶点;泄下方有109个有效化学成分,如大黄素、大黄酸、谷甾醇等,对应234个靶点。炎症性疾病相关靶点有10933个。两者交集靶点共168个。通过PPI网络图筛选出核心靶点有蛋白激酶B(AKT1)、肿瘤�
- 姜丽邹丽芳郑晓婵郭新邓梁芷晴余林中刘俊珊
- 关键词:凉膈散治法网络药理学斑马鱼
- 凉膈散加减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热腑实证50例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凉膈散加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ARDS肺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脱落5例,最终各完成5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推荐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凉膈散加减,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量表评分、炎症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氧合指数、肺顺应性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PACHEⅡ量表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等炎症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ICU滞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凉膈散加减能有效改善ARDS肺热腑实证患者的中医证候、肺功能,缓解病情危重程度,抑制炎症反应,并缩短辅助呼吸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李泉聂时南孙兆瑞吴志峰孙海军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凉膈散炎症指标肺功能
- 凉膈散干预脓毒症气分证家兔的免疫/炎症调节机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凉膈散干预脓毒症气分证家兔的治疗机制及其时相变化特征。方法将6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脓毒症模型,随后进行药物干预。分别在药物干预2h和4h后采集血清、脾脏、肝脏和肺脏样本,检测内毒素水平、IL-10活性、组织病理形态、mRNA(IRAK1、IRAK2、NFκB和TRAF6)及miRNA(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凉膈散组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的脾脏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的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呈现明显肺部和肝脏损伤,包括血管扩张、充血、渗出液和炎细胞浸润;地塞米松和凉膈散组的肺部和肝脏损伤则较轻。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凉膈散组脾脏IRAK1、IRAK2及NFκB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IRAK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5),地塞米松组和凉膈散组NFκB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iRNA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脾脏miR-146a和miR-155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凉膈散组miR-155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凉膈散组和地塞米松组miR-146a和miR-155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0.05)。时相分析显示,治疗2 h后凉膈散抑制炎症因子的疗效稍逊于地塞米松,但治疗4 h后,凉膈散抑制炎症因子的疗效强于地塞米松,凉膈散对miR-146a和miR-155的调节作用更稳定。结论凉膈散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炎症与免疫失衡,抑制炎症因子和内毒素水平,且在调节miRNA表达上表现出优势,可能比地塞米松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因子,并更稳定、迅速地调节miR-146a和miR-155表达,潜力巨大。
- 何宜荣吴仪肖碧跃梅明赵国荣艾碧琛
- 关键词:脓毒症气分证凉膈散炎症因子免疫调节
- 凉膈散加味方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凉膈散加味方对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和试验组(凉膈散加味方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arterialcarbon dioxide,PaCO_(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预后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aO_(2)及PaO_(2)/FiO_(2)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PaCO_(2)、血清CRP、IL-6、TNF-α及EVLWI、PVPI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8 d病死率、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膈散加味方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提高脓毒症致ARDS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其炎症反应,纠正低氧血症,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 李中健刘倩倩刘珍王知兵
-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中药药理学贯通性实验的设计及应用——以凉膈散为例
- 2024年
- 目的 中药药理学是以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理学为主体的新兴交叉学科,迄今国内尚未有完善的中药药理学贯通性实验教学方案。方法 结合现有基础教学条件及中药药理学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选择凉膈散(LGS)进行实验设计。结果 建立了完善的贯通性实验教学方案,并选取中药学和中药制药2个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结论 此研究为中医药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中药学专业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模板及思路。
- 余景滔姜丽方小川卢子滨余林中陈育尧曹惠慧区锦莹刘俊珊
-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凉膈散
