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87篇“ 传统法“的相关文章
- 传统法文化中的判词
- 2025年
- 判词作为中国古代的“裁判文书”,是是非曲直判断与评价结果的文字体现,也是为官从政者的标配。传统判词文体经历了从骈判、拟判向散判、实判的转变,而文风则从辞藻华丽转向通俗平实,但背后对情法允协的追求始终贯穿其中,反映了时人对天理、国法、人情关系的思考。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传统判词呈现释法与说理的不同侧重,其最终目标则落脚于教化之上。传统判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当前裁判文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 赵晓耕
- 关键词:判词情理教化
- 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法文化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启示研究
- 2024年
-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理念、经济、科技等多种方式并用,法律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如何通过立法和司法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对于传统法文化中的本土资源进行回顾与整理。
- 韩伟文卓
- 关键词:本土资源传统法文化环境法治建设天人合一保护生态环境
-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塑造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以荀子治国理政学说及其当代价值为例
- 2024年
- 要使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传统优秀法文化相结合。作为汉代以降两千年传统中国主流政治哲学的核心内涵,荀子的治国理政学说所包含的“大一统国家观”、仁政和民本主义观、隆礼重法的国家治理方略观、“化性起伪”的人性论与人本价值观、刚直不阿且行法至坚的劲士精神,对于当下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塑造具有重要启示性价值。荀子治国理政学说当代价值的生成,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括从礼所建构的传统等差秩序转换为现代法治塑造的平等秩序,从民本观念转换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从君主制礼(宪)转换为民主立宪,从而寻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塑造与荀子治国理政学说中优秀文化元素的契合,彰显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特色和强劲生命力。
- 钱锦宇
- 关键词:法文化荀子
- 论中华传统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024年
-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是中华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 杨静
-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传统法文化法治文明法治现代化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精品出版工程运作——以“中国传统法哲学基本范畴研究丛书”为例
- 2024年
-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学术图书的策划和出版应体现国家意志,回应重大需求。在出版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特点,精品化运作,进一步提升图书的社会影响力。
- 薛迎春
-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图书出版
- 自平衡法抗拔与传统法抗拔试验的对比分析
- 2024年
-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以分别采用自平衡法和传统法测试的抗拔桩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桩身布置的钢筋计测试不同荷载下对应的桩身应力,揭示自平衡法和传统法抗拔试验中桩体内力分布存在的异同。通过分析得出:自平衡法抗拔测试中桩身轴力沿着深度由下向上逐渐减少,传统法抗拔则是由上向下逐渐减小;自平衡法抗拔测试中侧摩阻力由下往上发挥,传统法抗拔测试中则是由上往下发挥。
- 王晓伟李祥新许宇星巫卓伦
- 关键词:抗拔桩自平衡法传统法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
- 两宋民商法及中国传统法的变革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与“人民教育家”张晋藩教授的对话
- 2024年
- 中国是世界上法制文明最发达的古国之一,如果从夏朝算起,已经有了四千多年法制文明的历史。在法律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朝各代法律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指出,两宋时期的民商法在中国法律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引发了中国传统法律的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法律开始了近代化转型,即以大陆法系为模板进行了法律的移植,中国的法律和世界法律开始接轨。
- 李群李翰林王治山
-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法制文明民商法人民教育家经济文化背景
- 传统法与规划求解法计算单缝缝宽对比分析
- 2024年
- 为研究夫琅禾费单缝衍射中单缝的缝宽,首先根据夫琅禾费单缝衍射暗纹产生的条件,推导出计算单缝缝宽的理论公式,根据公式,主要计算了实验中衍射中心条纹到各级暗纹间的距离。然后对测量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的实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根据实验数据,通过传统计算法和规划求解法分别求解出单缝缝宽。对比两种方法,利用规划求解法求解缝宽,准确度可以进一步提高。通过以上研究,不仅提高了缝宽的计算精度,而且对单缝缝宽的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侯宏涛
- 关键词:单缝衍射传统法
- 中国传统法文化视域下的陈顾远“情理法”观
- 2024年
- 陈顾远先生认为:法律不会孤立存在,而必然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它的真谛会通过“平易”方式显示出来;而“情、理”就是与“法”发生联系的伴侣,它们均具有“平易”特质。但如能把“人情”由第一位移到第三位,使“国法”不为“人情”所屈,变为“理法情”,会更好些。“理”“法”“情”分别相当于西方法学历史上的“正义法”“制定法”“习惯法”。“情理法”不仅不“影响建立法治的精神”,而且它昭示的正是“法律的全盘精神”“法的全貌”,而不仅是依照一定逻辑而堆积起来的专业术语和枯燥条文的结合;讲“法”又讲“情、理”,才是使法学“迈步走进自己固有的园地”。“情理法”是综合法学、是儒家法学、是全面的法学。陈先生的“情理法”观解决着广义上的法源问题、中国法律的核心价值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理学、法哲学范畴。
- 霍存福
- 关键词:陈顾远情理法综合法学
- 一种传统法风味起泡葡萄酒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统法风味起泡葡萄酒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采用霞多丽和黑比诺葡萄酿造葡萄基酒,然后进行基酒陈酿,将陈酿后的霞多丽基酒和陈酿后的黑比诺葡萄基酒混合后,加入专用酵母、糖分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后装入玻...
- 刘爱国苏龙焦红茹刘世秋林琳刘晓慧宁丽君张键苏时波程喆
相关作者
- 马小红

- 作品数:89被引量:4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传统法 法治 中国传统法 法律 礼治
- 张晋藩

- 作品数:193被引量:89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中华法系 法文化 法制文明 法律文化 综论
- 张中秋

- 作品数:112被引量:5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 学科 法律史 中国传统法律
- 曾宪义

- 作品数:48被引量:5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法律史学 法学教育 法制史研究 史学研究 传统法
- 孙光妍

- 作品数:55被引量:364H指数:8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哈尔滨解放区 传统法 法制建设 中国传统法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