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6篇“ 农业收入“的相关文章
日本农业收入保险补贴的WTO合规性研究
2024年
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收入保险的国家,在国际上广受关注。论文立足于WTO关于农业收入保险的约束规则,分析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和运作机制,对比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条款与WTO约束规则的差异,并探讨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的WTO通报策略。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日本农业收入保险在实施之后,并没有改变日本农业共济保险的主导地位;第二,日本农业收入保险政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并不完全符合WTO的“绿箱”范畴;第三,尽管日本在WTO通报中对其农业收入保险按照“黄箱-非特定产品支持”进行了通报,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最后,论文探讨了日本农业收入保险对我国的三点启示:一是应妥善处理完全成本保险与农业收入保险的优先发展次序;二是应关注特定农产品收入保险与综合性农业收入保险的合规风险差异;三是在对农业收入保险补贴进行通报时可提供总量而非分项数据,保留一定的模糊空间。
何小伟熊东相李毅
关键词:农业保险补贴农业国内支持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气候变化冲击下,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效应,文中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个省份2502份农户调研数据,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和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分解回归,分析了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效应及收入差距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业收入水平由低到高的农户的增收效应不断递减,对低农业收入水平农户增收效应最明显;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可以缩减农户内部农业收入差距,对低农业收入水平组影响效应最明显;RIF分解回归显示,结构效应是农户内部农业收入差距缩小的主因,以农户受教育水平影响最主要。因此,气候适应性技术应该被广泛推广,同时要注意提升农户对气候适应性技术的理解与认知,提高农户对气候适应性技术的接受意愿,鼓励农业收入低水平农户采取组合型气候适应性技术,同时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农户适当使用补贴,减轻农户使用负担。
李现康韩星星梁洪松
关键词:农业收入不同收入水平
日本农业收入保险:缘何而起、制度安排与镜鉴启示
2024年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研究发达国家农业收入保险典型制度安排,对于推动我国农业收入保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月,日本开始全面推行农业收入保险,科学的制度设计使其成为日本农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竞争力等方面效果显著。本文分析了日本推行农业收入保险的起因缘由,主要是农业风险变化使农户对农业保险产品产生新需求、新农政改革背景下政府鼓励农户自主经营,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增绿减黄”政策的需要;并从运营体系、赔付机制等方面对制度安排进行了深入探究。面对相似情境,中国可借鉴日本农业收入保险的发展经验改进农业收入保险制度:第一,政府统筹规划,全国整体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和配套设施;第二,完善农业统计制度,夯实数据基础;第三,明晰制度细节安排,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
江生忠江生忠赵君彦赵君彦
关键词:收入保险农业保险日本农业农业政策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农业收入的“倒U型”关系——基于农业产业融合视角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2008—2020年中国除港澳台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Ⅳ-2SLS法等工具,探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效果及机制路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农业收入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倒U型”关系,拐点值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于83.09%。农业产业融合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促进农业增收的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82.24%。据此建议加快农险产品创新和保险责任扩充,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为农业增收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魏超陈盛伟牛浩李政
关键词:农业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农业收入保险创新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我国“三农”产业结构升级,亟待加快构建农业收入保险制度体系,以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创新发展我国农业收入保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业收入保险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并借鉴美国、日本两国农业收入保险的制度安排和经营管理经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创新发展中国农业收入保险的政策建议。
唐金成揭宗康
关键词:农业保险收入保险农业风险粮食安全
发展农业收入保险的增收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玉米收入保险试点的证据
2024年
农业保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配套措施,利用我国从2018年起在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实施的玉米收入保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来评估玉米收入保险试点对我国玉米收入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玉米收入保险试点的实施显著增加了玉米收入和农民收入,而且这一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玉米收入保险试点的实施是通过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价格等途径促进各地区玉米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以上分析为我国继续扩大农业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也对更好地完善农业收入保险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江生忠刘晓丹邵全权
农业收入保险国外经验及启示
2024年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农业收入保险实施较为成功的国家,其经验值得借鉴。本文对两国农业收入保险形成背景和具体做法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拥有完备的基础支持数据,建立了良好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基础,进行科学的业务运行机制设计,以及构建多样化的收入保险产品体系。基于此,对我国农业收入保险发展提出建议。
李杨慧罗峦
数字化对都市型休闲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8个都市调查数据的实证
2024年
数字化已成为促进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理论阐释数字化对都市型休闲农业收入水平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化对都市型休闲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利用2023年国内8个都市实地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都市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应用水平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与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都市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应用水平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维度来看,网络宣介水平对收入水平无显著影响,在线交易与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对收入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较于管理服务数字化,在线交易对收入水平提升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应用主要通过“扩大消费群体”与“提升消费能力”两条路径提高都市型休闲农业收入水平;在调节效应方面,经营主体规模对数字化应用的增收效应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且对网络宣介增收效应的负向调节作用最大,在线交易与管理服务数字化次之。据此,应通过政策激励加快形成数字化应用动力,综合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创造数字化应用价值,并结合主体规模差异化推进数字化应用,以推动都市型休闲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都市型休闲农业收入增长。
曹冰雪李瑾
关键词:数字化
农业收入保险纯风险损失率厘定方法对比——以河南小麦为例
2024年
本文简要介绍农业收入保险纯风险损失率厘定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并以河南小麦为例,研究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性,最终利用混合Copula函数和蒙特卡洛模拟技术计算河南小麦收入保险的纯风险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直线滑动平均法能较好分离趋势;分布拟合方面,相较于非参数法,使用参数法更能捕捉小样本下的分布特征;混合Copula函数可以综合不同单一Copula函数的特点,且能极大提高联合分布拟合效果。最后,本文建议加快建立数据监控系统、利用区划等细分风险区域、考虑更为复杂的Copula方法增加厘定准确性。
尹一鸣
关键词:COPULA函数
美国农业收入保险:制度缘起、路径选择与镜鉴被引量:4
2023年
现阶段,我国已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阶段,农业保险领域亟需突破传统农业保险模式,开拓农业保险稳定收入的新功能,从“保成本”向“保收入”高层次迈进。为了探寻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情的农业收入保险发展路径并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本文选取农业收入保险发展最为成功的美国作为典型样本,进行跨区域对比。文章首先阐述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缘起和演变过程;其次,介绍美国农业收入保险体系构成、路径选择,并系统归纳农业收入保险的典型成功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农业收入保险试点运行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以及中、美两国农业收入保险之间的异同,就如何推进我国农业收入保险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王鑫夏英杨海芬
关键词:农作物保险农业补贴农业风险

相关作者

贺雪峰
作品数:528被引量:9,317H指数:5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乡村治理 农民 农村 土地制度 村民自治
于大川
作品数:37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医疗保险 健康 CHNS数据 健康人力资本 CHNS
吴云勇
作品数:123被引量:375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持续增收 农民增收 农民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胡浩
作品数:158被引量:2,357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生猪 影响因素 土地细碎化 环境规制
刘进宝
作品数:42被引量:19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信用社 欠发达地区 中国欠发达地区 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