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36篇“ 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文章
- 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劳动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是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核心载体。结合城市统计年鉴、人口普查数据与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考察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短期具有积极影响,但长远而言,当劳动力老化超过一定程度后,将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劳动力老化通过企业创新投入、劳动力素养机制正向作用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其中企业创新投入是主要作用渠道,但也通过企业劳动力成本机制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不利影响。第三,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短期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劳动力老化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成立,在国有企业中,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度高的企业中更强,但在行业层面这一效果并不显著;进一步地,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在出口企业中更强;此外,在东部地区,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劳动力老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成前
- 关键词:企业劳动生产率
- 所得税减税与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
- 2024年
- 减税是帮助小微企业缓解压力、增强活力的重要手段,对改善企业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采用聚束方法评估了2016年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为使所得税适用税率大幅降至10%,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断层点左侧形成了明显聚束效应。具体而言,减税政策下的边际迁移企业平均会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约3.3万元以满足减税条件。(2)所得税减税促进了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主要机制在于,减税能够鼓励企业加强专用性投入来促进边界扩张,在同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雇佣规模的同时,对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给予支持,通过资本劳动力的补充以及创新能力的拓展,有效推动生产经营的长期发展。但减税通过激励员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较为有限。(3)从受益分布看,所得税减税对规模小、成立时间短、盈利水平较低、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有明显纾困效应。配合其他组合式的减税降费,降低税收征管不确定性,有助于增强该政策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效果。
- 杨得前李柯润汪鼎李永友
-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 数字营商环境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营商环境的认识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主要从五个维度在我国经济中进行实践。第一,营商环境范畴认知发生变化,从仅招商到企业生态系统;第二,营商环境构成要素发生变化,从水、电、通信等基础建设到社会、文化和制度等软环境;第三,营商环...
- 黄梦娇
-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交易成本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 2024年
-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经过替换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改变样本区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仍然成立。从影响机制上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成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的劳动生产率促进效应更加显著。
- 周依涵
- 关键词:企业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
- 留抵退税政策、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劳动生产率被引量:2
- 2024年
- 留抵退税政策是发挥增值税中性制度优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视角探究该政策的微观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5—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进而作用于其劳动生产率。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显著优化了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即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该政策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主要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还显示,该政策对于高税负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企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并增强政策实施的匹配性和适应性,以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切实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
- 赵合云丁海静崔蔚茵
- 关键词:人力资本结构企业劳动生产率
- 数字技术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基于Shift-Share模型构造劳动生产率偏离指标测度了服务业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随后探究了数字技术对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显著影响服务业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具体表现为提升劳动生产率正向偏离程度,缩小负向偏离程度;地区人力资本、企业要素配置对数字技术的促进效应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结论为数字时代下小微企业实现效率变革提供了政策参考。
- 孙庆慧王彩晶
-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数字技术
- 注册制改革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信息反馈效应的视角
- 2024年
- 结合我国以效率变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及强调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尝试探讨注册制这一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否会对同行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产生溢出效应。基于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注册上市使得同行非注册上市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且注册制在改善人力资本信息和技术创新信息反馈效应的基础上,通过缓解同行公司代理问题、提高同行公司研发投入的方式产生了劳动生产率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面临更为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管理层及员工持股水平较低、或具备较强的创新属性时,注册制改革对同行公司劳动生产率的正向溢出效应更为强烈。
- 赵葆颖江轩宇伊志宏张澈
-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 城市群政策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机制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城市群战略是其重要政策安排。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视角,构建城市群政策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1个国家级城市群政策数据与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评估。结果发现,中国城市群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具体而言:在发挥有效市场作用机制方面,城市群政策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增强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在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环境方面,城市群政策通过促进政府决策行动协同、产业分工空间布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交通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该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群政策提供了启示。
- 王婷王科斌杨晓懿
-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有为政府
- 社保入税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张瑞云
-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王安妮
相关作者
- 张云平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工资总额 企业劳动生产率 宝钢 工资改革 经济体制
- 王军

- 作品数:33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 王艺明

- 作品数:97被引量:76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人民币汇率 财政支出结构 马克思主义 城乡收入差距 省级面板数据
- 刘志强

- 作品数:20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企业所有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集聚经济 企业生产率
- 王丽芳

-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培正学院
- 研究主题:劳动生产率 企业劳动生产率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 网络营销