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03篇“ 农业劳动“的相关文章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吗?
2024年
从农村人口老龄化视角出发,研判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是否存在替代作用;判断我国当前农业劳动力是否短缺,预测我国未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尝试对“农业机械化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吗?”进行解答。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替代能力视角出发,采用交互固定效应模型,提出衡量农业机械替代能力的估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能力为:10000 kW的农业机械每年能够取代大约1169~1239个农业劳动力。并通过古典经济学测算方法、时间演绎法、ARIMA预测模型,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大致以每年增加24946630 kW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大约会增加374199450 kW,农业机械化的增长能够弥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短缺。
李双双刘卫柏蒋健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
互联网发展能否提升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
2024年
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发挥着重要影响。基于中国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和内陆地区,互联网发展都能够提高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且在内陆地区的影响幅度更大;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后,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在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越低的地区,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幅度越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会通过降低农业资本价格扭曲渠道提高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
李言孙献贞
关键词:互联网发展
真实情境下“城市小农夫”农业劳动课实践探索
2024年
真实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真实情境在城市小学中的应用,发挥真实情境创设对营造劳动氛围、建立劳动任务驱动、构建劳动任务问题链、促进学以致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农业劳动课在城市小学中的实践与价值。
林羽婕
关键词:真实情境农业劳动劳动教育
我国农业劳动力质量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
2024年
农业劳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农业发展的基石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农业劳动质量及其对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首先通过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测定出我国农业劳动力质量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CHARLS2011-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分析农业劳动力质量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我国有26.31%的高水平农业劳动力,这是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职业农民主力军。②农业劳动力质量对于0~0.087hm²的小规模土地经营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0.087~0.536hm²的土地、0.536hm²以上的农户,农业劳动力质量每降低1%,会使得农户的土地规模经营分别下降4.5%、5.9%。③农业劳动力质量通过影响农户土地转入行为以及改变农业生产投入的方式,对土地规模经营产生影响。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劳动力分类施策,加强职业农民的培养,在保障农户权益的情况下,以农业劳动力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展。
韩家彬杨艳飞张书凤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土地规模经营
“哀者歌其事”:《诗经》中的农业劳动者形象建构
2024年
《诗经》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是农业劳动者艰难生活的烙印。它将民间的世俗风情和农民的劳动状态引入诗章,描绘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及其生活心态。换言之,《诗经》把农民生产劳作、日常生活与情感心理勾连起来,放置于乱世社会的诗性表达之中。《诗经》建构了贫苦而坚韧的农业劳动者形象。劳动者负担统治者暴敛的重负与繁重的徭役,面临灾荒与战争的威胁,谱写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哀歌。这彰显出《诗经》中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内蕴。
程雁
关键词:《诗经》农业劳动者现实主义诗性表达
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2024年
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具体影响。通过对河南省官方发布的信息进行调查与数据分析,评估了老龄化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生产效率及农业技术采纳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老龄化农业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身体条件限制了其从事高强度农活的能力,这直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此外,老龄化劳动力对新技术的采纳持保守态度,影响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由于劳动力老龄化,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度增加,但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并未完全弥补劳动效率的损失。政策建议方面,提出加强对老年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推广适合老年人操作的农业技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李亚鹏
关键词:粮食生产生产效率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甘肃省的实证研究
202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生产。基于2000~2019年甘肃省的时序数据,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量化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甘肃省粮食增产主要取决于农业机械投入,劳动力供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机械化进程,稳定了粮食产量;短期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并未造成不利影响,但长期内,在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粮食增产将更加困难。因此,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农业生产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机作业条件以及提高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应对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和促进甘肃省粮食生产。
闫述乾陈闯贤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生产要素贡献率
智慧农业劳动教育品牌的整合设计与传播 ——以蔬享+品牌为例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蔬享+品牌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其品牌形象存在不足之处和陈旧的问题,需要提升品牌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品牌委托笔者进行品牌整合设计的研究工作,旨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
陈灿灿
新质农业劳动力培育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以棉花生产为例
2024年
本文以棉花生产为例,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出发,选取了2005—2021年中国22个棉花主产省份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及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来说,农业劳动力从业人员比例和农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能够促进棉花总产量增加,而现阶段的土地流向不利于棉花总产量的提高。(2)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花主产区来看,无论是增加两个区域的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农业劳动力比例、还是提高土地流转率都将提升棉花总产量。(3)西北内陆地区在制定增加棉花总产量的政策时,需同时考虑现阶段低技能农业劳动力过剩及土地流向问题。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提高新型经营主体承包率,降低撂荒可能性,并加强西北内陆地区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新质农业劳动力水平,解决低技能劳动力过剩问题。
米巧杜逍颖贾娟娟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棉花总产量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评价研究——基于CFPS2020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4年
【目的】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CFPS2020)的数据,从农业劳动者主观视角出发,构建了工作收入满意度、工作安全满意度、工作时间满意度、对自己生活满意度、对自己未来的信心程度、社会地位情况、健康状况、睡眠状况、看病点医疗水平、社会保障十个指标组成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从整体和分群体两方面对中国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1)农业劳动者总体就业质量得分为62.945,就业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对自己未来的信心程度这一指标,16~30岁的农业劳动者得分最低,仅为3.78,低于其他年龄段农业劳动者得分,说明年轻人对从事农业劳动的兴趣不高,缺乏主观意愿。【结论】基于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现状,笔者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焦健
关键词: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熵值法

相关作者

许经勇
作品数:951被引量:2,700H指数:2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城镇化 农业 三农问题 农村 农民收入
蔡昉
作品数:774被引量:17,737H指数:7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邓一鸣
作品数:30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业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不发达地区 农业劳动力转移 耕地面积
韩俊
作品数:541被引量:4,127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研究主题:农民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农村 三农
李秀彬
作品数:223被引量:9,465H指数:5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耕地 耕地撂荒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