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5篇“ 儒学发展“的相关文章
- 中国儒学发展报告(2022—2023)
- 时至今日,中国儒学已经迈入"繁星满天"的时代,学术成果和民间活动影响广泛。据统计,从2022年到2023年,以儒学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有1000多篇,学位论文550多篇,话题涉及儒学的论文3万余篇,有关儒学的中文图书350余...
- 王占彬
- 关键词:儒学发展先秦儒家
- 近十年越南儒学发展报告
- 儒学在越南的传播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作为一种外来的意识形态被大多数越南人排斥,只被少数从中国来到越南定居的人接受;之后逐渐发展成越南的国学并被纳入国家考试体系,一度成为越南封建王朝的政治...
- 郑香璃
- 关键词:儒学发展东亚儒学翰林院学术机构儒学教育儒家经典
- 云南移民与儒学发展被引量:2
- 2024年
- 从历史脉络来看,云南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区域社会。历史上,尤其是元明清时期,大量的移民来到云南,渐形成今天的“云南人”。云南移民脉络背后,与之并行的是儒学发展脉络,云南的移民史,即一部云南的儒学发展史。元代的规模性移民,使得云南儒学整体性生长;明代持续的移民,云南“汉多夷少”的格局得以形成,云南儒学得以扎根;清代移民规模最大,云南儒学呈现枝繁叶茂的势头。厘清云南移民与儒学发展的关系,也即可以解开云南各民族如何融入中华民族的问题。
- 周大鸣
- 关键词:移民儒学中华民族
- 一源两流论:基于三分法对儒学发展脉络的重新判定
- 2024年
- 三分法源于对孔子思想结构的分析,将与成德成善相关的要素划分为智性、欲性、仁性三个部分,突破西方理性、感性两分模式束缚的一种方法。就道德践行问题而言,从三分法的视角出发,儒学发展内部有一个“一源两流”的现象。“一源”指孔子,其思想内部呈现为智性、欲性、仁性的三分结构。“两流”指从“一源”分别引出的仁性之流和智性之流,前者以孟子及后来的心学为代表,后者以苟子及后来的理学为代表,双方都有贡献,也都有所失。创立三分法,不仅有利于聚合两流,建构仁性与智性双全、伦理与道德齐备的理论模型,而且能够以智性、仁性的辩证关联为轴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新问题贡献儒家特有的智慧。
- 杨泽波
- 关键词:儒学三分法
- 宣威州的设置与儒学发展
- 2024年
- 对道光三十四年《宣威州志》中土司、改土归流、文化教育、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发现,清代沾益州改土归流析置宣威州后,宣威地区儒家文教制度深入推行引发了阶层转变。雍正朝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被革袭治罪,以其地所割另置宣威州。宣威州设置后,文化教育得到更深层次的推行,阶层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动。随着文化教育的深入,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逐渐从原有土司势力向科举功名阶层转变,土司势力被缓慢化解,阶层的流动空间得到扩大和深入。
- 刘黎
- 关键词:改土归流
- 近十年儒学发展的趋势和瞻望被引量:1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儒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2014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同著名哲学家汤一介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9月24日,总书记又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儒学复兴形成时代潮流,儒学研究展现出新的气象,其中包括:对儒学的断代史研究、儒家重要人物的思想研究、儒学研究的多种进路等。
- 吕文明
- 关键词:双创中华优秀文化
- 孔氏家学及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上)被引量:1
- 2024年
- 孔氏家学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从孔子之前的萌芽阶段,到孔子开创形成阶段,再到秦至唐代的发展完善阶段,以及宋至清朝的繁荣阶段,孔氏家学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孔氏家学以传孔子之道为核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其内容主要有治经和诗礼之教两个方面。孔氏家学,本质上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它源于对先祖孔子的深厚崇拜。
- 冀玉珍霍俊国
- 关键词:孔子之道儒学
- 孔氏家学及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下)
- 2024年
- 作为孔子之道的鲜明标志,孔氏家学对儒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首先,孔氏家学对儒学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自孔子时代至北宋初年,孔子之学始终是儒学的基石,孔安国、孔颖达等后代学者更是承袭孔子之道,致力于阐释其学说,为儒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孔氏家学中的经史子集著作及其人文思想,为儒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丰富了儒学的内涵。最后,孔氏家学在南北朝、唐宋及其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恪守传统,修正异数,确保儒学不偏离孔子之道的轨道。清代经学的复兴,正是得益于孔氏家学数百年的坚持与修正。
- 冀玉珍霍俊国
- 关键词:儒学经学理学
- 国际儒学发展总体报告(2019年—2020年)
- 回望20世纪的中国儒学,是在文化激进主义和反传统夹击的困境中备受煎熬的,甚至逐渐成为唐君毅口中的"花果飘零"与汉学家列文森书写的"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张灏将其称为现代中国之"意义危机""思想危机"。由是,儒学陷入了历史发...
- 李琳
- 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明代大理地区儒学发展对白族华夏化的影响
- 2023年
- 明代大理地区儒学发展推动了白族的华夏化进程,反映了边地的华夷一体。大理白族的华夏化主要通过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两个方面得以实现。自我向化华夏化是白族的主动接受、认同儒家文化的结果,反映了白族内部的自觉。他者形塑华夏化主要在他者刻化下的华夏化,体现了白族外部上的影响。大理儒学发展及白族自我向化与他者形塑华夏化,反映了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融合。
- 夏天顺李鸿农文仙
- 关键词:儒学发展白族明代
相关作者
- 傅济锋

- 作品数:26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
- 研究主题:责任伦理 儒学发展 哲学 契合 马克斯·韦伯
- 陈来

- 作品数:323被引量:1,988H指数:2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儒学 中国哲学 冯友兰 儒家 孔子
- 武颜文

-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文化考察 儒学发展 医德 仁学 儒学
- 赵行良

- 作品数:19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人文精神 中国人文精神 儒学发展 佛学 天人之际
- 孙以楷

- 作品数:46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老子 墨子 道家 庄子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