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8篇“ 农林类高校“的相关文章
农林高校英语文学导论课程的探索及实践
2025年
《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前所未有提升文科教育的地位,基于《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教学指南》,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英语文学导论列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基于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如目标与批判性思维脱离、学习与生活脱离及科研反哺教学不足等教学痛点问题,笔者在云南农业大学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四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目前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研相长等方面已看到成效,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
夏梅花杨波胡丁予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农林院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分析及提升--基于全国36所农林高校的调查
2024年
本文以全国36所农林院校的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及其推送的6150篇推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36所农林院校间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影响力特征。分析中发现各高校对所属微信公众号的重视程度及其发布的推文性质等因素导致推文受众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多维度的传播社区,以满足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农林大学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并在支持体系中拓展培养模式,强化价值引领。
林丽赵壮
关键词:农林院校自媒体
基于5G定制专网的农林高校实践教学探究
2024年
为解决农林高校专业农场林场等实验基地距离偏远、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实践教学受阻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战略,系统推进5G定制专网在校园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统一规划部署。在5G网基础设施、5G定制专网优化技术以及基于5G的各应用系统三方面着力建设,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证明,5G定制专网在远程互动教学、AR/VR智慧实验室、智慧农业云平台、“教学管评”以及建设秦岭生态文明素养和推动学术交流及教育公平等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进展,有效助力农林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期望通过对5G定制专网建设带来的教学实践创新与经验总结,为推进5G+智慧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示范案例,为农林高校借助5G技术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借鉴。
马晨霄李晓玲胡国强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实践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林高校大思政课的价值、困境及实施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新时代我国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林高校大思政课意蕴深远,但在融入实践中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碎片化、形式化等困境。通过塑造良好的文化环体、搭建丰富的实践平台、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等路径创新,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林高校大思政课,为农林高校大思政课体系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赵晨昱何景毅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林类高校
江西共大劳动教育及其对农林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开解
2024年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回应教育时代之问、顺应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之潮、消解自身办学困境之需,从思想教育、劳动锻炼、榜样示范、多元化保障等方面对劳动教育进行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其经验教训启示当下:培育良好实施理念、构建多元保障机制、规划科学劳动内容。
刘圣兰刘星
关键词:劳动教育农林高校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被引量:1
2024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培养知识与技能相一致、实践与创新相统一、社会责任感与乡土情怀相融合的新型人才,但农林高校在学生认知水平、师资力量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深入了解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打造多元高效的导师团队,建设实践平台与实践基地,以期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代莉曹倩倩郭昌明张利军
关键词:创新创业
生物伦理学在农林高校开设的重要性及教学讨论
2024年
作为目前发展极为迅速的交叉学科,生物伦理学为解决现代生物技术面临的伦理学挑战提供了规范指导。农林高校较多涉及转基因作物栽培与模式动物实验等生物伦理学研究,然而生物伦理学课程尚未在国内农林高校普及。开设生物伦理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具备伦理道德意识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促进农林高校专业建设与科研的快速发展。该文结合农林高校专业特色,论述了生物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伦理学在农林高校开设的重要性与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深化对生物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并提供教学参考。
史雪盟许君温鑫毛琳刘薇
关键词:生物伦理学农林类高校教学讨论
耕读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改进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耕读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载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要素,更是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感染力的重要举措。但当前耕读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顶层设计、保障体系、宣传力度、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农林高校应当通过把握耕读文化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打造耕读文化实践基地、建设耕读文化教师队伍、发展耕读教育校园文化等举措,为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效路径。
鲁汉杰张瑜
关键词:耕读文化农林类高校
农林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市场+政府+企业+高校”四位一体新型就业体系的构建路径
2024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是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农林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并不乐观,很多毕业生选择乡村就业的欲望并不高,导致部分地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出现“人才荒”现象。只有构建农林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市场+政府+企业+高校”四位一体新型就业体系,才能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首先对农林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开展专项调研,其次对农林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市场+政府+企业+高校”四位一体新型就业体系的概念、特征、优势等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市场、政府、企业与高校四个维度,提出新时期构建农林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四位一体新型就业体系的可行路径。
成家奇鲁欣萌戴玉倩
农业文化遗产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体系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相关保护与传承工作走在世界前列;我国也具有数量众多的农林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但研究发现,将农业文化遗产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体系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分析农业文化遗产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体系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入手,进而分析现状,从而探索出相应的路径:一是整合力量,健全教学科研体系;二是依托现有资源,开发课程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校地联合,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张韶明李昕彤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农林类高校育人体系

相关作者

李江涛
作品数:40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穴盘苗 断奶仔猪 益生菌 母猪生产 弱苗
张宛儿
作品数:15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供应链 大学生创业模式 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 农林类高校
张鑫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青年教师 农林类高校 高校 农林高校 酚氧化酶
杨洪一
作品数:100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菌根真菌 PCR 草莓 微生物学 RT-PCR
吴强
作品数:61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硼化物 硅化物 长径比 阻燃处理 制备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