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2篇“ 冷战结束“的相关文章
-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后最大规模军事演习
- 2024年
- 3月4日,北约多国部队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北欧响应2024”军事演习,演习地点为芬兰、挪威和瑞典,约有两万名军人参加演习。与此同时,代号为“龙-2024”的北约联合军演继续在波兰进行。该军演于2月25日开始,来自波兰等十个北约成员国的大约两万名士兵参与。“北欧响应2 0 2 4”和“龙-2024”军演,都是北约所谓“坚定捍卫者2024”演习的一部分。
- 赵萌
- 关键词:多国部队军事演习联合军演捍卫者北约
-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特征与前景
- 2024年
- 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不断调整演进,经历了重塑、深化和战略升级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整体来看,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呈现出延续性与阶段性兼具、双边与多边并进的特点,并受到美国与域内外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直接影响,具有明显的针对第三方的政策指向性。受制于其全球战略调整以及地区和国际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尤其是服务于制华遏华战略意图的需要,美国将依托“印太战略”框架,从战略布局、议题设置、机制平台等方面强化其东南亚政策。
- 王新影
- 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对国际秩序的认知历程及其演变逻辑
- 2024年
- 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对国际秩序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俄罗斯全盘接受并极力融入美西方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007年,俄罗斯开始质疑和反思美西方自由国际秩序的制度标准和地缘安排,但依然希望被接纳;2008年至今,俄罗斯逐渐放弃对美西方自由国际秩序的幻想,并开始反击其地缘安排。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意味着俄罗斯对美西方秩序的彻底反击,并提出和推进其多极世界秩序构想。俄罗斯对国际秩序的认知历程是其自我认知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不断调适的产物,其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包括俄罗斯的大国梦想和历史文化传统、美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以及世界政治的客观形势。
- 阮建平何诗雨
- 关键词:演变逻辑
- 制度运行成本、风险偏好与修正主义霸权——以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制度战略演变为例
- 2024年
- 守成国是否会成为制度修正者?传统研究认为,守成国是制度的建构者和维护者,崛起国则通常是修正者。然而,美国近年来对全球多边制度体系发起的挑战表明,守成国也可能成为修正者。基于制度权力是权力的一种具体形式、创设制度的成本高昂且通常大于维持制度的成本两项假定,制度运行成本与风险偏好构成了守成国转向修正主义制度战略的两个关键变量。在互动进程中,守成国通过将崛起国纳入制度建立制度霸权,但崛起国的制度权力增长导致守成国主导制度运行的成本上升并日益受到制度约束,最终面临放弃或重构主导权的抉择。为规避制度内竞争的不利前景,守成国在风险偏好驱动下转向修正主义制度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得到发展,愿意并鼓励新兴国家参与多边制度。随着新兴国家影响制度决策的能力持续提升,美国对全球多边制度体系发起挑战,试图通过重建排他性制度体系剥夺新兴国家的制度权力。明确守成国采取“软”修正主义战略的因果机制,有助于完善权力转移理论的相关论断,对于维护全球多边秩序也具有现实意义。
- 齐尚才张韵
- 冷战结束以来波兰侨胞政策评析
- 2023年
-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间竞争压力增加、国际移民增多,很多国家开始重视侨胞政策,拥有约2000万侨胞人口的波兰也不例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波兰侨胞政策已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采取了语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层面措施,形成了以吸引侨胞回国为基本出发点,以语言教育为基础,以促进波兰身份和民族团结为灵魂的侨胞政策。尽管存在管理体制不畅,吸引东部侨胞回国冲淡了侨胞在居住国的影响力等问题,波兰积极而务实的侨胞政策,在极大地拓展了波兰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侨胞、居住国的不满和国家间冲突。
- 杨友孙
- 关键词:侨胞民族团结
- 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对联合国的政策研究
- 联合国作为国际社会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建立以来一直是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舞台。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一员,苏联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联合国成立的77年时间里,俄罗斯对联合国的政策不能...
- 朱孔娜
- 关键词:联合国多边外交
- 论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政党政治面临的困局
- 2023年
- 自冷战结束后迄今30余年间,资本主义政党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然而,资本主义政党是为资本利益服务,一切以选举为中心。竞选上台执政是第一目标或选项,成为资本主义政党存在与发展的逻辑。目前,其政党政治出现八大明显的弊端和无法克服的通病,说明资本主义政党已迷失了方向,走入死胡同,陷入不可自拔的旋涡。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制度性缺陷,是资本主义社会总危机的一个写照。
- 石建国
- 关键词: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建设选举政治制度性缺陷
-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朝鲜灾难援助的政治动因分析
- 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自然灾难愈加频繁,对全球社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并深刻地影响着国家间的关系。灾难援助是灾难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概念。灾难援助中“灾难”的一般定义是突然或渐进的事件,该事件造成相当大的破坏,超出...
- 刘洪汝
- 关键词:美朝关系
- 国家战略的理性与不确定性逻辑——兼谈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大战略被引量:2
- 2023年
- 近年来,美国国内围绕大战略是否过时、美国大战略的未来走向等问题争论激烈。对美国大战略的不同认识与大战略概念的本质和内在逻辑密切相关。大战略这一概念体现的是国家的目的性、规划性和利弊权衡的理性,是外交决策者审慎选择、理性行为的过程。而大战略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受到的各种批评和质疑,根植于国家战略评估、决策、落实等整个过程所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作为国家战略的关键部分,大战略深受理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遵循着理性与不确定性交织下的复杂逻辑。理性和不确定性对大战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大战略的行为主体能否取得共识并进行理性决策,国家能否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估大战略的内外环境,以及大战略在不同阶段能否保持连贯一致并得到有效落实。从战略决策、战略环境、战略实施这三个主要方面来看,受理性和不确定性的共同影响,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大战略表现出清晰与模糊、稳定与摇摆共存的复杂特征。理性、明智的大战略对于维护国家利益至关重要,而决策者对大战略及其后果的不确定性也应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估。
- 韩召颖李伟
- 关键词:美国大战略不确定性美国外交
- 冷战结束后的乌克兰弃核进程
- 2022年
- 2022年初,乌克兰危机再次升级,成为全球安全热点的中心,已经走入历史的乌克兰核武器问题也再次被提起。而实际上,在全球核不扩散视野中,冷战结束后乌克兰的弃核进程,曾经是拥核国主动弃核以求和平的典范。
- 鹿音
- 关键词:核不扩散弃核核武器
相关作者
- 钮维敢

- 作品数:74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冷战 冷战思维 冷战结束 同盟 国际金融危机
- 张蕴岭

- 作品数:330被引量:1,260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特朗普 中日关系 经济发展 相处之道
- 张弘

- 作品数:77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政治转型 一带一路 北约 政治危机 武装冲突
- 金灿荣

- 作品数:229被引量:80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外交 外交 全球治理 新型大国关系 国际秩序
- 何奇松

- 作品数:28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 研究主题:欧盟 国防工业 冷战后 冷战结束 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