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篇“ 内脏灌注“的相关文章
AHH程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凝血功能、内脏灌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程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采用AHH、自体血回输与控制性降压,根据AHH程度将其分成A组(n=55)与B组(n=47)。A组设定目标稀释值为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 30%,B组设定为HCT 2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尿量、输液总量、出血量及麻醉诱导后(T_(0))、血液稀释后(T_(1))、术毕(T_(2))的心率、体温、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platelet,PLT)及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gastric intramucos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gCO_(2))、胃黏膜pH值(gastric intramucosal pH,pHi)。结果 B组患者的扩容液体总量、输液总量显著多于A组(P<0.05)。两组患者T_(1)的心率、体温显著低于T_(0)与T_(2),B组患者T_(1)的心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T_(1)、T_(2)的PT显著长于T_(0),FIB、PLT显著低于T_(0) (P<0.05);B组患者T_(1)、T_(2)的PLT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T_(1)、T_(2)的PgCO_(2)显著高于T_(0),pHi显著低于T_(0) (P<0.05),且B组患者T_(1)、T_(2)的pHi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AHH目标值设定为HCT 25%~30%的总体安全性高,其中目标值为HCT25%时PLT水平更低,但亦在正常范围内,而PgCO_(2)增高,pHi有所降低。
吴啸鸽陈元良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凝血功能内脏灌注
创伤骨科麻醉中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内脏灌注和胃黏膜内pH值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麻醉中控制性降压(CH)联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对内脏灌注和胃黏膜内pH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控制性降压治疗。结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与术中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都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胃黏膜内pH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7 d的出血异常、心律失常、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7%,低于对照组的27.9%(P<0.05)。结论:创伤骨科麻醉中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内脏灌注状态,有利于胃黏膜内pH值保持稳定,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与术中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郭健
关键词:创伤骨科控制性降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内脏灌注胃黏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动物内脏灌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物内脏灌注装置,其包括有:注射部,注射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注射部用于对动物内脏注射固定液;加压部,加压部包括电机和灌注容器,电机包括用于调节电机工作电源频率的变频器,灌注容器与注射部的第二端连接,灌...
张亚群胡静李一昊陈晓俊胡文元
文献传递
内脏灌注对马方综合症合并胸腹主动脉置换的转流经验
2022年
目的:回顾分析马方综合征(MFS)接受内脏灌注的胸腹主动脉置换(TAAAR)手术患者,评估腹腔脏器保护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共有21例MFS接受TAAAR,其中9例接受内脏灌注内脏灌注方式为温血灌注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肾脏灌注冷HTK保护液。研究终点为患者死亡、延迟拔管、脑卒中、上下消化道出血、术后CRRT、截瘫或瘫痪。结果:灌注组在体外循环时间[(136.6±23.8)vs.(140.8±80.5)min]、体温[最低肛温(34.2±0.8)vs.(31.2±6.4)℃]、手术时间[(8.7±1.6)vs.(9.2±2.6)]h,均优于非灌注组。灌注组无死亡病例,未灌注组有1例院内术后死亡,死亡比例4.8%。非灌注组1例(8.3%)截瘫,灌注组没有截瘫。术后肾功能不全3例患者,其中灌注组1例(11.1%),非灌注组2例(16.7%)。TAAAR后两组均未见卒中、拔管时间延长、消化道出血。结论:MFS接受TAAAR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内脏灌注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安全有效,并且在死亡率、截瘫率、术后CRRT使用率等严重并发症方向有减少的趋势。
李川杨璟邢家林朱俊明侯晓彤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胸腹主动脉置换术脊髓保护
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腰椎手术老年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采用胃黏膜内pH值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采用胃黏膜内pH(pHi)值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腰椎手术老年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腰椎手术老年患者1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0):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G组以SVV<15%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以MAP、CVP和尿量为指导行常规输液。记录2组患者术中晶体液用量、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出血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围术期输血情况;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开始后1 h(T_(2))及术毕(T_(3))时CI、SVV、pHi值、胃黏膜CO_(2)分压(PgCO_(2))、PaCO_(2)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G组患者术中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尿量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降低,胶体液用量升高,T_(2),3时CI和pHi值升高,SVV、Pg-aCO_(2)和动脉血Lac浓度降低(P<0.05),术中出血量、动脉血pH值、PaCO_(2)、BE、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改善腰椎手术老年患者内脏灌注的作用优于传统液体治疗。
陈霞王金保陈为国郭宗锋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补液疗法腰椎氢离子浓度
儿茶酚胺类药物是否有利于内脏灌注
2018年
儿茶酚胺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主要作用是升血压和(或)增加心肌收缩力。而休克的治疗目标是维持组织灌注和改善氧代谢,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问题仍是充满争议的。儿茶酚胺类药物究竟能否改善内脏灌注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文中将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或。肾上腺素等临床常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及其组合对内脏灌注是否有益。
陈扬陆国平
关键词:儿茶酚胺类药物内脏灌注休克升压药物正性肌力药物
琥珀酰明胶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及术后护理
