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传播学派“的相关文章
一种儒家传播学思想中的自我观:兼与芝加哥传播学自我观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芝加哥传播学的自我观强调现实经验中的他人和社会在构成"自我"中的决定作用。这可能导致个体意识和行为缺乏道德驱动力及道德可辩护性、消解个体社会责任及个体之间彼此对话的可能性等理论困难。从先秦儒家文本中"身""吾""我""自""己"等与自我有关的概念,可以提炼出一种儒家传播学意义上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至少具有三方面特征:第一,自我并非单纯由他人决定,而是有能力选择他人对自我施加的影响;第二,自我的关注点在于如何保持"心"的自我省察和提升的能力,而非他人和社会的影响;第三,自我与他人存在深度关联,自我省察和提升同时包含了帮助他人进行自我省察和提升的需要。这些特征为消解芝加哥传播学自我观的理论困难提供了思想资源。
赵妍妍
关键词:传播学派芝加哥学派儒家思想自我观
媒介环境:梳理流传三代的传播学
2020年
"如果你是这里的老师,如果你想要创建媒介环境,你会把什么样的内容放进去?"1975年,尼尔·波兹曼向刚入的新闻专业博士生提出这个问题。回头来看,他不完全是从术的角度对他们提出挑战,而更像是希望从眼前这些年轻人当中选到合适的进而协助他将"媒介环境"研究进一步发扬光大。此时,波兹曼正在纽约大执教,以此为据点,不断发展专业——从核心师资到生门徒.
杨吉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波兹曼传播学派年轻人发扬光大
打造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团队 创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郑保卫教授关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问题访谈被引量:6
2015年
郑保卫老师作为中国人民大新闻院的知名教授,不仅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卓有成绩,而且独具慧眼,以国家战略发展、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宏观视野,近些年来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这个新兴领域的术研究.他不断进行理论探讨,思考如何打造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团队、创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推进少数民族新闻业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进步。
周德仓
关键词:新闻传播研究少数民族保卫国家形象传播
信息传播学翻译定位思想被引量:1
2011年
不同翻译研究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位。文艺美、语言和文化研究对译定位的观点都存在不足。从信息传播学角度研究翻译是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客观而言,信息传播和翻译的确有着一定联系。但是,由于传播学和信息论对于量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倚重,对于科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追求,其与译这样一门以具备强烈的人文性、艺术性的双语转换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并不能划上等号,更不能使后者归属于前者。翻译是一门与语言、文艺美、文化研究及信息传播学科相平等的独立的人文科。
易经
关键词:信息传播翻译学人文性艺术性
批判与传统——欧美传播学研究比较
2009年
本文旨在通过对欧洲批判与美国传统的概念厘定以及对研究焦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取向三个方面的对照和梳理,深刻理解传播学这两大的研究差异,为更细致的研究工作做好铺垫。
沈国萍
多伦多传播学媒介文化理论初探被引量:7
2004年
大众传播媒介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使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的特质。特别是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发展 ,不仅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 ,而且还改变了文化的生产和消费 ,使文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重组和整合。以哈罗德·英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和戴瑞克·德科柯夫三人为代表的多伦多传播学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胆睿智而最有原创性地考察媒介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研究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对文化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陆道夫
关键词:媒介文化
“东方传播学”发想被引量:2
2001年
西方现代传播对于东方文化“维模”(Latency)产生了极大压力,西方现代传播中的文化糟粕对于东方民族产生了内在的消极影响。中国者应该发挥集的力量,组织大兵团作战,带头建立起能与西方者进行对峙交流的“东方传播学”,开发积累东方智慧中的传播学资源,抵制趋同论的“世界主义”,反对封闭论的“民族主义”,为建立平等、健康的国际传播秩序进行对策研究。东方传播学的最佳状态是与西方传播学相济发展,最高境界是“比较传播学”的诞生。
徐宏力
关键词:传播学学派
跨文化传播理论视阈下的亚洲传播学研究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主要运用个案分析和主题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跨文化传播理论视阈下的亚洲传播学的代表人物和理论进行梳理、整合和评述。   本文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
玉宁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献传递
麦迪尔整合营销传播学者对广告前沿的浸合理论探索
浸合的发展可追溯至二十世纪麦克卢汉的冷媒介热媒介理论,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参与理论与互动理论,这时候才提出了消费者互动与双向传播,直到21世纪初,美国整合营销传播学者开始提出浸合理论(Engagement The...
彭静
比较音乐被引量:4
2022年
比较音乐的基本理念奠定了中国民族音乐科发展的基础。至今,比较音乐由最初的科属性逐渐转化为一种研究方法,并成功实现了在地化。其音乐比较的方式促进了从乐律、音阶到全方位音乐形态研究的发展。“进化论”思潮使音乐研究从逆向考证走向顺向变迁,并产生了历史与当下双向接通的研究观念。“传播学”思潮使研究视域逐渐扩大,由色彩区研究走向跨界研究,进而将路文化研究提升到方法论层面,不仅关注音乐形态的传播与变迁,还关注乐人的文化身份建构。可以说,该科是在对“进化论”“传播学”的不断反思中逐渐成熟,不仅将国外的研究观念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还在对“欧洲音乐中心论”“汉族音乐中心论”的反思中促进了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专业的建设。
张林周心雨
关键词:比较音乐学进化论传播学派音体系

相关作者

徐习文
作品数:53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学 艺术 视域 艺术学科 乡村
周德仓
作品数:104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新闻传播 少数民族 新闻传播研究 新闻传播事业 新闻传播教育
杨晓帆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传播学派 编辑学 媒介生态环境 媒介环境学 媒介环境
马静
作品数:34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会计电算化 自主创业 高职毕业生 基层就业 就业现状
李志强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东方杂志》 办刊宗旨 知识社会学 办报理念 《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