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篇“ 体系哲学“的相关文章
- 一种作为科学的体系哲学如何可能?——以康德哲学为中心的思考被引量:5
- 2023年
- 任何一种哲学都是有体系的,我们所谓的“体系哲学”则特指德国古典哲学将宇宙或关于宇宙的所有知识当作一个整体而纳入一个哲学体系之中的形而上学体系。体系哲学的出现根源于17世纪科学革命所引发的哲学危机,虽然伴随着形而上学的衰落,体系哲学已成过去,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处在哲学的危机之中,我们与康德面临的是同样的难题,他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因而康德关于体系哲学的构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志伟
- 关键词:体系哲学哲学危机
- 理学、心(理)学与物(理)学——以贺麟的新心学为起点的中西体系哲学比较研究
- 2023年
- 尽管有空间上的分别和时间上的差异,我们仍然可以把古代中国的宋明理学三种形态和现代西方的欧陆“理学”各个流派视为不同形式的体系哲学,从而进行中西哲学之间的某种互鉴互释,进而围绕现代性反思来清理欧陆体系哲学从早期现代到后期现代的演变及其在当代是如何被瓦解的。贺麟的新心学可以溯源至宋明理学,尤其受益于其中的陆王心学,还深受黑格尔等欧陆大哲的影响。他的中西哲学研究特别是其哲学体系建构的尝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灵感和资源。
- 杨大春
- 关键词:体系哲学新心学陆王心学现代性反思中西哲学宋明理学
- 以贺麟的新心学为起点的中西体系哲学比较研究
- 2023年
- 贺麟的新心学是中西汇通的典范。在他看来,为了开展新儒家,须以西洋的哲学发挥儒家的理学,须吸收基督教的精华以充实儒家的礼教,须领略西洋的艺术以发扬儒家的诗教。他认为儒学是合诗教、礼教、理学三者为一体的学养,也即艺术、宗教、哲学三者的谐合体,为了新儒家思想的开展,就应该依循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的途径迈进。
- 杨大春
- 关键词:中西汇通宗教化哲学化礼教
- 理学、心(理)学与物(理)学——以贺麟的新心学为起点的中西体系哲学比较研究
- 2023年
- 古代中国的宋明理学三种形态和现代西方的欧陆“理学”各个流派代表了不同形式的体系哲学。前者围绕理、心、气三个本体概念,后者围绕神、心、物三个本体范畴进行体系建构,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了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静态的逻辑秩序。贺麟先生通过“以中释西,以西释中”的方法展开的中西哲学研究,他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可以溯源至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新心学,为在两类体系哲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资源和启示。我们进而可以勾勒出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在欧陆现当代哲学中的逻辑演进,籍此理解体系哲学在西方是如何逐步走向解体的。
- 杨大春
- 关键词:理学体系哲学
- 体系哲学与悲剧式谱系学的互补——《黑格尔、尼采与哲学:论自由》评介
- 2021年
- 《黑格尔、尼采与哲学:论自由》一书的主要目标是探索自由与哲学之间的深刻关联,并系统阐明黑格尔的体系本体论和尼采的悲剧式谱系学可以一致行动,它们必须如此一致行动的原因在于如果我们要实现最全面的自由,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黑格尔和尼采最终向我们表明,自由不仅是哲学之中需要探讨的核心论题,而且最全面的自由是通过哲学实践来实现的。哲学是直接的和间接的解放。其一,哲学通过阐明实现自由的社会和政治条件,间接地为自由的实现作出贡献;哲学产生的理论结果必须实际地应用于哲学以外的领域,社会以及我们生活和行动的政治领域。其二,哲学也对自由作出直接的贡献,因为自由不仅是哲学家思想探索的源泉,而且因哲学家的思想探索才得以泉涌。
- 李仙飞
- 关键词:黑格尔尼采哲学体系哲学
- 超越“体系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 2018年
- "体系哲学"作为旧哲学的代名词具有本质主义、结构强制和"终极真理"的共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革命性地颠覆了"体系哲学",建立了始终面向现代世界历史,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可开放的哲学体系;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是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在廓清"体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 陈明
- 关键词:体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质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大基本问题的回答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方法论特质。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的现实诉求、"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中国道路"的话语逻辑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四大方法论特质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基本症候,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迪。
- 李勇强倪志安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
- 不是体系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体系
- 2013年
- 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常出现两个误区:一是对马克思哲学做过于实际的理解,缺乏理论思维和形上性;二是将马克思哲学构建为体系哲学,做实证化和教条化的理解。这两种理解方式都不能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思想真义。避免将马克思哲学构建成僵化的体系哲学,同时,也要从体系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这其中包括对体系问题本身的理解,以及马克思哲学是否有体系及其有怎么样的体系等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前提性问题。
- 张楠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体系哲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新论
- 2012年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起点,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探索,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总体性上进行把握,尤其注重把握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这就是从"实事求是"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一般哲学路线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过渡与发展。
- 高惠芳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探究
- 2012年
- 一种理论是否能成为一个体系,首先就要看其是否具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必然有其哲学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基本矛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唯物辩证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 赵志梅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唯物史观辩证法
相关作者
- 杨大春

- 作品数:26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现象学 心性 物性 神性 当代哲学
- 刘放桐

- 作品数:81被引量:3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现代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 哲学
- 尚杰

- 作品数:196被引量:35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哲学 德里达 现象学 启蒙 悖谬
- 卞绍斌

- 作品数:37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罗尔斯 马克思哲学 社会概念 社会 马克思哲学变革
- 张志伟

- 作品数:87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形而上学 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 中国哲学 《存在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