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13 篇“ 光电子技术 “的相关文章
光电子 技术 被引量:1 1998年 关键词:激光脉冲 激光技术 光电子技术 强激光 仪器仪表 量子电子学 应用型高校“光电子 学与光电子 技术 ”课程与思政融合教学探索 2024年 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和专业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文章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思政建设为视角,以“光电子 学与光电子 技术 ”课程为例,结合课程专业性和应用性,探索思政元素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融合,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和学校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改革与探索,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融合并进。 杨波波 邹军 胡蓉蓉 陈进 王凤超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光电子学 光电子技术 基于Unity的光电子 技术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践 2024年 为增强光电子 技术 实验实践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实践教学兴趣、解决传统光电子 技术 实验室受限于设备数量与场地等问题,文章搭建了光电子 技术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科学地设置了虚拟仿真实验流程,利用3Dmax及Unity3D等建模软件构建了三维实验空间与光电 实验仪器模型,并进行了界面和动画设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全面直观地掌握光电子 技术 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巧,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王保柱 张明 杨琳关键词:UNITY 光电子技术 基于光电子 技术 的光学元件可靠性测评方法研究 2024年 本研究通过光电子 技术 研究了光学元件可靠性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光学元件可靠性测评方法。通过试用压力测试和寿命试验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方法,全方位、精准地表述和描述光学元件的可靠性,可以直接被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工程人员了解甚至用于评判样品的非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否正常工作。此方法不仅可以为光学元件不同环境下产品的适用能力及稳定程度进行可靠性分析评价而达到定量化评价光学元件的可靠性,还能为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光学元件给予充足可靠性分析依据,有助于提高光电 产品整体性能稳定性。 沈尧舜 李春亚关键词:光电子技术 光学元件 可靠性评估 新工科理念下“光电子 技术 ”课程教学探讨 2024年 在新工科理念下,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光电子 技术 ”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合光电 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统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增加互动教学、拓展线上资源、引入工程实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目标为导向,注重过程学习,建立了多元化考评机制。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杨青 朱军 卢艳 廖艳林关键词:光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光电子 技术 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与前景研究2024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光电子 技术 已经在信息通信领域体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本研究通过详细阐述光电子 技术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信息通信中的主要应用,比如在光通信、图像处理、光存储、传感器等方面,揭示了光电子 技术 对信息通信的重要贡献。研究发现,利用光电子 技术 ,不仅可以实现高速、高容量的数据传输,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能耗。然而,光电子 技术 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技术 复杂性以及可靠性问题。本研究提出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如发展新的材料和设备,优化系统结构,及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等,以推动光电子 技术 在信息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史超关键词:光电子技术 信息通信 光通信 数据传输 稳定性 数字化背景下的“光电子 技术 及器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献案例同伴教学法 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探讨了在数字化背景下应用文献案例同伴教学法(Literature Case Peer Instruction,LCPI)对提升光电 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光电 专业”)学生在“光电子 技术 及器件”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的作用。同时,以2021级光电 专业学生为例,进行试验设计和实施,通过将数字化过程应用到教学全过程,使用数字化教学跟踪每个学生的表现,比较LCPI和传统讲授法(Traditional Lecture,TL)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LCPI能够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课程成绩。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对LCPI的认可度较高,认为其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后爱强 杨永佳 周自刚关键词:数字化教育 光电工程 基于集成光电子 技术 的通信资源联合分配算法 被引量:2 2023年 开展通信资源分配时,通信环境较差会降低通信资源的分配效果,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为此提出了基于集成光电子 技术 的通信资源联合分配算法。该方法使用集成光电子 技术 ,对通信系统的通信环境实施优化处理,结合通信系统结构,建立通信系统资源分配问题模型,确定资源分配时的相关约束条件;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定D2D用户分组,选取最佳用户资源;使用博弈论理论建立一种通信用户功率控制策略,联合上述资源选取方法,构建联合通信资源分配算法,精准地实现通信资源的分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开展通信资源联合分配时,分配效果好、性能高。 胡畔 薄珏 张福良 刘晓强 高强关键词:通信资源 模糊聚类方法 基于光电子 技术 的智能可穿戴纺织品 被引量:2 2023年 近年来光电子 技术 飞速发展,在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能源和传感领域有较大突破。与此同时,智能可穿戴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将光电子 技术 应用于纺织领域制备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纺织材料的柔性、可穿戴性及成熟的加工技术 使其成为了智能电子 设备的优良载体,结合光电子 技术 ,智能纺织品可具备多种附加功能,包括传感、集能、交互等。重点讨论和总结基于光电子 技术 的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的分类、发展及应用,以便更好地与传统纺织结构或技术 融合,推进智能纺织品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蒋高明 陈超余 陈丽君 马丕波关键词:光电子技术 传感 热拉式多材料纤维光电子 技术 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纺织工程和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智能纤维与织物以其柔软、轻便、透气等优势成为可穿戴设备的首选载体。热拉式多材料光电子 纤维有望通过热拉制工艺发展为具有多参量感知、温度调控、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智能纤维。为使热拉式多材料光电子 纤维可更好地服务于纺织行业,重点讨论了热拉式多材料纤维光电子 技术 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热拉纤维内微纳结构的调控机制,阐述了热拉式多材料纤维在传感、能源、生物、医疗等场景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热拉式多材料纤维光电子 技术 未来在材料选择及研发、纤维结构调控、纺织加工、多功能集成、人工智能5个方面的研究趋势。最后指出:热拉式多材料光电子 纤维未来将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力学性能改善、智能计算等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与传统纺织加工技术 结合,进一步提升织物的功能性、穿戴舒适性、场景普适性。 张晶 黄治恒 牛广亮 梁生 杨旅云 魏磊 周时凤 侯冲 陶光明关键词:功能纤维 智能纤维
相关作者
周明杰 作品数:8,641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灯具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空穴注入层 发光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 王智勇 作品数:703 被引量:773 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 激光器 光纤 光束质量 刘颂豪 作品数:675 被引量:2,810 H指数:2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激光 光纤 光生物调节作用 谢世钟 作品数:244 被引量:359 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光纤通信 光纤光栅 波分复用 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孙小菡 作品数:822 被引量:773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波分复用 平面光波光路 光纤 慢波结构 无源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