- 联合凉膈散治疗脓毒症ARDS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C-16、Ang-2、vWF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联合凉膈散治疗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血管生成-2(Ang-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脓毒症ARDS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行常规对症治疗+凉膈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 d后临床疗效;两组治疗7 d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血清CC-16、Ang-2、vWF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分别为(5.62±0.58)、(8.76±0.90)d,均小于对照组[(8.94±0.92)、(13.87±1.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为(9.79±1.04)分,低于对照组[(13.59±1.57)分],PaO_(2)、PaO_(2)/FiO_(2)、SaO_(2)分别为(94.29±9.65)mmHg、(326.08±35.86)mmHg、1.03±0.12,均高于对照组[(80.38±8.42)mmHg、(268.69±28.75)mmHg、0.88±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血清CC-16、Ang-2、vWF水平分别为(42.73±4.45)ng/L、2083(1879,2205)pg/mL、(4.95±0.52)μg/mL,均低于对照组[(49.35±5.14)ng/L、2749(2562,3075)pg/mL、(5.53±0.5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凉膈散治疗脓毒症ARDS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其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血清CC-16、Ang-2、vWF水平,疗效显著。
- 赵书敏高云霞刘珍刘倩倩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凉膈散ANG-2VWF
- 加味凉膈散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颗粒剂)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第28天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量表(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第28天生存率分别为77.46%、6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IL-6、HBP、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 于畅陈影蒋志天宋杰蔡静雯王倩叶青艳赵钢凌琪华
- 关键词:脓毒症中西医结合
- 果酸联合凉膈散面膜治疗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观察果酸联合凉膈散面膜治疗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改良Pillsbury标准的267例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果酸联合凉膈散组(试验组89例),单纯果酸对照组(T1组89例),果酸联合中药倒膜对照组(T2组89例),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果酸联合凉膈散组总体有效率86.51%(77/89),对照T1组为53.93%(48/89),对照T2组为69.66%(62/89),试验组与对照T1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T2组有一般差异(P<0.05)。结论:果酸联合凉膈散面膜疗效确切,为中度痤疮优秀治疗组合。
- 陆鹭管志强唐志铭单霄
- 关键词:果酸凉膈散面膜
- 从“复方”制方之法探析凉膈散的临证应用
- 2023年
- 复方,七方之一。刘完素认为二三方剂相合,合者为复方;方中药物剂量相同,同者为复方。张从正在此基础之上增添“本方之外别加余药”者,亦为复方,自此,复方之类有三的理论体系正式确立,沿用至今。然梳理历代医家对复方制方之意义的不同解读,认为复方之法,当为有五。周仲瑛、张琪、邹燕勤等多位国医大师临床善用复法诊疗疾病,“复方”制方之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凉膈散在复方制方之法的基础之上衍化后,治法上具有发表法、攻下法、和解法、消法及清法等多种治法,在心、肺、脾、肝等脏腑之中皆有应用。通过探析复方之深层次内涵,扩大复方理论的应用范围,挖掘凉膈散及其衍化方剂在“复方”制方之法的指导下在治法、临床应用两个方面体现的多元性特点,扩大凉膈散的临床应用范围,从而提示临床医家重视应用“复方”制方之法。
- 彭彬谷劼楠田笑新王永涛徐世杰
- 关键词:凉膈散治法
- 凉膈散汤双途径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凉膈散汤双途径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79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其中35例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为西医组,44例在西医组基础上采用凉膈散汤双途径给药治疗为中西医组。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AMS)、尿AMS]及并发症。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西医组(77.14%)(P<0.05);治疗4周后,中西医组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腹痛缓解、胃肠减压、肠鸣音恢复、开放肠内营养时间短于西医组(P<0.05);治疗4周后中西医组WBC、血AMS、尿AMS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低于西医组的37.14%(P<0.05)。结论:凉膈散汤双途径给药治疗SAP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及病情程度,调节实验室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王军义
- 关键词:中医证候积分
相关作者
- 余林中

- 作品数:178被引量:1,189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凉膈散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抗炎 麻黄汤
- 胡孔友

- 作品数:12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内毒素 凉膈散 急性肺损伤 毒素 炎症介质
- 曹书华

- 作品数:237被引量:2,45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血必净 MODS
- 刘建新

- 作品数:14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云浮医院
- 研究主题:内毒素 凉膈散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 肺水肿
- 王丽

- 作品数:117被引量:80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护理 凉膈散 便秘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