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1篇“ 伯恩施坦“的相关文章
伯恩施坦
瞿季木著
关键词:生平事迹伯恩斯坦
罗莎·卢森堡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及评价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是德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她与卡尔·李卜克内西一起创建了德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察觉第二国际内部存在修正主义后,她挑起了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旗帜,写下一系列文章。...
李想
关键词:罗莎·卢森堡修正主义伯恩施坦
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重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践理性及其风险
2024年
伯恩施坦将恩格斯晚年放弃武装起义、利用议会制度的策略方案提升为原则主张。这是由客观形势和主观认知——思维方式两方面决定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是受到康德区分“物自体”和“现象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伯恩施坦划分了“纯粹的理论”(“理论中的不变成分”)和“应用的理论”(“学说体系中的可变成分”)。他对马克思主义纯粹理论的“修正”摧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消除黑格尔“原罪”;将“科学的社会主义”“修正”为“伦理的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社会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应用理论的“修正”以资本主义“适应论”取代资本主义“崩溃论”,以社会主义“渐进论”取代社会主义“激进论”;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消除布朗基“原罪”;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资本主义改良和资本主义民主。总起来说,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路径是应对当时社会政治风险的实践理性的产物和表现,但规避社会政治风险却带来了副产品——意识形态风险,因而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异端。
程广云
关键词:伯恩施坦修正主义
论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批判:理论贡献、思想局限及当代启迪
2024年
探讨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批判既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也存在一定的思想局限,而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深入考察卢森堡批判的理论贡献,分析其批判的思想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一批判的宝贵经验与历史教训,挖掘其中蕴含的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价值无疑对于回答如何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意义。
贺敬垒
革命还是改良 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的论争
本书将1895年恩格斯逝世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这段时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围绕着“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论争,以对资本主义时代的认识、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选择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三个问题为研究主线,按照历史的逻...
贺敬垒作
革命还是改良? 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的论争
本书以19、20世纪之交尤其是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这段时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围绕着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内部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根本性问题——“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以对资本主义时代的认识、无产...
贺敬垒
列宁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三重批判及其实践启示
2023年
伯恩施坦为首的“修正主义”派曾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力图推行其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对此,列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了对“修正主义”的批判与抨击。文章深度分析列宁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三重批判,以探寻马克思主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坚持与发展问题。
来振宇
关键词:列宁修正主义伯恩施坦马克思主义
列宁对伯恩施坦社会改良论的批判及当代启示
19、20世纪之交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又一次迎来了繁荣景象。由于政治经济关系出现显著新变化,共产国际内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解释出现了严重分歧。在列宁与伯恩施坦的论战中,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改良主义借助新的时代变化为依据...
胡哲
关键词:列宁伯恩施坦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
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考察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了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全面阐释了围绕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各种争论及其自我辩护,剖析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实质,并结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和列宁的革命辩证法,...
马淑琴作
伯恩施坦折衷主义历史观透析
2022年
19世纪末,面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变化,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提出了质疑,这首先表现在对他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中的最重要环节”——唯物史观的修正上。伯恩施坦基于对所谓“经济决定论”的驳议,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庸俗化,将其歪曲为历史宿命论。他诉诸新康德主义,将非经济因素夸大为决定因素,用二元论、多因素论代替唯物史观的一元论与辩证法,最终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形成折衷主义历史观。伯恩施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图使德国社会民主党放弃革命斗争,从而走上和平过渡的议会道路。伯恩施坦折衷主义历史观不仅为其修正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当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其他机会主义派别提供了理论依据。认清伯恩施坦折衷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实质,必须还原被其遮蔽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面貌,坚持历史发展问题上的决定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薛梦楠孙来斌
关键词:伯恩施坦折衷主义历史观

相关作者

贾淑品
作品数:45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伯恩施坦 罗莎·卢森堡 列宁 党内民主 熵定律
陈学明
作品数:281被引量:1,536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 当代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张保和
作品数:38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布哈林 伯恩施坦 罗莎·卢森堡 批驳 井冈山精神
朱旭红
作品数:22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性别差异 伯恩施坦主义 资本主义
徐觉哉
作品数:48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修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