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篇“ 兴发感动“的相关文章
- 基于“兴发感动”说的杜甫诗歌教学
- 2024年
- “兴发感动”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质,基于“兴发感动”说的杜诗解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一是注重诵读,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二是品味形象,感受古诗的情感投注;三是“知人论世”,厘清古诗的情感脉络。
- 涂小溪
- 关键词:古诗教学杜甫
- 小学古诗词“兴发感动”教学策略探究
- 2024年
-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古诗词的品析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激发情感,抒发感触。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小学古诗词“兴发感动”的教学策略:瞄准情景,准确呈现;动态课堂,环节连续;发挥想象,落实语用;递进情感,升华思想;注重生成,开放感发。
- 韩首兴梁定康
- 关键词:古诗词兴发感动情境教学
- 基于“兴发感动”说解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2024年
- 古诗词的解读在中小学诗词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对诗歌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文章基于“兴发感动”说,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解读,从落实语文要素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 蔡意
- 关键词:兴发感动水调歌头
- 小学古诗词“兴发感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 2024年
- 中国古诗词文化历史悠久,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彰显出独特韵味,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兴发感动”理念,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人格修养的培养,达到以古诗词全面育人的目的,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通过对“兴发感动”理念的解读,明确利用“兴发感动”教学模式指导诗词教学的意义,从知人论世、解读意象、领会哲理、品析语言、用诗读诗、情感创作等方面进行构建。
- 邱斯吟
-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发感动古诗词教学模式审美
- 兴发感动:小学古诗情境教学“适宜模式”的构建
- 2024年
-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但当下的古诗教学陷入了“有诗无情”的困境。本文尝试从“情境教学法”理念出发,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为例,具体谈谈如何用“兴发感动”构建小学古诗情境教学的“适宜模式”,指向儿童立场,符合儿童群体特征,适合学生个性,挖掘诗中伟大的生命感发,激活学生思维。
- 郭笑
- 关键词:小学古诗兴发感动情境教学
- 兴发感动:审美视域下古诗教学的应然追求
- 2024年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古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文化瑰宝,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凝练的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丰富审美体验、增强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
- 吴小蓉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教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然追求兴发感动
- 基于“兴发感动”审美层次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 2024年
- “兴发感动”是叶嘉莹的诗词学主张,它是指充分调动情感参与诗词理解,从被诗人情感渲染过的“兴象”中体会诗人生命的感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体验。“兴发感动”可分为三重审美层次:美感之感知、情意之感动与感发之意趣。基于“兴发感动”说,小学古诗词教学可从“入境—入情—入心”三个层次入手,将诗词的生命情感、诗人的生命情感和读者的生命情感相结合,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
- 马校丹
- 关键词:兴发感动审美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 “兴发感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组诗教学策略探究
- 2024年
- 组诗教学是指将具有共同点的诗歌统整起来,由此组织组块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意境,也能顺利形成良好的诗歌鉴赏、阅读探究、意境分析能力。其中,叶嘉莹先生所提出的“兴发感动”理念则主张保持诗歌的魅力与精神价值,使得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去感受诗词中所蕴含的高尚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可以在组诗教学实践中落实“兴发感动”理念。本文从三个主方向,即通过情境启发、吟诵活动促使学生展开活泼丰富的联想,通过文化知识整合、组诗比较活动引导学生剖析诗歌的情感思想,通过多元探究与实时评价探究诗歌的意境形象,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组诗教学活动中落实“兴发感动”理念,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诗歌鉴赏与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 郑小玲
- 关键词:小学语文
- “兴发感动”说与传统“兴”论的关系及其审美鉴赏启示
- 2024年
- 叶嘉莹在多年古诗词研究、教授及创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发感动”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兴”论的继承和创新,它注重生命感发和情感体验,对于古诗词鉴赏具有多重启发和指导意义。通过对“兴发感动”的理论渊源及内涵阐释,探寻这一理论与诗词审美的内在关系,并从叶嘉莹的诗词鉴赏中探索“兴发感动”的具体运用及其方法论意义,从而提高对古诗词的感悟鉴赏及审美表达能力,展现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今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杨艳华奚红雨陈静
- 关键词:审美鉴赏
- 体味兴发感动 训练语言表达——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
- 2024年
- “兴发感动”作为叶嘉莹先生诗歌理论的核心,强调“心物交感”。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语言、思维和审美教育中。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任务,而造成文道割裂的现象。因此,教师应依托“兴发感动”,搭建多元支架,聚焦思维发展,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 陈丽好
- 关键词:兴发感动
相关作者
- 叶嘉莹

- 作品数:122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女性词 美感特质 诗词 词之美感特质 吴藻
- 林秀艳

-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教学策略 兴发感动 藏语 藏汉语 声调
- 林秀艳

-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古诗词教学 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 感情
- 张晓梅

-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男子作闺音 虫草菌丝体 肺间质纤维化 中药组分 生药
- 王世立

- 作品数:2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唐诗 唐人 温庭筠 文学传播 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