2015年
目的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并总结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开始后30 min内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琥珀酰明胶12 mL/kg。在诱导前即刻(T0),输注结束时(T1),气腹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结束气腹后5 min(T5)、15 min(T6)、30 min(T7)时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胃黏膜张力计测定值。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T1-T7中心静脉压均较T0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各时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室收缩加速指数(ACI)及心脏指数(CI)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两组患者胃黏膜pHi从T4起明显降低(P〈0.05),而各时点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T1-T2的胃黏膜-血二氧化碳分压均较T0有显著下降(P〈0.05),而自T3起,对照组该指标则明显上升(P〈0.05),而观察组与T0水平相当(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器官灌注,同时也能较好地维持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马立军
关键词: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腹腔镜内脏灌注护理
自体血回输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内脏灌注及氧合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与血库血输入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内脏灌注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40例异位妊娠大出血需输血治疗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体输血组(Z组)和对照组(Y组,输入库存异体血),每组各2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输液量、出血量、血氧饱和度(Sp O2)、气道压力(AWP);记录术前(T1)、术毕(T2)和术后24 h(T3)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动脉血p H值(p H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剩余碱(BE)值、乳酸(Lac)、胃黏膜p H值(p Hi)、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差(Pg CO2)和胃黏膜-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及异体血输入量。结果两组输液量、出血量、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较(Hct)、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p Ha、Pa CO2、Lac、Pg CO2、P(g-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Y组比较,Z组输注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量明显减少(P<0.05),BE、p Hi明显增高(P<0.05)。与T1比较,两组T2、T3时点p Ha、Pa CO2、BE、Lac、p Hi显著增高(P<0.05),P(g-a)CO2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能改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内脏灌注及氧合,减少异体血用量,对于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值得大力推广。
冉雪莲陈峻秦东全黄燕娟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异位妊娠出血内脏灌注氧合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颅脑外科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及对内脏灌注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控制性降压,其目的在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目前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但控制性降压会导致其他器官及组织灌注压下降,从而对氧合反应及组织灌注产生不良影响[1]。不同控制性降压的方式对患者内脏产生的灌注影响也不同,传统方法多选用硝酸甘油、硝普钠等药物,而七氟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入麻醉药,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性降压药物[2]。笔者于2010-01-2012-11对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王志波张苗芳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内脏灌注颅脑外科瑞芬太尼七氟醚手术中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老年肝切除手术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对老年肝切除手术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LCVP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LCVP组限制输液,开腹后静脉泵注硝酸甘油0.02~0.2μg·kg-1·min-1,必要时适当增加异氟醚吸入浓度,维持中心静脉压(CVP)2~5 cmH2O至肝实质完全离断,肝实质离断后停止输注硝酸甘油,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将CVP恢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CVP降低前(T0)、CVP降低后30 min(T1)、60 min(T2)及术毕(T3)各时点的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pH值(pHa),及各时点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和胃黏膜pH值(pHi)。结果 LCVP组在T1和T2时与T0时点比较, CVP和MAP降低,HR和CO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12.65、8.45、4.28、3.19、10.71、9.34、3.81、3.41,P均<0.05);LCVP组在T1和T2时与对照组比较,CVP和MAP降低,HR和CO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81、6.62、1.91、2.21、12.76、4.16、1.71、2.45,P均<0.05)。两组间同时点Pa-CO2、PgCO2、pHa及pHi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75、0.82、0.00、0.00,P均>0.05);LCVP组各指标T1、T2和T3时与T0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64、0.10、1.58、1.58、0.68、0.33、0.89、1.24、0.79、0.88、1.24、1.58,P均>0.05)。结论 LCVP 期间维持CVP 2~5 cmH2O,持续时间在2 h以内对老年肝切除手术患者内脏灌注无明显不利影响。
王秋生沈华春陈骏萍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胃黏膜

相关作者

刘乐
作品数:52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布比卡因 脂肪乳剂 药代动力学 颅脑 超声引导
曹晓莹
作品数:10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内脏灌注 病人 气腹 控制性降压 尼卡地平
陈莺
作品数:15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布比卡因 脂肪乳剂 颅脑 硝普钠 手术患者
王倩
作品数:16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
研究主题:内脏灌注 细胞系 静脉补铁治疗 MARKOV模型 卫生经济学评价
沈华春
作品数:22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低中心静脉压 通气模式 肝叶切除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