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篇“ 供者特异性“的相关文章
一种检测供者特异性抗体的细胞学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供者特异性抗体的细胞学方法,首先,采用和目标供者抗原同种或同类的多态性抗原基因不表达的、或被定向清除的人源细胞作为载体细胞;然后,在载体细胞中导入目标供者抗原表达基因,使得载体细胞表面表达目标供者抗原...
蔡俊超 戴红霞 赵晨红 张胜南
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针对性治疗单中心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s,DSA)针对性治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行DSA规律检测并发现阳性且接受以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为基础的DSA针对性治疗方案的34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存DSA(preformed DSA,pfDSA)转阴率与DSA类别、治疗开始距离移植手术时间、DSA针对的HLA位点及DSA强度的相关性,治疗前后免疫显性DSA(immunodominant DSA,iDSA)水平及新生DSA(de novo DSA,dnDSA)阳性受者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全部34例受者中,治疗后3个月完全转阴17例(50%),末次随访时转阴19例(55.9%)。对受者体内针对所有位点的78个DSA进行统计后发现,pfDSA及dnDSA的转阴率在治疗后3个月[62.9%(39/62)比37.5%(6/16)]及末次随访时[74.2%(46/62)比56.3%(9/16)]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7和0.219)。对于pfDSA,治疗3个月后,不同MFI强度的pfDSA转阴率差异明显[DSA弱阳性转阴率78.6%(33/42),DSA阳性及以上转阴率30%(6/20),P<0.001],而且是pfDSA能否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48.6%,95%CI:22.3%~66.8%,P=0.001)。末次随访时,不同治疗开始时间受者的pfDSA转阴率差异明显[术后30 d以内转阴率79.2%(42/53),术后30 d以上转阴率44.4%(4/9),P=0.042],不同DSA MFI强度受者的pfDSA转阴率亦差异明显[DSA弱阳性转阴率88.1%(37/42),DSA阳性及以上转阴率45%(9/20),P<0.001],而且两者都是pfDSA能否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34.8%,95%CI:3.2%~61.8%,P=0.008;43.1%,95%CI:18.5%~63.4%,P=0.001)。治疗后3个月免疫显性DSA(immunodominant DSA,iDSA)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较治疗前下降幅度的均值为66.67%,末次随访时iDSA MFI下降幅度的均值为7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9例dnDSA弱阳性及以上强度受者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
朱晓隆付嘉钊陆瀚澜赵闻雨隋明星曾力朱有华张雷
关键词: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利妥昔单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脾脏放射治疗辅助清除肾移植后早期高水平供者特异性抗体1例
2024年
本研究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经术前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VIG)脱敏及免疫诱导治疗后行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预致敏受者,在术后早期临床诊断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受者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大幅升高合并肾功能下降;血浆置换及IVIG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治疗效果欠佳,但在行低剂量脾脏放射治疗后,DSA水平得到持续满意的下降,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本例提示,在预致敏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高水平DSA且常规治疗无效时,辅助低剂量脾照射可能是一个好选择。
郑旺郭志良萨如拉赵光远赵大强朱兰陈刚
关键词: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
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国际前沿热点、进展及其临床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对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以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做概要论述,包括:DSA的新认识、风险分层、非HLA抗体对移植肾的损害、去致敏及AMR治疗新方法和应用策略,以及如何平衡AMR防治与感染风险,并结合自身移植临床实践提出思考与评价。
王祥慧安会敏
关键词: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治疗DSA阳性患者,检测移植前后DSA水平,主要评估分析其植入情况。结果8例DSA性患者7例获得供者细胞稳定植入,嵌合率均为100%,1例血小板植入不良。经过DFPP、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处理后为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3911±2499),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01),8例患者中有3例转为弱阳性。干细胞回输第3天复测MFI(907士997),较干细胞回输前再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02)。8例患者仅1例发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脱敏联合大剂量IVIG和利妥昔单抗,尽量输注高剂量的干细胞,可以降低DSA水平促进供者干细胞植入。
王增胜聂玉玲郎涛张晓燕蔺思颖王晓敏毛敏
