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篇“ 佳木斯地块“的相关文章
- 佳木斯地块中部晚三叠世埃达克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大八浪岩体位于佳木斯地块中部的桦南隆起区,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其侵入到晚二叠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岩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4±1)Ma,属于晚三叠世早期。大八浪岩体具有较高的SiO 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62.04%~64.30%)、Al 2O 3含量(15.68%~16.95%)、Sr/Y值(23.38~36.15)、(La/Yb)N值(18.57~33.04),较低的MgO含量(0.91%~1.20%)和中等Mg#值(34.03~37.27),以及低Yb含量((1.18~1.52)×10^(-6),平均值为1.30×10^(-6))、Y含量((15.43~20.50)×10^(-6),平均值为16.94×10^(-6)),同时Na 2O/K 2O值为0.77~1.06,平均值为0.94,显示与C型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佳木斯地块东缘二叠世处在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以及佳木斯地块晚三叠世周缘增生杂岩的分布特点,认为大八浪岩体可能是晚三叠世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佳木斯地块下部俯冲,造成佳木斯地块不断缩短加厚,其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 赵强汤静如杨恒毅张学琳罗林菊
- 关键词:埃达克岩晚三叠世锆石U-PB年龄佳木斯地块
- 佳木斯地块东缘中生代沉积记录及其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的响应
- 佳木斯地块不仅受到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影响,也经历了早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但目前关于古太平洋板块向佳木斯地块俯冲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为了限定古太平洋构造域对佳木斯地块的叠加改造时限,本文对佳木斯地块晚三叠...
- 梁云怡
-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生代
- 佳木斯地块麻山杂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其动力学意义
- 佳木斯地块东南缘的麻山杂岩被认为是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最古老的变质基底。麻山杂岩性质和时代的研究是确定佳木斯地块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演化及形成机制,探讨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关键。本文对佳木斯地块柳毛、西麻山和上...
- 杨岩
- 关键词:麻粒岩相佳木斯地块
- 佳木斯地块中部晚二叠-晚三叠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佳木斯地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之间,其在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复杂裂解和拼贴的构造演化。佳木斯地块发育大量的二叠纪花岗岩,但是前人未对该时期花岗岩进行...
- 赵强
-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埃达克岩
- 黑龙江佳木斯地块南端及邻区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 2022年
- 佳木斯地块及邻区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的东部,由于受到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和牡丹江洋闭合的影响,该地区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为了揭示该区深部电性结构,探讨其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我们采用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得了一个长约400 km的大地电磁剖面电性结构模型,该剖面反映了松嫩地块东北缘、佳木斯地块南端和完达山地体的深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并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我们对剖面所经过的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展开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松嫩地块东北缘的小兴安岭岩石圈电性结构以巨厚的高阻体为主,可能与多期次形成的花岗岩叠置作用有关;(2)三个地块之间的缝合带下方均存在高导异常,这些高导异常可能与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3)牡丹江断裂、跃进山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可能为地壳尺度的深大断裂,这些断裂可能作为微板块的边界,与块体之间的古缝合带重合;(4)佳木斯地块南端存在大规模高阻异常体,表明古老的佳木斯地块南端具有较冷的刚性块体特征,我们推测可能是冈瓦纳大陆或塔里木克拉通的一部分.
- 杨振梁宏达高锐高锐周建波周建波鲁安然
- 关键词:大地电磁
- 佳木斯地块东段典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 2022年
- 通过对佳木斯地块东段典型的麻山石墨矿研究,发现佳木斯地块东段石墨矿呈层状、似层状或脉状产出于新太古界麻山岩群余庆岩组石墨石英片岩和石墨黑云石英片岩中;矿体的产出严格受地层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片岩型晶质石墨矿石,石墨呈鳞片状定向分布于岩石中,矿石品位变化较稳定,为典型的沉积变质型石墨矿;矿体风化带较深,泥化带和强风化带石墨矿体为良好的加工、解离和开采的有利地段;中压高温区域动力热变质的片岩类和变质的石英岩类与甚低频电磁法和高视电导率为良好的找矿标志。
- 储照波朱随洲徐建许永兴李令斌
- 佳木斯地块林口地区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构造背景被引量:3
- 2021年
- 对佳木斯地块林口县大二龙村地区花岗质岩石进行岩相学、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该地区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与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年龄分别为531 Ma和501 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铁、镁的特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Th、U等高场强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及P元素。花岗闪长岩与碱长花岗岩分别为中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和碱性系列高分异I型花岗岩。两者均起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综合本文数据以及区域研究成果,认为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岩浆活动形成于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之后,由加厚地壳垮塌造成的伸展构造背景。
- 井佳浩杨浩高妍兰丽雪吴浩然
-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岩石成因
-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
- 本文以松嫩地块上的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的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以及两地块上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确定了松嫩...
- 栾金鹏
- 关键词:火成岩岩浆作用新元古代
- 松辽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拼合历史:来自晚古生代陆相地层碎屑锆石的证据
-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大规模的增生造山带之一,其东段受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制、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体制和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制的多重影响。松辽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最东部,是解决中亚造山带多构造域复合叠加相关问题的关键...
- 陈昭旭
-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
- 文献传递
- 大地电磁测深揭示中国东北地区松嫩地块与佳木斯地块拼合及改造的动力学过程
- 1.引言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受到了二叠纪至侏罗纪牡丹江洋闭合过程以及侏罗纪开始的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经历碰撞、拼合、增生及改造等复杂的构造作用,其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被广泛关注。目前中国东北地...
- 辛中华韩江涛刘财刘立家田有杨宝俊
-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太平洋板块俯冲大地电磁测深动力学过程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张兴洲

- 作品数:97被引量:1,493H指数:2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佳木斯地块 晚古生代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锆石U-PB年代学
- 葛文春

- 作品数:140被引量:2,606H指数:3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 温泉波

- 作品数:79被引量:66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碎屑锆石 韧性剪切带 晚古生代 佳木斯地块 锆石U-PB年龄
- 毕君辉

- 作品数:10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佳木斯地块 俯冲作用 活动大陆边缘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 杨浩

- 作品数:37被引量:2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年代学 俯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