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篇“ 公信力危机“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视角下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本文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借由案例对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在此类危机生成中,慈善组织回应不当是其公信力危机发生的充分条件;网络报道模糊是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发生的必要条件;网络报道模糊加网络谣言的变量组合则是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发生的组合性必要条件;慈善组织内部治理失范是其公信力危机发生的前置因素。其他如慈善组织的行政化程度、信息公开程度以及网络报道数量等,对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未发现有直接影响。应将提高慈善组织网络回应沟通能、依法治网和净化互联网舆论环境、改进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作为化解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的主要着点。
杨伟伟谢菊
会计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危机及重塑——以武汉市红十字会为例
2021年
近年来,由于网络和媒体发展迅速,非营利组织的负面新闻频现公众视野,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极大地降低了其社会公信力。本文分析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在新冠疫情防控初期的系列事件,基于公众对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担忧的背景,从会计角度分析武汉市红十字会在抗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原因,逐渐明晰红十字会未来提高社会公信力的改进方向。
冯小倩朱晓燕
关键词:红十字会公信力
地方公益组织公信力危机及治理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湖北红十字会为例
刘昌庆荣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的社会企业公信力危机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公益与营利之间的不平衡,将导致企业社会使命偏离而引发社会质疑,影响企业的社会公信力。社会企业的公信力建设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社会企业公信力危机过程,提出社会企业构建公信力的措施。
高子宁
关键词:社会企业公信力社会资本理论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美国大学公信力危机的应对
2020年
美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曾面临因过度教育、学位贬值、公民教育淡化以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公平质疑而引发的公信力危机公信力危机不仅影响大学的形象与社会声誉,也影响了大学外部社会支持的获得,为此美国大学采取了加强自身管理及决策咨询研究,促进大学与公众沟通;倡导关注教学,复兴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道德与公民教育回归;多措并举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等措施来重拾公众信任。美国做法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后可能面临的公信力问题提供借鉴。
任初明张锐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公信力危机过度教育
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危机与重塑被引量:2
2019年
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臻完善,为诸多传统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媒体业正是其中之一。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的生产效率和传播速度,但同时也给新闻媒体带来一些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国内各大媒体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新闻生产中已屡见不鲜,在给媒体工作者带来工作便利的同时,也屡屡传出人工智能出错的消息,使民众对智能新闻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对媒体产生了不信任。
邸扬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信力危机人工智能技术不可控因素媒体工作者生产效率
网络募捐平台的公信力危机及应对策略
现代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其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还传递着互助、友爱、尊重、宽容和希望等精神量,具有乘数效应,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都离不开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诚然,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会...
赫红艳
关键词:公信力危机
文献传递
大众及普及化阶段美国高校公信力危机的应对研究
高校公信力危机是指高校没能保证其所提供的信息及服务有效满足公众(即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且高校本身存在低于公众期望的现象,导致公众对高校信任趋于弱化,同时高等教育过程及结果的满意度下降和社会期待不契合从而导致的对高校的高...
张锐
关键词:公信力危机教育质量教师队伍
瞒报近10倍、恶意串供、女记者遭查房——解读泉港碳九泄漏事故舆情:事故酿公信力危机 舆论倒逼真相
2018年
舆情概述11月4日,福建省泉州港发生碳九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当天,当地环保部门发布官方通报,向社会回应事故初步原因、造成的危害。然而,这一官方快速的通报不仅没有缓解舆情,反而因为“信心满满”的表达与受众感受形成强烈反差而引发舆情强烈反弹,达到峰值,舆情升级为全网关注的热点。事故后,官方“不负责任”的通报直接带来当地政府公信力“雪崩“的结果。
杨华黄钰琳
关键词:公信力危机舆情女记者瞒报串供恶意
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公信力危机应对话语策略——基于中美溢油事件个案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全球化时代,大型上市公司如何应对社会公信力危机成为重要议题。通过运用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方法,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原油泄漏新闻发布会中危机话语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请求信息是美国与中国企业最常用的问话策略。美国注重澄清和确认信息,而中国则注重数据。在拒绝的情况下,直接拒绝是美国企业常用的策略,闪避和借口策略则普遍应用于中国企业的数据中。在转移话题方面,美国企业倾向于许诺未来,而中国企业则是更多地建立新议题来转移,两国的文化差异则是其采取不同策略的背后原因。美国表现为低语境文化和个人主义,而中国则呈现为高语境文化、关系主义和面子文化。
李尚冉徐丹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言语行为

相关作者

钟莉
作品数:34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行政 行政管理专业 校企 高职院校 地方政府
王琳
作品数:60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政策 地方政府 公务员 政府 公共服务
耿宝建
作品数:60被引量:59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行政诉讼 行政授权 司法裁判 行政审判 土地征收
李小敏
作品数:12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学院
研究主题:公信力危机 公共危机 公信力 核心能力 混沌
陈东利
作品数:14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慈善 慈善组织 公信力危机 慈善事业 慈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