关键词:供者特异性抗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特异性HLA抗体及去敏治疗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分析供者特异性HLA抗体(anti-HLA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DSA)及DSA阳性患者的去敏治疗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plo-HSCT)植入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3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行haplo-HSCT,并完成HLA抗体及DSA检测的患者70例,分析DSA阳性和DSA阳性患者去敏治疗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效果的影响。结果 70例haplo-HSCT患者完成抗体检测,DSA阳性患者15例(21.4%),其中7例(46.7%)强阳性,3例(20.0%)中度阳性,5例(33.3%)弱阳性。DSA阳性患者移植后粒系植入中位时间较DSA阴性患者明显延迟(P=0.027)。植入失败(graft failure, GF)患者6例,DSA阳性4例(26.7%),明显高于DSA阴性(P=0.0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SA是发生GF的独立影响因素(HR=9.273, 95%CI=1.505~57.124,P=0.016)。10例DSA中度和强阳性患者进行去敏治疗,4例采用联合去敏治疗,患者均成功植入(100.0%),6例采用单一去敏治疗,有4例(66.7%)发生GF,联合去敏治疗的GF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去敏治疗(P=0.008)。结论 DSA是导致haplo-HSCT患者植入延迟和GF的重要因素,对DSA中度及强阳性患者的单一去敏治疗效果有限,而多联合的去敏治疗时,动态监测抗体滴度水平下降,可保证干细胞的成功植入,降低GF发生。
马遥张艳芳周慷罗云陈姝娄世锋邓建川
全面检测非HLA类供者特异性抗体的细胞学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全面检测移植物受者样本中和移植排异有关的,非HLA类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细胞学方法。本发明利用移植物供者或潜在供者来源的组织细胞作为靶细胞,通过对...
蔡俊超
15例预存供者特异性抗体阳性肾移植的临床特征
2023年
目的:临床上预存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患者术后易发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术后发生并发症和移植失败的风险相对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DSA阳性肾移植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术前预处理在DSA阳性肾移植中的作用与安全性,为临床DSA阳性肾移植提供单中心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的15例DSA阳性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来源(organ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肾移植受者,其中3例在术前未作脱敏治疗(DCD未处理组,n=3),5例受者在术前使用利妥昔单抗作脱敏治疗(DCD预处理组,n=5);其余7例为亲属活体供者(living related donors,LRD)肾移植受者,术前接受利妥昔单抗和血浆置换脱敏治疗(LRD预处理组,n=7)。收集受者肾功能,DSA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3年及5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等,并比较3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5例受者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与DSA均为阳性,均使用甲强龙+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诱导治疗后行肾移植术。DCD未处理组术后均发生DSA水平反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renal graft function,DGF)与排斥反应,通过联合治疗后患者的DSA水平降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DCD预处理组均未发生抗体反弹,1例受者出现DGF,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余4例受者均于术后2周内肾功能恢复至正常;LRD预处理组中2例发生DSA水平反弹,1例出现排斥反应,经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至正常,DSA维持在低水平。DCD未处理组患者DGF、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高于DCD预处理组和LRD预处理组;术后血尿、蛋白尿、细菌真菌感染发生率及BK病毒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5例受者中,11例随访1年以上,6例3年以上,1例5年以上,受者
樊红召刘佳孙佳佳王军祥庞新路尚文俊丰贵文李金锋
关键词:肾移植脱敏治疗
全面检测非HLA类供者特异性抗体的纯化抗原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面检测非HLA类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的纯化抗原法,通过对移植物供者或潜在供者的组织细胞抗原进行分离纯化,并固定到固相载体,在其中的HLA类抗原被特异性抗体或其类似物封闭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在大多数非...
蔡俊超
儿童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1例
2023年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e-novo donor specific antibody,dnDSA)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资料。对儿童移植术后dnDSA产生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晚期发生的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
车福恒代辰施辉波陈剑霖郭晖曾凡军刘斌
关键词:儿童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

相关作者

薛武军
作品数:697被引量:1,364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器官捐献 DCD 肾脏移植
郑瑾
作品数:198被引量:301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肾脏移植 排斥反应 肾移植受者
王长希
作品数:580被引量:1,31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受者 儿童 移植肾
何军
作品数:300被引量:539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邱江
作品数:295被引量:58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受者 儿童 他克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