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6篇“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相关文章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治疗青年心肌梗死1例
- 2024年
- 患者男,28岁,6 h前突发胸骨后疼痛伴胸闷及双肩放射痛,持续十余分钟后缓解,后反复发作伴大汗;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T段改变,疑诊急性心肌梗死,予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后缓解。患者平素有熬夜及夜食习惯;吸烟10年,平均1包/天;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查体:肥胖体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3.2 kg/m^(2);血压152/106 mmHg;心率116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
- 殷人麟吴雁鸣尤华沈峻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一种内窥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探头及其成像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窥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探头及其成像系统,所述内窥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探头包括单模光纤和光束转折构件,所述单模光纤的末端和光束转折构件之间设有反射面,所述光束转折构件包括光束转折面,光束转折面或其切面与单模光...
- 白晓淞黄赞力
- 一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光源,第一光纤耦合器,样品臂,第二光纤耦合器,光谱探测装置,以及计算机;第一光纤耦合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第二光纤耦合器具有两个输入端;激...
- 叶欣荣秦嘉曾亚光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纵向评估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组织脱垂
- 2024年
-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组织脱垂的特征,分析不同组织脱垂类型与临床特征、术前斑块形态的相关性,并随访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NIH)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和手术前后OCT评估的病例。通过OCT评估术前斑块特征与术后即刻组织脱垂性质。根据组织脱垂性质分成平滑组织脱垂(STP)和不规则和(或)伴有强衰减信号的组织脱垂(I/HTP)两类。分析I/HTP与临床特征、术前斑块特征间的相关性,并总结NIH情况。结果共纳入29例患者,其中23例(79.3%)伴有组织脱垂,包括9例伴有I/HTP、14例伴有STP。相较STP病变,伴有I/HTP的病变更多为富脂斑块(7/9比2/14,P=0.007),且多伴有斑块破裂(7/9比4/14,P=0.036)。此外,伴有I/HTP病变的组织脱垂纵向总长度相较STP病变似乎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5,4.6)mm比1.1(0.7,3.2)mm,Z=1.294,P=0.201]。共6例患者接受OCT随访,平均随访6.7个月,其中3例的I/HTP病变均发生重度异质型NIH(50.1%~61.8%),而1例的STP病变和2例的没有组织脱垂的病变仅有轻度NIH。结论I/HTP相较STP更常出现在具有较大脂质核心和(或)纤维帽破裂的病变中,提示两者形成机制及预后可能不同,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论证。
- 施璇韩云飞许晓慧杨晴雯王芳殷勤刘锐刘新峰
- 关键词: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软件与图像处理新技术研究
- 李恺文
- 深度学习在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如今,冠心病仍然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测及治疗至关重要。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组织的鉴别方法。但由于医师的临床经验差异性,导致在诊断中产生分歧使患者无法得到精准治疗。深度学习作为最先进的算法,能够自动提取深层特征,提高其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以深度学习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 哈力木拉提·买买提艾克力亚尔·艾尼瓦尔凯赛尔江·卡地尔刘鹏飞秦练马翔
- 关键词:冠心病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探索膜蒸馏过程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膜污染、膜结垢和膜润湿现象的发生是制约膜蒸馏(MD)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的主要阻碍.深刻揭示这些现象的演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推动新型表征方法的探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对各种膜分离过程进行非侵入性表征的技术.本综述在简要介绍OCT表征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旨在阐明如何利用基于OCT的技术对MD过程进行定性(例如污染层的可视化)和定量(例如污染层的原位结构测量)分析.除了评价应用OCT研究MD过程的优缺点外,本综述也为在水资源再生以及其他分离领域中设计高效的MD系统提供了实用和理论依据.
- 刘杰程良红徐期勇李炜怡
- 关键词:膜蒸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原位表征膜污染
- 不同冲洗介质在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中的应用比较
- 2024年
- 目的在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观察造影剂与肝素化生理盐水1∶1混合介质及单纯肝素化生理盐水作为替代介质对OCT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并完成OCT检查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病变血管相同位置分别使用造影剂(造影剂组)、造影剂与肝素化生理盐水1∶1混合介质(混合介质组)及单纯肝素化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作为冲洗介质行OCT检查。由独立观察者分析所有影像结果并判断管腔成像质量,以清晰成像区域比例(CIF%)作为评价指标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测量血管腔平均直径,对比分析3种冲洗介质成像测量的管腔平均直径,观察3种介质对管腔解剖结构、病变病理特征及支架等的成像质量。结果共入选了105例患者,包括110支靶血管。入选患者年龄为(60.5±8.4)岁,男性60例(57.1%)。3组均未观察到与冲洗介质相关的并发症,且在管腔解剖结构、病变特征及支架相关特征方面显示了相同的图像质量。混合介质组在左右冠状动脉的检查中均达到与造影剂组相当的CIF%[右冠状动脉100.0%(100.0%,100.0%)比100.0%(100.0%,100.0%),P>0.05,左冠状动脉100.0%(95.9%,100.0%)比100.0%(100.0%,100.0%),P>0.05];生理盐水组在对右冠状动脉的检查中,达到与造影剂组相当的CIF%[100.0%(97.6%,100.0%)比100.0%(100.0%,100.0%),P>0.05],而在左冠状动脉CIF%较低[84.9%(75.9%,93.4%)比100.0%(100.0%,100.0%),P<0.05]。对于冠状动脉管腔平均直径的测量,与造影剂组相比,混合介质组及生理盐水组的测量结果在左右冠状动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化生理盐水1∶1混合介质可以替代造影剂在PCI中作为冲洗介质进行OCT检查,单纯生理盐水亦在右冠状动脉OCT检查中有
- 李波李智博王金鹏赵雷王智慧武军铎刘斌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造影剂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引言随着临床证据的增加,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明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模糊病变、识别罪犯血管和病变、制定基于ACS的发病机制和病变特征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减少支架置入、明确支架失败原因和改善介入治疗预后等方面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影像工具[1-4]。
- 李紫旋柳子静闫蕊宋佳慧郭金成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介入诊疗治疗预后罪犯血管病变特征
- 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基于红外线进行组织成像的技术,可实现高达10~20μm的分辨率,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诊疗,在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也日益受到重视。OCT在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夹层、脑动脉瘤和脑静脉疾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数据的循证支持。由于脑血管具有独特的解剖特点,需要寻求更为合适的器械设计。通过不断的器械改进和技术进步,OCT有望成为脑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影像功能检测工具。
- 许燕许燕李子付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相关作者
- 于波

- 作品数:652被引量:1,4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冠心病 导管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 陈韵岱

- 作品数:694被引量:4,446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
- 侯静波

- 作品数:99被引量:272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移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CT 冠状动脉疾病
- 杨跃进

- 作品数:983被引量:16,256H指数:4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 姚晖

- 作品数:86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OCT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壳聚糖 光学相干层析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